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最新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pdf





《2022年最新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最新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九年级语文综合检测(二十七)内容:综合试题满分: 150 分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6 题,28 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 分)A.字体错落有致,收放有度,线条奔放,笔力雄健。B.大气磅礴,汪洋恣肆,酣畅淋漓。C.起笔为行书,收笔为狂草,反应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D.篆体书写,潇洒飘逸,堪称书法精品。2. 下列各组词语中 , 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贮蓄(zh ) 扶掖营改增(z n ) 共商国事B.殷红(y n) 恻隐供给( i) 侧海绵城市C.绯红(f i) 告罄河长(zh n ) 制全域旅游D.黝黑(y u) 堡磊众筹(ch
2、u)制相机调控3、下列语句中 , 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当今社会快速变化 , 人们为工作废寝忘食, 为生计奔走四方 , 但不能忘了人间真情。B.中国政府提出 “一带一路” 合作倡议 3 年多以来 , 其谋求共享共赢的理念吸引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趋之若鹜参与合作。C.董子园风景区 , 花红柳绿 , 碧波荡漾 , 人们在这里或漫步 , 或跳舞 , 或垂钓 , 怡然自得。D.诵读传统文化经典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4. 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 一般指升职 , 如: 升迁。也指贬谪 , 放逐, 如“
3、迁谪”指贬官远地 ,“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员。B.“期日中 , 过中不至”中“日中”表时间 , 中午 12点, 又名日正、 中午, 是一天的太阳正中时。C.“表”即“奏表” , 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 如出师表。D.“既加冠 , 益慕圣贤之道” , 古代男子 18 岁时举行加冠礼 , 叫作“弱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 , 但体犹未壮 , 还比较年少 , 故称“弱冠” ,20 岁才为成年。5. 默写。( 8 分)(1)_, 五十弦翻塞外声。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2) 春潮带雨晚来急, _ 。( 韦应物滁州西涧 ) (3)
4、 陋室铭中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 。(4)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用“_ ,_ ”写出了战斗的激烈场面 , 从气氛上预示着战事的胜利。(5) 我国古代的诗文中 , 有不少运用典故抒发爱国之情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 。6、名著阅读(共8 分)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 【A】. 杨志闷闷不已 ,回到客店中 ,思量:“王伦劝俺 ,也见得是。只为洒家清白姓字,不肯
5、将父母遗体来玷污了。 指望把一身的本事边庭上 ,博个封妻荫子 ,也与祖宗争口气。 不想又吃这一闪!高太尉 ,你忒毒害 ,恁地刻薄 !”【B】. 杨志早去壶中掣出一枝箭来,搭弓在弦上 ,心里想道 :“射中他后心窝,必至伤了他性命 ;我和他又没冤雠 ,洒家只射他不致命处便了。”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 ,说时迟 ,那时快 ,一箭正中周谨左肩。【A】段“这一闪”是杨志失意人生的开始, 这件事是 _ , 【B】段选文描写了他由失意到得志的转变, 所指事情是 _ ,后来由于吴用等智取生辰纲使他理想幻灭 , 最终被逼上梁山。 (2 分) (2)、文化引领成长 , 文学点亮人生。论语孟子大学_合称“四书” ,
6、是我们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原典; 散文集 _ 中的寿镜吾老师、藤野先生、保姆阿长让鲁迅先生敬重怀念; 老王引发了 _对人道主义关怀的深层思考, 一位知识分子的良心得以彰显。 (3 分) (3)、水浒塑造了三位身怀绝技的英雄: 善盗的是鼓上蚤 _,_的是小李广花荣, 善行的是神行太保 _。(3 分) 二、阅读( 52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9 分)折杨柳-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 ,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 ,殷勤更向手中吹。【注】选自全唐诗, “折杨柳” , 乐府歌曲名。杨巨源 , 唐代诗人 , 字景山。曲尘丝 : 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7. 本诗的体裁是。 (3 分)
