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第八组教学设计 .pdf





《2022年五年级第八组教学设计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五年级第八组教学设计 .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目标1认识 3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 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3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教学准备学生搜集有关德国的民情风俗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访谈录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其中那棵大树还记得是谁吗?对,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
2、家季羡林爷爷。今天,我们要同季爷爷一起去德国,去看看德国的花。(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2出示生字,生齐读,指名读,师注意纠正字音:注意“莞”是个多音字,本课中读 w n,表示地名时读“ gun”,如,广东省的“东莞”;“姹”(ch)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3生指出书写上的疑难字,指导书写生字:暇:与“瑕”区分记忆,偏旁表义锦:与“绵”区分记忆。嫣:右部的上下结构分配要合理。(师可范写)4生写生字,师巡视。5投影仪展示书写,师生评议。6结合预习情况,理解文中疑难词语:房东:出租或出借房屋的人(相对“房客”而言)。莞尔一笑:形容微笑的
3、样子(多指女性)。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姹紫嫣红:嫣:娇艳。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初读课题的时候,同学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谁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为什么要给别人看?)2默读课文,自己在文中找答案。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5 课。(学生齐读课题)二、学文1在初读了课文后,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4、(根据学生的体会,以学定教确定教学的顺序)2生:我明白了德国人把自己养的花给别人看。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语句“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谈谈自己的理解。 (“花的脊梁”只是一些枝干和叶子,并不美观,而花最美丽的部分花朵自己却不能完全欣赏到,那自己岂不是得不偿失吗?可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讨论一下,明白把自己的花给别人看,自己也能看到更多更美的花)3让我们走出房屋,来到街道欣赏美丽的花朵吧!请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课文第 3 自然段,大家边听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教师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朗读)生:我仿佛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鲜花怒放,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五颜六色,千姿百
5、态,美丽极了。生:我仿佛看到在这些奇特房子的窗台上的花连成一串,汇成了一条条花的彩带。我感到逛街成了一种美的享受,真香真美。师:谈得真好,想象丰富,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请接着说生:我仿佛看到主人们正在把一盆盆快枯萎的花搬下阳台,换上一盆盆正在开放的鲜花。生:我仿佛看到各种鲜花争奇斗艳,吸引来了大批的蝴蝶, 围绕着各家各户的窗台翩翩起舞。主人闻着花香,欣赏着蝴蝶翩翩起舞;行人不时驻足观赏,真是“人在街头逛,似在花海中。”生:师:是的,通过想象,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让我们看看课文中的插图, 再通过我们有感情的朗读把这奇丽的景色表现出来吧。(有条件可观看德国街道的图片,感受这奇丽的景色)
6、随机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配乐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然后让全班看插图,能背则背,不能背则读;接着抄写本段中自己喜欢的语句)。4现在,你还会不会为你刚才在屋内没有看到自己种的美丽的花儿而后悔呢?(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明白人人都把自己美丽的花奉献给大家,才能欣赏到如此美丽、奇特的风景。)5随机出示“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1)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的体会。 (每个人都把自己种的花儿展示在窗外,自己也能看到多于自己的更多、更美丽的花。)(2)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明。(如:学生轮流值日打扫教室卫生,每人带课外书到班上建立图书角等等,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
7、人。)(3)再读读这句话,谈谈你明白了什么。(“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 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 为社会尽到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虽然“人人为我”放在前面,但实际上“我为人人”是前提,只有“我为人人”尽到责任和义务,才会实现“人人为我”的美好愿望。)6学到这里, 你觉得德国或德国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街道景色奇丽;德国人懂得为他人无私付出。)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8、- - - - - - - - - 7季羡林再次来到德国,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谈谈你的理解。(德国沿街的奇丽风景没有改变,依然是“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同时,也许作者言下之意还在赞扬德国人民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 这种境界是更令作者欣赏的,也是更“美丽”的。)三、教师总结26、威尼斯的小艇设计理念 : 威尼斯的小艇是马克 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 ,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文章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范例。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上力图体现以生为本、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
