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共66张PPT).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共66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3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共66张PPT).pptx(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人教版) 专题三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小专题1:分配制度与收入调节小专题2:财政收支与财政作用小专题3:税收调节与经济运行五五 年年 考考 情情高频考高频考点点5 5年考情年考情频次频次备考建议备考建议财政及财政及其作用其作用20182018全国全国卷,卷,3838、20172017全国全国卷,卷,161620162016全国全国卷,卷,1616、20152015全国全国卷,卷,38(2)38(2)、20142014全国全国卷,卷,16165 5年年6 6考考把握重点知识:维护社会公把握重点知识: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财政的作用和税平的措施、财政的作用和税收的作用收的
2、作用关注焦点问题:精准扶贫、关注焦点问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家财政资金使精准脱贫;国家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国家税收政策的调用方向;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等整等强化常考题型:措施建议类强化常考题型:措施建议类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征税征税与纳税与纳税20182018全国全国卷,卷,13135 5年年1 1考考知识构建知识构建专题知识构建个人收入分配分配制度公平的维护专题知识构建收入与分配国家收入的分配专题提升突破专题提升突破小专题1分配制度与收入调节真题研析高考命题探究1.20181.2018海南卷海南卷 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
3、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 )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A.A.B.B.C.C.D.D. 答案答案 D 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公有制经济中工人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本题考查收入分配方式。公有制经济中工人工资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非
4、公有非公有制经济中工人工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制经济中工人工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排除。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排除。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津贴收入属于按劳分配, ,按股分红、按技术要素分配等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股分红、按技术要素分配等都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排除。工程排除。工程师依靠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师依靠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故正确。农民土地转让收入属于按生产要故正确。农民土地转让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素分配所得, ,故正确。故正确。D依据范围依据范围( (所有制所有制) )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
5、有制经济范围内。公有制经济中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公有制经济中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 ,另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另有按生产要素分配、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依据分依据分配尺度配尺度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是劳动所得( (公有制中属于按劳分配公有制中属于按劳分配, ,非公有制中属于非公有制中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凭借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是非劳动收入凭借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获得的收入是非劳动收入依据表依据表现形式现形式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工资、奖金等是劳动收入; ;利息、股息、红利等是凭借资本要
6、素获得的收入利息、股息、红利等是凭借资本要素获得的收入; ;土地、房屋租金收入是非劳动收入土地、房屋租金收入是非劳动收入依据所依据所处阶段处阶段按劳分配一般存在于初次分配中按劳分配一般存在于初次分配中, ,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再分配中的社会保障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均不属于按劳分配均不属于按劳分配(3)(3)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判定分配方式判定分配方式(3)(3)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 “三看法三看法”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一看分配的领域一看分配的领域: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它的物
7、质生产领域进行的的, ,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再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二看分配的主体二看分配的主体: :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初次分配的主体主要是企业, ,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再分配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三看分配的方式三看分配的方式: :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初次分配主要是对企业职工工资的调整, ,再分配主要是再分配主要是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调整等方式进行。专题提升 1.我国调节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理理论论依依据据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质本质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是
8、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体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容易导致贫富两极分化容易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需要国家加强宏观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调控现现实实意意义义效率与公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分配与消费分配与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 ,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 ,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提升整个社会的消费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9、济的根本目标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维护社会公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 维护社会公平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维护社会公平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者的劳动者的积极性积极性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有利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推动生产发推动生产发展展, ,提高经济效率提高经济效率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具体措施根本措施根本措施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生产力、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发展
10、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制度保证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初次分配 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 ,着重保护劳动所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 ,鼓励勤劳守法致富。鼓励勤劳守法致富。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高同步再分配再分配促进收入分配格局更合理、更有序促进收入分配格局
11、更合理、更有序,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增加低收入者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的职能政府要履行好再分配调节的职能, ,加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税政策财税政策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 ,促进教育公促进教育公平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缩小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
12、差距。 调节财政收支关系调节财政收支关系, ,坚持公平原则坚持公平原则, ,加大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力度。加大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力度。实施结构性减税实施结构性减税, ,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预测押题 预测一收入分配调节与生产发展1.1.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进,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强, ,唯创新者胜。国家将更注重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唯创新者胜。国家将更注重对科研人员的长期激励, ,薪酬向高强薪酬向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业绩的科研人员倾斜。经单位同意度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业绩的科研人员倾斜。经单位同意, ,科研人员还可以到企业和科研人员还可以到企
13、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兼职并取得合法报酬, ,甚至可以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等创甚至可以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创业活动。此项制度改革旨在新创业活动。此项制度改革旨在 ( () )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 ,缩小收入差距缩小收入差距 维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科研人员合法权益, ,提高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积极性彰显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彰显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提高科研人员的收入水平A.A. B. B. C. C.D.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14、收入分配调节与生产发展。允许科研人员通过兼职获得合法报酬本题考查收入分配调节与生产发展。允许科研人员通过兼职获得合法报酬, ,兼职收入兼职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且此项制度改革目的也不在于缩小收入差距且此项制度改革目的也不在于缩小收入差距, ,排除。材料体现了分排除。材料体现了分配制度的调整配制度的调整, ,没有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没有涉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排除。拓宽科研人员收入渠道排除。拓宽科研人员收入渠道, ,提高科研人员提高科研人员收入收入, ,可以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可以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 ,故正确。薪酬向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故正确
15、。薪酬向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和作出突出业绩的科研人员倾斜业绩的科研人员倾斜, ,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故正确。故正确。B预测二收入调节与社会公平2.2.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分配率是指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GDP的比例的比例, ,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是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要指标。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的分配率一般在54%65%54%65%之间之间, ,而我国的分配率则相对较低。而我国的分配率则相对较低。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下列有利于提高我国分配率的是( (
16、) )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力度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支出的力度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A.A.B.B.C.C.D.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措施。由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措施。由材料可知, ,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GDP比重过低比重过低, ,所以必须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所以必须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故正确。属于再分配的举措故正确。属于再分配的举措, ,故排故排除。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除。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会加重居民
17、纳税负担会加重居民纳税负担, ,不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占不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占GDPGDP的比重的比重, ,排除。排除。A3.3.据不完全统计据不完全统计, ,截至截至20182018年年3 3月月,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有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有4 4亿多人亿多人, ,位居世界第一位居世界第一, ,这为中这为中国培育自己的市场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环境和条件。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对我国经济影响国培育自己的市场创造了越来越好的环境和条件。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对我国经济影响的传导路径是的传导路径是( () )A.A.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差距提高消费水平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拉动经济增长B.