7、8. 全诗写了哪些意象 ?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3 分) 答:_ 9. 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请分别作简要赏析。 (3 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 , 完成下列各题。 (9 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8、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0. 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欣然起行然则何时而乐耶 B.念无与为乐者莲, 花之君子者也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遂与外人间隔 D.相与步于中庭皆以美于徐公11.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译文:_ 12. 结合文意 , 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答:_ (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下列各题。 (9 分) 潘生者,富阳人 ,幼丧父 ,独与两弟奉母居。大德间 ,江南大饥。道殣者相望。自度无所得食,
9、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等死 ,何若用吾强壮 ,少延母旦夕活乎 ?”即以母属两弟 ,自佣回鹘人 ,乃告母曰 :“儿当佣钱塘数月,得钱米活家 ,母勿忧。”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不数年,使还乡土。生道遇一女子,丫鬟尾行。问之 ,则曰:“淮人也 ,昔因饥 ,父母弃我 ,转徙数家。今主家使我归 ,君南人 ,得挟我同归乎 ?”生许之 ,于是日操瓢道乞。渡淮,女上堂见父母 ,皆涕泣 ,起相抱持。引生相见 ,即具酒炙乐。饮酒半 ,执盏跪曰 :“吾女幸完骨肉 ,归见乡里 ,免罹霜露盗贼 ,君力也。且君去家久 ,母不知在亡 ,庐舍必墟莽 ,虽有兄弟 ,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 ;吾女,实君
10、箕帚妾也。君必无归。”生则毅然谢曰 :“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 ?吾虽贱 ,不读书 ,且义不敢取 ;况吾母固衰耄 ,度尚可活。万一母死 ,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 ,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 ?”遂告归。 ( 选自朱国祯涌幢小品) 【注】殣 (j n): 饿死。钱塘 : 地名, 今杭州。丫鬟 : 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罹(l ): 遭受。箕帚妾 : 持簸箕扫帚的奴婢 , 此处作为妻的谦称。衰耄(m o): 年老体衰。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 , 道不通 , 度已失期 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皆叹惋 D
11、.生则毅然谢曰长跪而谢之曰1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 分) 儿当佣钱塘数月 ,得钱米活家 ,母勿忧。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译文:_ 15. 潘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其言行分析。 (3 分) 答:_ _( 四)阅读下文 , 完成下面问题。 (9 分) 茱萸之谜 -余光中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慆兮,榝(sh )又欲充夫佩帷。”显
12、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 ,到了唐人的笔下 ,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 屈原厌憎的恶草 ,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 ,是值得追究一下的。重九 ,是中国民俗里很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茱萸、菊花、登高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戴茱萸囊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源于梁朝人吴均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 ,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 ,令家人各作绛 (红)囊,盛茱萸以系臂 ,登高,饮菊花酒 ,此祸可除。景如言 ,齐家登山
13、。夕还 ,见鸡犬牛羊 ,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 :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 ,妇人带茱萸囊 ,盖始于此。”根据续齐谐记 的说法 ,登高带茱萸囊 ,饮菊花酒等习俗到梁时已颇盛行。吴均虽是梁朝人,相传桓景和费长房却是东汉人。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汉高祖宫人“九月九日佩茱萸 ,食蓬饵 ,饮菊华酒 ,令人长寿”。据此推测,重九的习俗起源则在东汉乃至汉初了。有意思的是,重九吟诗的传统中 ,从东晋至南北朝 ,却唯独少见咏茱萸之作。到了唐朝 ,情形便改观了 ,茱萸已为诗人所乐道。 王维所谓“遍插茱萸” ,说明佩花之盛。 杜甫所谓“醉把茱萸” ,可能是指茱萸酒。重九二花,菊与茱萸 ,菊花当然更出风头 ,因为它
14、和陶渊明缘结不解 ,而茱萸 ,在屈原一斥之后 ,却没有诗人特别来捧场。虽然如此,茱萸在唐诗里面仍然是很受注意的重阳景物。 杜甫全集里 ,咏重九的十四首诗中便三次提到茱萸。李白的诗句“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说明此树的红实熟于重九 ,可以插在鬓边。佩戴茱萸的方式,可谓不一而足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或如赵彦伯所谓“簪挂丹萸蕊” ,或如陆景初所谓“萸房插缙(j n)绅”。至于李峤“萸房陈
