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区域规划-第五章精品课件.ppt





《最新区域规划-第五章精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区域规划-第五章精品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域规划区域规划-第五章第五章2 第一讲 区域发展规划概述 第二讲 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讲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四讲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五讲 区域产业结构 第六讲 区域产业空间布局9 (5 5)结构性效益)结构性效益 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是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归宿。的归宿。 一般而言,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越高,则结构性效益较一般而言,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越高,则结构性效益较好。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原因。好。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追求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原因。10(1)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生产和生活资料部
2、门。(2)农轻重三大部门,计划时期。(3)霍夫曼分类,消费资料、资本资料和其他产业。(4)按照分工顺序,三次产业。(5)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6)功能,主导产业、关联产业(配合和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产业、潜导产业。(7)区域分工要求,区域专门化产业,辅助配套产业和非专门化产业。111 1区域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区域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社会总产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社会总产值是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邮电业和商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总值,这个层次,和商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总值,这个层次,主要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中,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主要
3、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中,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比例关系的协调性。非农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比例关系的协调性。非农产业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区域工业化的进的吸收能力,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区域工业化的进程和已有的工业化水平。程和已有的工业化水平。122 2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主要弄清除三大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农业主要弄清除三大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农业与非农业的关系、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与服与非农业的关系、工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与服务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区域产业结构所处的务业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区域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阶段。13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农业。产品直
4、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主要是有生命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即传统的农业部门。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其中工业包括采掘工业(采矿、晒盐、森林采伐等);制造业(对农产品、采掘品的加工、再加工);电力、自来水、煤气的生产和供应;对工业的修理、翻新。建筑业包括房屋、构筑物建造和设备安装等。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总体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包括邮电通信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商业、科学技术、文教卫生以及其他公用事业等部门,即为生产和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 143 3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这个层
5、次,主要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中,农业资源和地方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平,反映出农业对工业的支撑能力以及重工业对农业、轻工业的渗透能力。154 4农业行业结构分析农业行业结构分析 种植业种植业 经济作物经济作物 麦类麦类 早稻早稻 畜牧业畜牧业 饲料作物饲料作物 豆类豆类 晚稻晚稻大农业大农业 粮食作物粮食作物 稻谷稻谷 林业林业 油料作物油料作物 薯类薯类 渔业渔业 蔬菜、瓜果蔬菜、瓜果 小杂粮类小杂粮类165 5工业结构分析工业结构分析工业按所有制划分,可分为乡镇工业、地方工业、国工业按所有制划分,可分为乡镇工业、地方工业、国有工业、私营工业、有工业、私营工业、“三资三资”工业工业 工业
6、也可以划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工业也可以划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176 6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181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产业的比较优势度(1)比较成本:)比较成本:211ccB B1 :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产品的比较成本;C1 :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产品的销售成本;C2 :较高层次区域同行业同产品的销售成本;B1 1,这个行业的成本高于高层次区域的平均水平,不具备比较优势。B1 1,研究区域这一行业的该产品的成本低于高层次区域的平均值,则这个行业的该产品具有比较优势。19
7、(2)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上升率:212LLB B2 :研究区域某行业某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上升率;L1 :研究区域某行业同一时期内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L2 :较高层次区域同行业同一时期的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B2 1,研究区域这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较高层次区域的平均水平,具备比较优势。B1 1,研究区域这一行业不具备比较优势。202.2.产业专门化率产业专门化率 Z=Z=(g g1 1/g/g2 2)()(Q Q1 1/Q/Q2 2) g1和g2:研究区域某产业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同产业的净产值; Q1和Q2: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全部产业净产值; Z:研究区域产业专门
8、化率。Z Z 1 1,该产业是区域的专门化部门。Z Z 1 1,它不是区域的专门化部门。213.3.区位商区位商 Q=Q=(j j1 1/j/j2 2)()(b b1 1/b/b2 2) j1和j2: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某同一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 b1和b2:研究区域及其较高层次区域就业人数; Q:研究区域某一产业部门的区位商。Q Q 1 1,是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和产品输出部门。Q Q 1 1,它不是区域的专门化部门。 一个区域是否形成了主导产业,衡量指标就是一个区域是否形成了主导产业,衡量指标就是产业专门化率和区位商,二者只是反映问题的产业专门化率和区位商,二者只是反映问题的角度不同。角度
9、不同。2223(1)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库茨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西蒙.库茨涅兹(Simon Kuznets),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各国的经济增长) 结论结论在整个工业化时期,产业结构的转换就表现为第一产业创造财富和吸收就业的份额逐渐转移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工业化中前期工业化中前期,第二产业第二产业逐渐成为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而第三产业则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后期,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创造财富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则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既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在工业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的发展是相辅
10、相成的。24 1.配第克拉克定律是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在计算了20个国家的各部门劳动投入和总产出的时间序列数据之后,得出的重要结论。 产业结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律”表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25 2.库茨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库茨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发现配第克拉克定律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但后半部分则呈现不同情况,具体来说,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会上升,但
11、就业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正好相反,就业比重会上升,但产值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26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弹性系数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第一产业收入弹性系数的下降必然带来第二、第三产业收入弹性系数的上升。如何判断这种转向?如何判断这种转向? 一般认为,当人们进入温饱型生活以后,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收入弹性开始大幅度上升。 恩格尔(Engel)系数:食物支出与消费品支出的比值。联合国颁布的恩格尔系数分级:联合国颁布的恩格尔系数分级: 最富裕(20%以下),富裕(20-4
12、0%),小康(40-50%),温饱(50-59%),绝对贫困(59%以上)27 三次产业对技术进步的感应完全不同,决定着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功能和地位的变化。 农业农业技术进步比工业难,投资存在报酬递减规律,但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始终存在。 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的基本特征,技术进步对第二产业影响巨大,第二产业成为工业化过程中对GDP贡献最大的产业。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始终具有劳动密集型特性,技术进步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不如第二产业明显,对GDP贡献不如第二产业。28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期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1 1)代表性理论之一:代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区域规划 第五 精品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