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章.ppt
《《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服装发展史》第三章.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3)原始社会服装原始社会服装距今两百万年前的巫巫山猿人山猿人是中国最早的原始人类。(旧石器时代初)第一节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一、最早的缝纫工具 1、骨针:用骨制作的针。 2、我国骨针出土遗址,我国旧石器时代,已有骨针出现,其主要的出土遗址有距今3万年前小孤山洞小孤山洞和距今2万7千-1万8千年前北京山顶洞北京山顶洞 。一、一、最早的缝纫工具最早的缝纫工具第一节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3、骨针的意义:在中国小孤山洞穴和山顶洞的遗址中发现的骨针,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缝纫工具的诞生。人类告别了赤身裸体时代,已掌握手工披绩技术和手工缝纫技术,可利用兽皮之类的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服装
2、从朦胧中走出,揭开了服装史的第一章,服饰文化史由此开始。 一、一、最早的缝纫工具最早的缝纫工具第一节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 在辽宁省小孤山洞穴遗址中,出土了距今3万年的骨针和石制品10000余件,骨角制品6件,穿孔兽牙等装饰品7件,还有大批哺乳动物的化石与灰烬。小孤山人的骨针是目前已知小孤山人的骨针是目前已知在中国地区最古老的骨针在中国地区最古老的骨针。继小孤山人之后,在北京周口店北京周口店山顶洞山顶洞出现了距今2万年的遗址,发现与服饰关系密的骨针。骨针的制作精细,在西安半坡村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士的281枚长短不一的骨针,滑溜圆润,最细的直径不到2毫米,针孔约0.5毫米。如此多的
3、骨针集中出土,充分说明当时用纤维织物缝制衣服已相当普遍,纤维的细度和强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一、一、最早的缝纫工具最早的缝纫工具第一节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 绩j:把麻纤维披开接续起来搓成线。如:纺绩、绩嘛。 距今30000年“小孤山人”的骨针一、一、最早的缝纫工具最早的缝纫工具第一节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1、 装饰品 (1)项链项链,中国原始人类最早的饰物是颈饰最早的饰物是颈饰,中国古人在距今大约3万年前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开初),用穿了孔的贝壳、鱼骨与兽齿等串成项链,钻孔技术是原始人类最先发钻孔技术是原始人类最先发明的技术之一明的技术之一。 在小孤山人遗址发现穿了孔的贝壳与兽齿 (
4、2)耳饰、手饰、臂饰 ,新石器时代,从颈饰发展到耳饰、手饰、臂饰等。二、身体饰物二、身体饰物 第一节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3)装饰材料 我国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体装饰的材质主要有兽牙、骨管、贝壳、鸵鸟蛋壳、石珠等,在新石器时代有碧玉、玛瑙、石英、大理石、象牙等。二、身体饰物二、身体饰物 第一节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二、身体饰物二、身体饰物 第一节 最早的缝纫工具和身体饰物2、染色饰物 用赤铁矿将饰物染成红色,赤铁矿可磨成红色颜料。 3、装饰的意义 原始装饰物改变了原始人类的装扮面貌,促进装饰意识,提高审美心理。为完善今后衣服和首饰整体配套奠定了基础。二、身体饰物二、身体饰物 第二节
5、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1、骨梭 (1)骨梭:用骨制作的用于穿纬引线帮助编织的工具。 (2)骨梭意义 骨梭证明在新石器时代骨梭证明在新石器时代, ,中国古人已掌握中国古人已掌握手工编织技术手工编织技术。用植物皮纤维编织网衣,用手搓捻麻纤维等编织衣物。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手经指挂”织造方法:先徒手将纵向经线排列整齐,然后间隔挑起经纱,横向穿纬引线。 第二节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骨针、骨梭和纺轮 第二节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2、纺坠(1)纺坠:是由纺轮(轮盘、缚盘)和捻杆(锭杆、缚杆)两部分组成的纺纱工具,纺纱时利用自重和连续旋转将细纤维纺成纱。(2)最早的纺织工具是
6、纺坠。我国早期人类使用的原始制衣工具是骨针和纺坠。最早的纺轮出土于河北武安县磁山,距今约有七千多年(7400年),是新石器时代初期用石片制成的。后用陶制成,即用粘土制坯p烧成,并绘饰纹。(3)在新石器时代,纺坠已成为我国最早的一种随葬物品。 第二节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3、织机(织布机) (1)织机:织布的机器。距今约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了腰机腰机和综版式手工织机综版式手工织机,利用织机进行织布。浙江余姚河姆渡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约7000年的木制织机部件。证实已有腰机等织机出现。(2)织机的意义 织机的出现证明距今约七千年前七千年前人类开始运用自然纤维(麻、葛和蚕丝等)进
7、行纺纱、织布,开启了布帛服装布帛服装时代的到来,进入了纺织品时代,原始腰机的发明原始腰机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是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的重要成就之一。 第二节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4、纤维和织物 (1)纤维,中国原始人类用于纺纱和织布的材料大致有麻、毛、丝麻、毛、丝三种。麻,麻是植物纤维,是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纺织材料,最早利用的麻有葛、苎麻、大麻、苘(qng)麻(俗称青麻),其中苎麻的质量最佳, 成为后来各个时期广泛使用的材料。葛衣葛衣是质地很差的服装一般为百姓穿着,当时葛是作为主要纺织材料的一个时期。苎麻纤维细长,坚韧,有良好的抗湿、耐腐性,散热性好,洁白又有光泽。在我国新
8、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出土了不少麻纤维制成的织物残片和绳子。 第二节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毛:毛纤维主要来源于家畜,兼采于野兽野兽,后经长期实践,渐渐以羊毛羊毛为主。以毛为纺织原料的使用地主要在我国北方。在青海都兰诺木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块毛布和一块毛毯的残片,经线粗0.8毫米,纬线粗1.2毫米。表明四千多年前我国少数民族已具有一定的毛纺织水平。由于毛织物不易保存,考古中极少发现毛织物实物遗存。 第二节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丝,从考古的材料中推断,六千多年前我国对蚕有所认识,约至四千多年前可利用蚕丝织丝织物。 我国最早使用丝的年代 在河姆渡河姆渡(7000-5400年前)遗址中出土象牙
9、蛊上,刻有四条蠕动的蚕纹。说明至少在7000-5400年前丝已成为我国原始人类的衣着材料。 丝织物的使用过程:先使用野蚕,后来使用家蚕。 丝最早来源于野蚕,后来野蚕经过饲养,成为驯化的家蚕。从家蚕身上抽出的丝比野蚕长100倍,质量比野蚕好,于是养蚕为丝织品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贵族可穿丝织物。 第二节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传说皇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 第二节 纺织工具与麻、毛、丝织物 至今发现最早的丝织物在我国(浙江钱山漾浙江钱山漾)发现四千七百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一块丝品残片,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丝品实物。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丝织物水平 最早的丝品实物与现代生产的丝织品比较,规格相当接近,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服装发展史 中西 服装 发展史 第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