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





《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二一七年十二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的复函国土资函2017541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报请审批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的函(吉政文201773号)收悉。现函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实施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的批复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
2、以资源安全保障为目标,以提升矿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开发保护格局,强化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加快矿业绿色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开发惠民利民,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型、改革引领型、绿色安全型、开放互利型、包容共享型矿业。三、认真抓好重点任务落实。提升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服务水平,服务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创新机制,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夯实资源基础。加强桦甸、松辽盆地等资源产业基地建设,提升矿业发展水平,稳定资源供应能力。强化桦甸夹皮沟金矿等重点矿区监管,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和绿色矿山建设,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3、恢复和矿区土地复垦,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推进“一带一路”矿业国际合作,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增强矿业发展活力动力。四、切实发挥规划指导和管控作用。规划是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与矿产资源规划做好衔接。要认真落实分区管理、总量控制、开采准入制度,对不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的勘查、开采项目,不得批准设立矿山企业,不得审批、颁发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不得批准用地;必须依据规划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监督管理。五、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完善
4、政策措施,全面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做好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工作,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加强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及时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重大进展和有关改革发展成果及时反馈。2017年8月28日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吉国土资发2017159号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已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附件: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吉林省国土资源厅 20
5、17年12月26日目 录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1第一节 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1第二节 形势与要求8第二章 指导原则与规划目标13第一节 指导思想13第二节 基本原则13第三节 规划目标15第三章 勘查开发总体布局18第一节 勘查开发区域布局18第二节 勘查开发主要方向与基地建设19第三节 重点工作布局21第四章 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24第一节 基础性地质调查24第二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26第三节 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27第四节 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29第五章 加快矿产资源勘查30第一节 勘查方向与规划分区30第二节 探矿权设置区划32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管理32第六章 促进矿产资源合
6、理开发利用与保护35第一节 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35第二节 开采规划分区35第三节 采矿权设置区划38第四节 矿产资源保护与储备39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41第七章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发展43第一节 开发利用结构调整43第二节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46第三节 绿色矿山建设47第四节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48第八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50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50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51第三节 矿区土地复垦53第九章 重大工程55第一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程55第二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56第三节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57第四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矿
7、区土地复垦工程58第五节 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与社会化服务工程58第十章 矿产资源管理改革60第一节 完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60第二节 建立矿业权人信息公示制度60第三节 推进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市场体系建设60第四节 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扶贫脱贫61第五节 理顺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关系62第六节 强化矿产资源宏观管理与公共服务62第七节 健全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体系62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64第一节 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64第二节 健全完善规划审查制度64第三节 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64第四节 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65第五节 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65总 则为深入学习贯彻党
8、的十九大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总体目标,统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相协调的格局,促进矿业转型与绿色发展,提高矿产资源对全省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等法律法规、规范和指导性文件,结合相关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编制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吉林省落实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战略、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
9、和监督管理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在吉林省境内开展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等活动,应当符合规划。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当与规划做好衔接。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25年。规划由国土资源部批准,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吉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实施。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第一节 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现状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吉林省位于东北亚地理中心,中国东北地区腹地,地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04619,面积18.74万平方千米。南邻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与黑龙江省相
10、连;东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分为东部山区和中西部平原地区。全省现辖1个副省级城市、7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60个县(市、区)和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省会长春市。全省总人口2753.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22.9万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吉林振兴发展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农业生产喜获丰
