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第课《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 .pdf
《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第课《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第课《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 .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能力(1)正确辨别文中的难词难句,用比较的方式理解部分实词的古今异义,用文白对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3)把握本文比喻、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2、过程与方法(1)加强朗读训练,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点,领会文章思想内涵。(2)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3)通过启示、点拨、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古人说理的方法。3、情感价值(1)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候,应作出正确的选择。(2)感悟古人遣词造句之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1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2、了解本文运用比喻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3、重点积累“欲”“舍”“甚”“恶”“患”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对文中的其他实词和虚词进行一般的学习和复习。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二、作家作品简介孟子 (约前 372 一前 289 年) ,名轲,字子舆。战国邹( 今山东邹县 ) 人。受业于子思( 孔子之孙 ) 的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也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名师资料
3、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孟子为了实现他的政治主张,曾游说齐、魏、滕、宋等国。当时各国诸侯正以攻伐争霸为贤,视孟子的“行仁政”学说为,脱离实际,因而不予采纳。孟子退而讲学著述,其言行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孟子 现存七篇。 每篇都以第一句中的两个或三个字作为篇名。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孟子 不仅是儒家的
4、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感情洋溢,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2点名朗读并点评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有梯度。读准字音不为(wi) 苟得也为(wi) 宫室之美为( wi )之一箪 (dn)食一豆羹 (gng) 蹴 (c) 尔不屑(xi )苟(gu)得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w)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3串译课文,了解大意。字词注解补充:得兼:
5、能够同时得到。有甚于:比更重要。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苟得:苟且偷生患:祸患,灾难。已:停止、放弃。非独:不仅仅。避:躲避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向:从前。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辨:辨别。奉:侍奉。穷乏:贫穷。通假字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3) 一词多义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 接受 ) 之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向为身死而不受( 宁愿 ) 得:故不
6、为苟得也(得到)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种 ) 是亦不可以已平( 这种做法 ) 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之:呼尔而与之(代词他)为宫室之美(助词的)而:呼尔而与之 (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表转折,却 )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对)万钟于我何加焉(比)翻译重点句子。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体感知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明确: 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
7、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1 页 - - - - - - - - - 六、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2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
8、,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多媒体显示:鱼 , 我 所 欲 也 ; 熊 掌 , 亦 我 所 欲 也 。 二 者 不 可 得 兼 , 舍 鱼 而 取 熊 掌 者 也 。生,;,。,。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呼尔而与之,;,。向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之;,;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3学生齐背课文。七、小结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八、布置作业第二课时 教学步
9、骤 一、导入: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特色。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1 页 - - - - - - - - -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
10、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 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解说:在这个问题上, 学生有可能存在“鱼怎么能跟熊掌相提并论”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 (见教师用书P442)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北方少河流,鱼也就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
11、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 与前
12、者对比, 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 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 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3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13、。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1 页 - - - - - - - - -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正反对比论证。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与事实做
14、对比, 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 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 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1文章开头写鱼和 熊掌 有什么作用?明确: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
15、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 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 舍生取义 的中心论点。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恶有甚于死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 贪污受贿, 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在文章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鱼我所欲也 2022年2022年九年级语文第课鱼我所欲也教案新人教版 2022 九年级 语文 教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