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 .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丝绸之路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了解西域的地理位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通过欣赏历史图片来感受西域的自然环境。(2)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基本概况,通过讨论全面认识张骞在历史上的贡献,感受张骞敢为人先、勇于冒险的精神。(3)能够正确识读“丝绸之路示意图” ,初步掌握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学会运用多种材料分析历史,全面认识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和贡献。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学生是学习兴趣;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2、等活动方式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百折不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刚毅坚强、开拓进取的意识。(2)探讨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及启示,使学生认识到丝绸之路是中国的骄傲;认识交流的重要性,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教学重点】1. 西域的地理范围2.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教学难点】1. 西域的地理范围。2.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情况。【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图示分析法等。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课前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文;教师制作多媒体
3、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这两种物品:胡萝卜、核桃。常吃胡萝卜,有利于抗癌抗病;常吃核桃,有健脑、美容的作用。 你们知道他们是从哪里传到中原地区的吗?又是怎样传过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神秘的面纱来探讨这些问题。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三个板块:板块一:张骞通西域板块二:丝路被开辟板块三:中央管西域学生:齐读三个板块内容。过渡:西域地区很早就有人类活动,还分布着许多民族和国家,它是个神秘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进入板块一。板块一:张骞
4、通西域师:西域位于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进入神秘的西域。(一)神秘的西域1西域的位置课件展示:西域的位置,见第5 张 PPT。师:我们先找到西汉的都城长安,从长安往西行,有两个著名的关隘 玉门关和阳关(位于今天的敦煌西北和西南),再往西走,翻越葱岭,所谓西域就是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这是狭义的西域,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师:对中原人来说,那里就是一片渺无人烟的沙漠之地,我们一起看一下阳关和玉门关的遗址。课件展示:阳关和玉门关遗址,见第6 张 PPT。师: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是这样描述阳关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是这样描述玉门关的:劝君更尽一
5、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实际上,在西域的荒漠上还分布着许多绿洲和草原,有着众多的民族和国家,最大的如乌孙国,其次为大月氏国,大国都有几十万人口,小国仅有几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2.西域的风土人情课件展示:西域的绿洲、蔬菜、瓜果图片,见第7 张 PPT。师:西域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生:他们可以在绿洲上放牧,也可以种植粮食作物。师:西域有哪些特产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生:葡萄、石榴、石榴、胡瓜等特产。过渡:实际上,从很早的时候,西域的玉石传到过内地,但对汉朝人来说西域是一个谜一般的地方,有一位汉朝官员
6、走进了西域,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二)张骞通西域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情景模拟环节。课件展示:招贤令,见第9 张 PPT。学生活动:找两名学生即兴扮演汉武帝和张骞。招贤令: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准备联合大月氏(zh)人,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万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张骞:我去!我接!教师强调:骞(qi n)的读音和写法。课件展示:西汉、匈奴和大月氏的关系图示,见第11 张 PPT 。师:匈奴这个游牧民族是在战国兴起的,公元前2 世纪称霸与北方,控制着
7、东到辽东、西到葱岭的广大地区。匈奴骑兵经常南下侵扰汉朝的边境,烧杀抢掠,匈奴对汉朝形成严重威胁。到了汉武帝时西汉国力雄厚,决定用武力战胜匈奴,解除边境威胁。他想在西域寻找盟国,来共同夹击匈奴。那么与西域的哪个国家联合呢?生:大月氏。师:为什么要与大月氏联合呢?生:汉武帝听说西域有一个叫大月氏的民族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大月氏被匈奴打败,连国王也被杀死,头骨作了酒器。师:肩负皇帝的重托,张骞踏上了他的出使之途。1.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出发时间、返回时间是怎样的呢?生: (1)背景:匈奴控制西域,威胁西汉都城长安的安全;(2)目的:联络大月氏与汉朝夹击匈奴; (
8、3)出发时间:公元前138 年; (4)返回时间:公元前126 年。师:为什么张骞用了那么长的时间呢?生:刚进入西域,他就被匈奴人抓起来。匈奴人软硬兼施,要张骞为他们效力。但张骞始终牢记着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10 年以后,他好不容易找到机会,摆脱拘留,继续西行。师: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来体会一下张骞的那种执着的精神。课件播放视频:张骞的精神,见第13 张 PPT。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思考:应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学习张骞报效祖国,诚实守信,不畏艰险,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师: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丝绸之路 2022年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丝绸之路教案 2022 年川教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14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