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2017 第七章力一、力概念部分:1、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注意: (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物体的快慢 和运动方向 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3
2、、力的单位: 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 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知识点部分: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说使物体发生形变)。3、力的单位: (牛顿) N。4.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3、- - -第 1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二、弹力概念部分:1、弹力(1) 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2) 弹力的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3) 产生条件: 发生弹性形变。2、弹簧测力计(4)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就越长。(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 量程 和分度值 ,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4、)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的方向一致 ,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 。知识点部分:1.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2.弹力产生的条件:发生弹性形变。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身长和他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三、重力概念部分:1、产生原因: 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精选学习资料
5、-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定义: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 表示。3、重力的大小: 又叫重量(物重)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G=mg其中 g 9.8N/kg , 物理意义: 质量为 1 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牛顿。 重力的大小与 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 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4、施力物体:地球5、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原理: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6、。 作用:检查墙壁是否 竖直, 桌面是否 水平。6、作用点: 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知识点部分: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2.作用点叫重心,施力物体是地球。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3.重力计算公式:G=mg , (g= 9.8N/kg) 。第八章 力与运动一、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概念部分: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
7、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状态。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4、惯性 定义:物体保持 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的特性叫惯性 性质:惯性是物体 本身固有的 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 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防止惯性
8、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 .知识点部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定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 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 说明:a 或者说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原来 运动 的则会做匀速直线运动, 原来 静止 的仍保持静止。b 牛顿第一定律也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9、因, 而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不需要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二、二力平衡概念部分: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2、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 ,受到的力叫平衡力。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 同一物体 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
10、彼此平衡。 (同物、等大、反向、同线)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当物体 不受任何力 作用时,物体总保 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平衡状态)。 当物体 受平衡力 作用时,物体总 保持静止状态 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平衡状态)。 当物体 受非平衡力 作用时,物体的 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
11、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知识点部分:1.定义: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 如果能保持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二力平衡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几个力称为平衡力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性质相同得力。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
12、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将会改变 ,包括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到慢,由慢到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摩擦力概念部分:1、定义:两个 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 A、物体 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 ;B、 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3、种类: A、滑动摩擦B 静摩擦 、C 滚动摩擦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5、方
13、向:与物体相对运动 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6、测量摩擦力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原理: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A、增大压力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A、减少压力B、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D、使两接触面分离 (加润滑油、气垫船)。知识点部分:1.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理解时注意 :滑动
14、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时摩擦力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滑动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间的接触面 上,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3.摩擦力类型: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5.应用: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
15、、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第九章 压强一 、 压 强概念部分:(一) 压力1、定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2、方向: 垂直于受力面3、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数值上相等 ,有: F=G=mg 但压力并不是重力(二)压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 和受力面积的大小 有关。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 的物理量。3、定义:物体 单位面积 上受到的 压力叫压强 . 4、公式:P=F/S5、单位: 帕斯卡( pa)1pa = 1N/m2 意义:表示 物体(地面、桌面等
16、)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 牛顿。6、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举例:用力切菜易切断(2) 减小受力面积举例:磨刀不误砍柴功7、减小压强的方法:(1)减小压力举例:车辆行驶要限载(2)增大受力面积举例:铁轨铺在路枕上知识点部分:1 、 定 义 : 物 体单 位 面 积上 受 到 压 力 叫压 强,2. 计 算 公 式 : P= F/ S 其 中 P 代 表压 强 , F 代 表 压 力 ,S 表 示接 触 的 受 力 面积。在 国 际 单 位 制 中 ,压 力 的 单 位 是 牛 顿( N ) ,面 积 的 单 位 是 平 方 米( m2) ,压 强 的 单 位 是 帕 斯 卡
17、 ( Pa ) , 1 Pa= 1 N/m2。 增 大 压 力 或 减 小 受 力 面 积 ,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都 可 以 增 大 压 强 , 减 小 压 力 或 增 大 受 力 面 积 , 都 可 以 减 小 压 强 。二 、 液 体 压 强概念部分: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 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 流动性 ,对容器侧壁有压强。2、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 底部和侧壁有压强 , 液体内部 朝各个方向 都有压强 ; (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 深度增加而增
18、大;(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3、液体压强的公式:Pgh注意:液体压强只与 液体的密度 和液体的深度 有关,而与液体的 体积 、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gh 算出压强,再由公式P=F/S,得到压力F=PS 。4、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 不流动 时, 各容器中的 液面总保持相平 , 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 相等。应用举例 :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知识点部分:
19、1. 液 体 内 部 压 强 规 律 液 体 内 部向 各 个 方 向都 有 压 强 ; 在同 一 深 度 , 液 体 内 部 向 各 个 方 向 的压 强 相 等 ; 液 体 内 部 的 压 强随 深 度 的 增 加 而 增 大 ; 液 体 的 压 强 与 液 体 的 密 度 有 关 , 在 不 同 液 体 的 同 一 深 度 , 密 度 越 大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压 强 越 大 。2. 液 体 压 强 公 式 : P= g h , 其 中 P 表 示压 强 , 单 位 是 Pa ,
20、 表 示液 体 的密 度 , 单 位 是 kg/ m3,h 表 示液 体 的 深 度 , 单 位 是m。 规 则 容 器 底 部液 体 的 压 强 也 可 以 用 固 体 的 压 强 计 算 公 式 进 行 计 算 。3. 液 体 对 容 器 底 部 的 压 力 F 与 容 器 所 盛 液 体 的 重 力 G液的 关 系 : 上 大 下 小 容 器 F G液。3 、 上 端 开 口 下 部 相 连 通 的 容 器 叫连 通 器 , 连 通 器 原 理 是 : 连 通 器 中 的 同种 液 体 不 流 动 时 液 面 总 保 持 相 平 , 茶 壶 、 船 闸 、 锅 炉 水 位 计等 都 是
21、连 通 器的 应 用 。 液 体 具 有 流 动 性 , 在 受 到 外 力 作 用 时 能 把 它 受 到 的 压 强 向 各 个 方向 传 递 。4. 帕 斯 卡 原 理 :密 闭 液 体 上 的 压 强 ,能 够 大 小 不 变 地 向 各 个 方 向 传 递 。汽 车液 压 千 斤 顶 、 汽 车 液 压 刹 车 系 统 、 水 压 机都 是 液 压 技 术 的 应 用 。三 、 大 气 压 强概念部分: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气体 受到重力 ,且有 流动性 ,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
22、堡半球实验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高水银柱 产生的压强,即 P0=1.013 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 105帕斯卡 ,约支持 10m 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 米内,每升高 10m,大气压就减小 100Pa;大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22 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压还受气候的影响。6、气压计和种类: 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7、大气压的应用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2 年教科版 物理 年级 下册 知识点 总结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