11、收,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结构调整成果显著,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各项事业成绩喜人,实现了“十二五”的圆满收官,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274.11亿元,比上年增长6.5%,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人均GDP达到51852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8327美元),比上年增长6.5%;矿业总产值134.94亿元,占全国矿业总产值1.15%。二、矿产资源基本特点矿产资源种类较为齐全。截止2015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87种(以亚矿种为基本统计单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矿产138种,列入吉林省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矿产124种,上
12、表矿区1509处,已开发利用矿产98种。大部分能源、金属矿产都有查明资源储量,在全国也具有一定位置,但从总量上看,我省是一个矿产资源小省,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煤炭、铁、铜等矿产资源储量相对不足;一些非金属、水气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位居全国前列,但因产品开发能力、加工技术相对落后,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专栏1)。矿产资源分布地域特色明显。大宗矿产均分布在东部山区,西部松辽平原以油页岩、油砂为主。部分矿产集中度高,煤炭在延边、长春、白山等地资源相对丰富;油页岩广泛分布在松辽盆地中北部的松原、长春等地,吉林和延边部分地域也有集中分布;地热主要分布在白山、延边、长春、吉林等地;铁矿在白山、吉林
13、、延边等地分布相对集中;镍矿主要分布在吉林、通化、延边等地;钼矿主要分布在吉林、延边等地;金矿在吉林、白山、延边等地资源丰富;钠基膨润土主要分布在四平地区;硅灰石主要分布在吉林、四平等地;饰面用花岗岩在吉林地区质优量大;硅藻土主要分布在白山地区;石墨主要分布在通化、吉林等地;水泥用灰岩主要分布在长春、通化、吉林、延边等地;松花石主要专栏1 吉林省主要矿产查明资源储量情况表矿产类别矿产名称矿区个数资源储量单位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位次能源矿产石油-亿吨1.88天然气-亿立方米6858煤炭371亿吨27.5420油页岩12亿吨1085.551油砂2矿石亿吨4.841金属矿产铁183矿石亿吨10.661
14、4镁(炼镁用白云岩)7矿石亿吨3.893镍23金属万吨18.9512钼25金属万吨268.524金142金吨273.0515非金属矿产硅灰石34矿石亿吨0.511硅藻土50矿石亿吨3.561火山渣8矿石亿吨0.561陶粒页岩18矿石亿吨3.071伊利石粘土4矿石亿吨2.581方解石14矿石亿吨0.724宝石2矿物吨34.162泥灰岩5矿石万吨0.74水泥用大理岩47矿石亿吨3.225水气矿产矿泉水-万立方米/日47.41分布在通化、白山等地;橄榄石宝石主要分布在延边地区;优质矿泉水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区。矿石质量优劣不一。煤炭、油页岩等固体能源矿产不同地域质量相差较大,煤炭以白山地区浑江煤田质量
15、较好,油页岩以桦甸、汪清地区质量较好;金属矿产普遍质量一般,多以共生或伴生形式赋存,单一矿产地少,贫矿多、富矿少,选冶成本大;非金属及水气矿产大多数质量较好,适宜深细加工,附加值高,如硅灰石、硅藻土、膨润土、火山渣、陶粒页岩、含钾岩石、伊利石粘土、饰面用花岗岩、橄榄石宝石、矿泉水等,其中硅藻土、橄榄石宝石、矿泉水以资源丰富、品质良好享誉中外。三、第二轮规划实施成效吉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实施以来,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矿产开发利用结构逐步优化,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有效加强,矿政管理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为保障全省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做
16、出了重要贡献。公益性地质工作扎实推进,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基础地质调查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8幅、重要成矿区带1:5万地质矿产调查24幅,完成41个县(市、区)1:10万地质灾害调查及农业地质调查;地质科学研究完成17个矿种资源潜力评价和9份专题成果报告,开展华北地台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等地质科研项目;矿政管理完成探矿权核查和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完成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重要钻孔数据库建设、电子阅览室建设、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建设和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管理建设。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推动,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和信息支撑。矿产资源勘查成绩显著,资源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矿
17、产勘查工作管理思路逐步创新,全面启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围绕紧缺矿产和优势矿产科学部署整装勘查工作,累计投入各类地质勘查资金49.43亿元,新发现矿产地244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109处。新增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煤炭4.62亿吨、油页岩914.2亿吨、地热87.9兆瓦、铁6.88亿吨、铜11.41万吨、铅锌21.56万吨、镍3.8万吨、钼101.33万吨、镁4.04亿吨、金159.44吨、银393.65吨、晶质石墨86.57万吨、硅藻土1.06亿吨、水泥用灰岩1.38亿吨、矿泉水47万立方米/日。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布局得到优化,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与2007年相比,2015年全省矿山企业数量由29
18、77个减少到1490个,其中大中型矿山数量由226个增加到429个,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由8%提高到29%,矿山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矿山布局趋于合理,矿山结构更加优化。通过积极推进采、选、冶新技术的引进和创新,鼓励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稳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成效显著、示范作用强,我省25个矿山获得国家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以奖代补奖励资金、2个矿业产业基地被国家列为示范基地、25个矿山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严格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管理方式,全面实行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制度。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对责任主体
19、灭失的历史遗留矿山实施治理,累计投入资金13.9亿元,实施78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督促新建在建矿山企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完成229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及时返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1.3亿元。矿业权交易制度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得到加强。成立矿业权交易管理中心,矿业权出让、转让实现网上公开交易,交易程序规范,透明度高,竞争有序的矿业权有形市场管理日趋规范。通过网上公开交易,完成矿业权交易项目727项,成交价款49.43亿元,其中完成出让矿业权交易项目569项,出让价款34.53亿元;完成转让矿业权交易项目158项,转让价款14.90亿元。四、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
20、状(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通过1:100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区域重力调查、航磁测量、航电测量、化探测量、遥感等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基本查明全省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发现一大批地、物、化、遥综合异常区和重要的找矿线索。截止2015年底,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72幅、重要成矿区带1:5万地质矿产调查30幅,为矿产勘查提供更为可靠的找矿靶区;累计提交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报告7918份,发现矿产地1200余处。截止2015年底,全省共有有效探矿权734个,总面积9436.18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延边、吉林、白山、通化等地,其中勘查程度达到详查及以上的项目549个,占探矿权总数
21、的74.8%。2015年,全省地质勘查投入资金5.69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1.57亿元,社会投入资金4.12亿元;主要投向煤炭、铁、铜、钼、铅、石墨、硅藻土、矿泉水等矿种。(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截止2015年底,全省共有各类矿山1490个,其中大型矿山211个、中型矿山218个、小型矿山(含小矿)1061个,分别占矿山总数的14%、15%、71%。从事矿产开发的企业中除民营企业外,国有企业48个、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个、外商投资企业9个。全省矿业从业人员91340人。2015年,全省各类矿山年产矿量10614.55万吨,矿业总产值134.94亿元,综合利用产值4.92亿元,矿产品销售总额107
22、.42亿元,矿业利润总额为-4.97亿元。矿业产值居前的矿种依次为煤炭、铁、矿泉水、金、水泥用灰岩;矿业利润超过1000万元的矿种只有3个,依次为金、矿泉水、水泥用灰岩;亏损超过1000万元的矿种有3个,依次为煤炭、铁、钼。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三率”水平接近或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开采回采率:煤矿矿山为70%95%,贵金属矿山为85%95%,其他固体矿产资源接近85%;选矿回收率为70%95%。(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截止2015年底,全省共有废弃老旧矿山1243个,其中废弃矿井643个、露天废弃采场600个。因矿业开发而引发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830处,其中地面塌陷71处、地裂缝25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矿产资源 总体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