15、宝席”和杜甫的“缀席茱萸好” ,则是陈花于席 ,而李乂 (y )的“捧箧萸香遍”该是分传花房或赤果。佩缀茱萸之风大盛于唐,大概是宫廷倡导所致。 当时每逢重阳佳节 ,皇帝常常率领一班文臣登高赋诗 ,同时把一枝枝的茱萸分赠群臣做佩饰,算是辟邪消灾 ,应付桓景的传说吧。茱萸辟邪除害 ,并非纯由传说 ,乃有医学根据。我们统称为“茱萸”的植物 ,其实更分为三类 :山茱萸属山茱萸科 ,吴茱萸和食茱萸则属芸香科,功能杀虫消毒 ,逐寒去风。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说,井边种植此树 ,叶落井中 ,人饮其水 ,得免瘟疫。至于说什么“悬其子于屋,辟鬼魅” ,自然是迷信,大概是取其味辛辣性烈之意。其花、茎、叶、实均可入药,还
16、可制酒。白居易所谓“浅酌茱萸杯” ,恐怕正是这种补酒。然茱萸何以独独见鄙于屈原呢?可能茱萸味特辛辣 ,不合屈原口味 ,甚至引起过敏之症 ,也未可知。曹植诗句 :“茱萸自有芳 ,不若桂与兰” ,也许正说中了此意。16. 为了揭开茱萸由 “屈原厌憎的恶草 , 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 的谜底 ,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请简要概括。 ( 答出三个方面即可 )(3 分) 17. 文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一例 , 并说明其作用。 (3 分) 18. 文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3 分) ( 五)阅读下文 , 回答问题。 (16 分)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在江南 ,我时常遥望家
17、乡的那片竹林。对于竹子 ,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 ,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 ,空行处唯有水声一般晕染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我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遮蔽的隐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对于竹子 ,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子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形长扁担 ,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 ,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
18、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 ,养活了一家人。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 ,骨头连着骨头 ,以至在手搬肩扛之间 ,我听到了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 ,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一笔后 ,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 ,继续在宣纸或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和吉祥。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 以致多年来 ,我一直在书桌前,挺直身子 ,保持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 父亲呢 ,在门前田畴上 ,种下一片竹林。 四季里 ,把竹子枝条
19、捆扎起来 ,做一柄扫帚 ,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 最初的文字里 ,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下人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 ,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 ,他也是看不懂的。 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 ,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 ,在空中比划一番 ,那举止与深情 ,分明是我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确实也是 ,一行行端庄的文字 ,当我们给予它生命 ,谁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 ,或者说在竹海深处 ,父亲是无法窥知内部世界的 ,比如竹子的暗语与象征、 竹子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此父亲是一片茫然。父亲要做的就
20、是怎样从文化的战场转移到生活的舞台上。对文化他没有发言权 ,而在生活的漩涡里 ,他就是自己的主宰者。他可以从竹枝上取下一节,打磨成祖母手中的捻线陀,纺麻线、棉线 ;他可以用竹片打制成厨房里的砧板,甚至可以花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用上好的竹青编织成憩息的竹席、躺椅之类。父亲对竹席有着独特的情怀,即使在农历的五月或者秋收正午,只要有了它 ,疲惫与辛劳就会逃得无影无踪。累了就和衣而睡,醒了则投入劳作。他侍弄庄稼、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3 页 - -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最新九年级中考语文模拟试题附答案 2022 最新 九年级 中考 语文 模拟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