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2.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2.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实践报告报告题目1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自1994 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的几年时间,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网民上网方式已从最初的拨号上网,发展到以宽带和手机上网为主。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水平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一)网民规模截至 2011年 6月底, 我国网民总数为 4.85 亿, 家庭电脑宽带上网网民规模达到3.90亿,手机网民达3.18 亿。尽管网民规模仍然保持增长,但是
2、增长速度明显减缓。2011年上半年新增网民为2770 万,增长率为 6.1%,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二)接入方式目前,我国有 74% 的网民使用台式电脑上网,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分别为 65.5%和 46.2%。有 91.3%的网民在家上网, 在网吧、单位和公共场所上网的网民分别为 26.7%、33% 和 14.8%。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 个小时。(三)网民属性截至 2011 年 6 月底,我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5.1 :44.9 ,男性群体占比有所下降,但是仍高出女性10.2 个百分点。网民年龄分布重心继续向中高龄偏移,除20-29岁的网民比重继续加大外, 50岁以上
3、各年龄段网民数量增长较为突出,整体占比为 7.2%,10-19 岁的网民占比为26% 。互联网继续向低端学历群体渗透,初中及以下学历网民占43.8%,而高中以上学历网民为56.1%。我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达到29.9%。另外,专业技术人员占8.7%;制造业/ 生产性企业工人和商业 / 服务业职工分别占4.8%和 3.6%;农民占 5.3%;个体户 / 自由职业者占 14.6%。 网民的收入分布结构继续向两端扩展,无收入群体网民占比达到7.7%,月收入在 2001 元以上的网民占比为37.1%。截至 2011 年 6 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31 亿,占整体网民的27% 。(四)互联
4、网基础资源截至 2011 年 6 月底,我国 IPv4 地址数量为 3.32 亿,较 2010年底增长 19.4%;拥有 IPv6 地址 429 块/32 ,拥有数量落后于巴西、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全球排名第15 位;域名总数为 786 万个。其中,.COM域名数量 370 万,占 47.1%。.CN域名总数 350万,占比为 44.6%。目前 CN域名中, .CN结尾的二级域名比例最高,占到61.1%,其次是.COM.CN 域名,为 30.5%;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括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为183 万个。中国国际出口带宽继续发展,达到1,182,261.45Mbps
5、 ,半年增长率为 7.6%。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实践报告报告题目2 二、对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评价1、信息设施资源建设稳步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但互联网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鸿沟依然存在。2011年,我国基础网络资源和国际带宽服务基础资源不断增长,城乡宽带接入网络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促进了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已居全球第一,宽带普及率接近 100% ,手机网
6、民规模迅速增长,但增速已有放缓迹象。受经济发展因素、知识发展因素的影响,我国互联网发展呈现出东部快西部慢、城市快乡村慢的特点。 从基础设施建设看, 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互联网宽带接入网络和骨干网络较为完善,互联网普及率较高,未来两三年内将形成成熟的互联网宽带产业;而在西部地区,除成都、重庆等少数几个城市,大部分地区的宽带接入(ADSL)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普及率不高。从域名和网站数的地域分布看,我国华北、华东、华南地区的网站和域名数均远远多于东北、西南、西北的网站和域名数,几乎相差6 倍。这种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数字鸿沟的存在可能将进一步拉大区域经济差距。2、互联网应用水平平稳上升,应用结构变
7、化较大,网络购物发展迅速。2011年上半年,排在前五名的网络应用分别为搜索引擎 (79.6%) , 即时通信 (79.4%) ,网络音乐( 78.7%) ,网络新闻( 74.7%)和博客 / 个人空间( 65.5%) 。增长最快的前三个应用分别是微博( 208.9%) ,团购( 125.0%)和网上支付( 11.7%) 。其中商务应用稳步发展,网络购物发展迅速。截至2011 年 6 月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73 亿,使用率提升至 35.6%, 半年用户增长 7.6%; 团购用户数从 2010年底的 1875万增长至 2011年中的 4220万,半年增长率达到125.0%;网上支付用户
8、数从2010 年底的 1.37 亿增至1.53 亿,半年增加 1607万,用户增长 11.7%;旅行预订用户规模为3686 万人,使用率为 7.6%。3、手机网络应用大幅提升。2011年上半年,手机网民对手机上网应用的使用深度进一步提升,手机上网仍以低流量应用为主。 2011 年上半年,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3G服务发展开始加速,截至 5 月底,全国 3G用户总数达到 7376 万户(含部分 3G上网卡、3G座机) 。相对于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的9.1 亿户, 3G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占比仍然偏低。4、IP 地址资源紧张,危机已现。中国网民数与地址数不成比例是一个特色问题。我国 IPv4
9、 地址数量为 3.32 亿,远远少于网民数量。2011 年 2 月, IANA将最后 5 个 A分配给五大区域地址分配机构 (RIR) ,标志着全球 IPv4 地址总库完全耗尽。 2011年 4 月,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APNIC )宣布亚太地区 IPv4 地址也已经分配完毕, 最后 1 个 A只用于 IPv6 过渡。五大区域地址分配机构(RIR)的分库,将在 2011-2015 年相继耗尽,全球IPv4 地址将真正地枯竭。向IPv6 过渡已是大势所趋,但我们似乎还没有准备好。5、宽带不宽。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10、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实践报告报告题目3 目前在我国, 接入商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利用各种手段扩大用数基数方面,基础设施的更新维护和管理跟不上,造成我国平均上网速度只有857kbps,接入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互联网发达国家。6、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依然严峻随着互联网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不断扩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11 年上半年,我国遇到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达到 2.17 亿,比例为 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到1.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 2022 年中 互联网 发展 现状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