9、性化阅读感受 ,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小艇在威尼斯的独特作用,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因此 ,在教学设计时 ,我把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这些特点写具体,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通过对重点段的朗读、想像、班级讨论交流,并设计多种学习方法,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突破重、难点教学。教学前的准备 :让学生读通课文 ,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弄懂生字词的意思,上网查找有关小艇的资料。教学中的安排 : 首先,通过画面初步感知威尼斯及小艇。使学生对威尼斯有大致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理解 “ 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的含义。接着 ,以“ 作者为什么要选小艇写 ” 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
10、问题读全文 ,理清脉络。然后 ,精读这三个重点段落 ,落实训练点。1.学习课文第 2、3 自然段 ,引导学生通过默读、画批、朗读、等具有层递性的训练,自读领悟作者抓住了小艇的哪些特点写;接着利用电脑演示 ,体会作者运用比喻表现特点的独到之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从中欣赏作者描绘的精彩。2.教学课文第 4自然段时 ,给学生时间自学 ,并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 ,动手设计一个提纲或表格 ,来表现船夫高超的技术。培养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这段的过程中 ,还穿插介绍了威尼斯的着名景点。3.教学课文第5、6 自然段 “ 小艇作用大 ” 部分,让学生自由读 ,再从欣赏的角度 ,观看图片 ,让学生体会威尼
11、斯月夜的“ 静”,之后再追本求源 ,引导联系上下文思考这“ 静” 与小艇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悟出 :作者通过描绘威尼斯月夜的“ 静”,是为了突出小艇与威尼斯的关系密切,衬托出小艇作用大这一特点。最后总结课文,并让学生把训练点向课外迁移。详细教案教学目标 : 1. 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领会“ 抓住事物的特点写 ” 的方法。2.学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 ,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以及文章语言美的感染 ,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语句的意思教学难点 :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把事物写具体的。名师资料总结 - -
12、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 教具准备 :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 一 、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 师:同学们 ,初读了课文 ,你对威尼斯有哪些了解?威尼斯是一座水上城市,在意大利的东北部 ,是世界着名的旅游城市,那里风光独特 ,充满异国情调 ,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课件展示威尼斯的图片。) 点评 :通过图片 ,观赏异国风光 ,拉近了理解的时空。虽只有很短暂的时间,但却整体地了解了这 “ 水上城市 ” 的地理风貌。为下文
13、的学习,打下感性理解的基础。师:游览了威尼斯 ,你都看见了什么 ? 二 、深入学习 ,体会重点。师:这些景物美国大作家马克 吐温也都曾见过 ,他就是本文的作者。但他为什么在众多景物中只选小艇来写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己读课文。(板书:重要的交通工具 ) 点评:在理解作者为什么选小艇来写的过程中,引发对课文内容全面的认识。师:文章第一段写 “ 小艇等于街头的汽车 ”,你知道在威尼斯街道指的是什么吗?威尼斯市内没有马路 ,没有街道 ,也没有汽车和自行车,因此,小艇成了那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人们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小艇,可见,小艇的作用很大。 (板书:作用大 ) 过渡:小艇什么样呢 ?请你默读课文第
14、一自然段,边读边画 ,那些词写出了小艇的特点?引导理解学生词语 :窄、深、翘、轻快、灵活、新月,练习朗读句子 ,使学生感悟小艇的样子奇特。 (板书:样子奇特、长、窄、深、翘) 点评:根据目标 ,启发学生理解作者观察怎么细致,描述的语句怎么精彩。 师:文中还用了三个比喻句 ,把小艇各比做什么 ? 比作独木舟 ,写出小艇长、窄、深的特点; 比作新月 ,写出了小艇两头翘起的特点; 比作水蛇 ,写出了小艇行动轻快的特点。指导朗读。点评 :使学生不仅理解比喻的精彩,还认识到作者多种的比喻是来自于多方面的观察。过渡 :小艇这样轻快 ,灵活,此时此刻 ,我们要是能亲自坐坐该多好啊!坐在小艇里是什么感觉呢 ?
15、 师:我们坐在小艇里 ,要想到出去看一看 ,最需要什么人呢 ?刚才通过我们读课文 ,你觉得船夫的驾驶技术怎么样?(板书:驾驶技术特别好 ) 师:文章是怎样把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写具体的呢?我们采用自学的方式学习这一段。看学习提示。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 ,画出重点句。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画出句子 ,读一读 ,谈谈你的理解。3、小组内交流。可采用列表、讨论、对比等方式学习。全班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并朗读课文。体会 “ 船夫的技术特别好 “ 表现在 :在船只很多 ,速度很快的情况下 ,船夫能操纵自如;在拥挤的情况下 ,船夫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
16、退。点评:通过表格设计、讨论评议 ,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是通过细致的观察,并具体写出 “ 船夫的技术特别好 ” 这个特点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 师描述 :小艇时而快时而慢 ,快时犹如一支轻灵的燕子掠着水面,飞速向前 ;慢时则悠然的荡漾在碧波上 ,让我们尽情欣赏着异国的风光。出图片介绍威尼斯 :叹息桥、里亚托桥、圣马可广场、圣马可教堂点评 :适当的资料补充 ,使学生更加了解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体会小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五年级第八组教学设计 2022 年级 第八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