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后赤壁赋》教学设计 .pdf
《2022年《后赤壁赋》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后赤壁赋》教学设计 .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逆境中的挣扎后赤壁赋内容解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2、方法与技能:深入文本、联系实际,理解苏轼挣扎的方法及挣扎的结果。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苏轼在挣扎中走向成熟、痛苦与乐观并存的积极态度。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后赤壁赋中展示的苏轼的精神状态。2、难点:探讨苏轼如何挣扎及挣扎的结果。三、教学手段本节课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讲,学生通过朗读文本感知、深入阅读文本、回答教师提问、讨论等方法学习。四、学情了解及前期准备本课属于选修本文言文,学生有一定厌恶心理,提前预习的可能性较小。针对这种情况,已提前用一节课对文言知识点进行讲解及对课文内容进行疏通,本节课
2、为本课的第二节时。五、教学设计(一)导入:以问题“苏轼为何钟情于赤壁?”导入教学。(本部分由教师提问,学生逐层回答, 旨在引导学生理解黄州、赤壁之于苏轼的意义,及 “赤壁三文”的魅力。 )(二)朗读全文,思考问题:苏轼真的超脱了吗?(本部分由学生朗读之后感知,文章中体现出来的感情。提问个别学生,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 )(三)解读内容1、苏轼的思想是矛盾的(本部分由学生列举证据说明苏轼是否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而真正投入了山水田园之中;教师加以讲解,列举东坡志林雪堂问潘邠老中的故事作进一步的说明)2、 后赤壁赋中,苏轼如何挣扎?(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尝试回答,根据学情,学生可能
3、无法答得全面,教师要加以引导,与学生一起讨论。 )3、学生分享缓解痛苦妙招(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如果遇到困难,精神上感到很痛苦的时候,你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并说出此招是否有效。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苏轼摆脱痛苦的方法是否有效,从而引出下一部分。)4、挣扎的结果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苏轼的方法有没有效果?他得到解脱了吗?然后学生根据课文任选一种方
4、法来评价,写下来。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并由此得出自己的结论。学生评价之后, 教师进一步进行讲解,将本节课引向最终的结论:苏轼的挣扎是不成功的。)(四)对前后赋结尾的讨论(本部分由教师提出问题:大家更喜欢前后赋哪个结尾呢?旨在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五)拓展延伸:苏轼告诉我们(本部分引用苏东坡突围中的语段,旨在让学生静悟,感受苏轼的精神世界。)(六)布置作业:反复诵读课文(作业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完内容之后再返回课文,静静朗读,得出自己的感悟。)六、详细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大家翻开课本,昨天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今天我们深入地对内容
5、作进一步的分析。苏轼在黄州写下了“赤壁三文”,分别是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那么,苏轼为何那么喜欢赤壁呢?请在“赤壁三文”中,找出相关写景的句子来。1、先来看念奴娇赤壁怀古,哪些句子是描写赤壁景色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再来看赤壁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虽然苏轼游赤壁的时间不一样,但三篇文章中提到了赤壁的景色,你们觉得赤壁的景色美吗?赤壁的风景很优美!2、除此之外,苏轼来这里游玩还有什么原因?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这里
6、是主战场。其实,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认为,苏轼怀古怀错了地方。但是,我们不从历史的角度看,而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苏轼的情怀,那么大文学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这种魅力在于,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在这三篇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在精神上经历了一次洗礼。(二)、朗读全文(配乐)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苏轼的定风波,他在风吹雨打中非常潇洒地认为:“竹杖芒鞋轻胜马” ,所以我们觉得苏轼超脱了,但是经过昨天初步的学习,你们认为,他是真的忘记了官场上的那些事,不再痛苦了吗?苏轼真的超脱了吗?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一下课文。(三) 、解读全文(一)提问个别学生:刚才又朗读了一遍,
7、你的心情怎么样?心情受苏轼的影响,不太快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乐;刚开始很快乐,后来不快乐了。为什么?你觉得苏轼还痛苦吗?这是一种感觉,但我们能不能找出一些证据来?哪些语句说明他还想着官场上的那些带给他痛苦的事儿?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能不能找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前赤壁赋呢?能不能找到?“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8、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游赤壁的时候,苏轼想到了周瑜想到了曹操,想到了他们都能成就一番功业,而自己却处于贬谪之中,这辈子恐怕再也没办法有所成就了,于是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落寞油然而生。这其实是一种对入世的渴望。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渴望能否得到满足?现实是残酷的,无法面对现实,于是苏轼又想从庄子的思想中去寻求安慰,进行自我疗伤。所以,他的思想其实是矛盾的。关于自己的这种矛盾,苏轼自己其实是知道的。东坡志林中有一个小短文:雪堂问潘邠老。这个雪堂,我们已经在后赤壁赋中见过了,苏轼在山腰上得到了一个废弃的园子,就修筑了墙围上了它,作为房屋。因为是在大雪中建造的,所以在四面墙上绘制了雪景,然后称之
9、为雪堂。这个小文章讲的是,有一天苏轼在雪堂中散步,有个客人来了,问他说:你是个闲散的人, 还是个受束缚的人呢?说你是闲散的隐士你却欲望太多,你是个想做隐士而不得的人,你现在像布袋里的刺猬,时不时的的扭动背部和两肋。苏轼听后无言以答。(二)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如何挣扎?正像这位客人所说的,苏轼就像布袋里的刺猬,不时地挣扎,而我们这篇后赤壁赋所表达的也正是苏轼这个挣扎的过程。苏轼是痛苦的,那么他是如何挣扎,如何试图摆脱这些痛苦的,他做了什么事?请大家阅读课文,回答这个问题。(本部分由学生阅读文本之后回答)挣扎 1:苏轼渴望享受世俗,在世俗的享受中忘却内心的凄苦与郁愤。良宵、佳肴、美酒、好友、贤妻,这
10、就是苏轼选择的世俗之乐。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乃至于酒酣兴高,复游于赤壁之下。或许,这就是乐而忘忧。挣扎 2:这一次的赤壁之游,与三个月前的那一次有何不同?上一次有没有登上赤壁?没有,只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而这一次却登上了赤壁,为什么要登上赤壁呢?就是渴望融入大自然,以此来忘却现实中的苦闷。而文中有没有写到他登赤壁的过程呢?“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结合课文下的注解,看看这几句是什么意思?诗人提起衣襟,登上陡峭的岩石,拨开茂盛的草木,坐在像虎豹般的石头上,登上形如虬龙似的古树。攀上赤壁上鹘的巢穴,俯瞰下面的幽深激流。这哪里是普通的旅游观览呢?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后赤壁赋 2022年后赤壁赋教学设计 2022 赤壁赋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