18、B.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高收入者减少高收入者减少实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经济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稳定C.C.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消费需求升级消费需求升级倒逼供给侧改革倒逼供给侧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转型升级D.D.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按劳分配人数增多按劳分配人数增多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经济效率提高经济效率提高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中等收入群体扩大, ,不会扩大收入差距不会扩大收入差距, ,排除排除A A。中等。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收入群体扩大, ,并不意味着高收入者减少并不意味着高收入者减少
19、, ,排除排除B B。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拓宽居民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必须拓宽居民收入来源入来源, ,排除排除D D。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可以缩小收入差距可以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 ,促进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发展,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C C。C小专题2财政收支与财政作用 真题研析1.2018全国卷 近三年来,某国财政赤字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如下表所示。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该国可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 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压缩政府开支A. B.C.D.年份年份指标指标20152015年年20162016年年
20、20172017年年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率3%3%4.2%4.2%6.7%6.7%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5%5%7.5%7.5%13%13%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宏观调控、财政收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宏观调控、财政收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该国的财政赤字率在增加该国的财政赤字率在增加, ,通货膨胀率也通货膨胀率也比较高比较高, ,因此因此, ,需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减少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开支
21、, ,同时同时, ,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央行在市场上出售债券债券, ,有助于回笼资金有助于回笼资金, ,降低通货膨胀率降低通货膨胀率, ,故正确故正确; ;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 ,属于扩张性货属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币政策, ,故不符合题意。故选故不符合题意。故选D D。D经济形势经济形势相关政策相关政策实施主体实施主体具体内容具体内容经济过热、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物价上涨紧缩性的紧缩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国家国家减少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支出, ,增加税收增加税收从紧的货从紧的货币政策币政策银行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经济过冷、经济过冷、物价下降物价
22、下降扩张性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国家国家加大财政支出加大财政支出, ,减少税收减少税收适度从宽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的货币政策银行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银行存贷款利率(3)(3)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运用2.2018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材料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材料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国家实施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等内容的降税减负政策。截至税减负政策。截至20172017
23、年底累计减税超过年底累计减税超过2 2万亿元。万亿元。20182018年年3 3月月, ,国务院国务院政政府工作报告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明确提出, ,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要进一步为企业降税减负, ,全年要再减税全年要再减税80008000亿元。亿元。近两年近两年, ,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国家在为企业降税减负的同时, ,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财政收入继续稳定增长。20162016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年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4.8%,20174.8%,2017年比上年增长年比上年增长7.4%(7.4%(同口径同口径) )。 (2) (2)结合材料结合材料, ,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
24、经济联系。分析企业税负降低与财政收入增长之间的经济联系。 解析解析 本题第本题第(1)(1)问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问考查学生从题目中获取经济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对图的分析难度较大。对图的分析, ,要先从标题开始要先从标题开始, ,该图的标题为该图的标题为“2013201720132017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因此因此学生需要紧紧抓住学生需要紧紧抓住“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和和“税收收入税收收入”这两个关键词。从材料的柱状图中可这两个关键词。从材料的柱状图中可以看出两点以看出两点: :一是近一是近5 5年全国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都是逐年上升
25、的年全国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都是逐年上升的; ;二是结合教材所学二是结合教材所学财政的相关知识财政的相关知识, ,回答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回答税收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从材料中的数据也可以看出从材料中的数据也可以看出, ,近近5 5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年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答案答案 (1) (1)近近5 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均逐年增长,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绝大比重。 解析解析 第第(2)(2)问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设问可知问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的相关知识。分析设问可知, ,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政治 二轮 专题 复习 课件 收入 分配 社会 公平 66 PPT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