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压力容器安全技术pptppt课件.ppt
《最新压力容器安全技术ppt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压力容器安全技术pptppt课件.ppt(2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管理 2n压力容器的界定是: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0C液体的气瓶、氧舱等。n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可以认为这个规定是对压力容器作出的最权威的定义,只要符合上述规定的容器即为压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法规体系及
2、与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 9 n游乐园管理规定n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n四、规范性文件:以国家质检总局文件发布的办法、规程、规则。分为综合类、管理类、技术检验类n综合类综合类主要有:n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有机热载体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n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法规体系及 与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 10 n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n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n管理类管理类主要有:n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n进口锅炉压力容器安全质量许可制度实施办法n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章程n锅炉压力容器检验
3、机构资格认可规则n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单位监督考核办法n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核规则n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法规体系及 与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 11n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n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办法n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钢印管理规则n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n锅炉化学清洗规则n压力容器设计资格管理与监督规则n压力容器制造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n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n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证与管理办法n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与管理办法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法规体系及 与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 12n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
4、册与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评审机构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n压力管道元件制造单位安全注册与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评审人员考核注册与管理办法n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机构资格认可与管理办法n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n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n锅炉司炉工人安全技术考核规则n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考核管理规则 n技术检验类技术检验类主要有:n锅炉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法规体系及 与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 13n锅炉定期检验规则n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n压力容器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n气瓶产品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n医用氧舱检验规则n电梯监督检验规则n施工升降机监督检验规则n厂内
5、机动车辆监督检验规则n游乐设施监督检验规则n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规则n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 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法规体系及 与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 14n五、技术标准、技术规定:五、技术标准、技术规定:n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形式发布的一些技术规定。如GB150、GB151等等 。n 作为特种设备的压力容器,其安全运行必须以严格有效的法律责任制度作为依托。因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包括政府、企业和检验检测机构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度。n1、特种设备法律责任的概念、特种设备法律责任的概念n条例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6、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等应依法履行义务和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违反条例禁止性规定按其性质分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法规体系及 与压力容器相关的法律法规 15n2、特种设备法律责任的种类、特种设备法律责任的种类n、政府监管部门的法律责任。n、生产、使用单位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n生产单位未经许可擅自从事特种设备设计、制造等;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违反规定的安全义务;发生重大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时,使用单位主要负责人不立即组织抢救,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逃匿,或者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拖延不报;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规操作或者发现不安全因素未及时报告的法律责任。n、检验检测
7、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的法律责任。、依法追究刑事法律责任。根据刑法可追究n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等刑事责任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16n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n(一)(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n 在总结50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工业化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成功经验,为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2003年2月19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03年6月1日起施行。n1、条例条例的主要内容的主要
8、内容n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共七章九十一条。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17n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共9条。明确了条例的立法宗旨、特种设备的定义及其目录的制定、适应范围;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的管理体制;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的安全责任;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接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法进行的安全监察管理;检验检测机构的职责和法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职责等。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
9、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18n第二章第二章 特种设备的生产。共13条。规定了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应履行的义务;设立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等行政许可事项;规定了气瓶充装许可;明确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文件的提供;提出了特种设备安装告知义务;明确了电梯安装、改造、维修与制造的关系;规定了特种设备制造、安装、监督检验要求。n第三章第三章 特种设备的使用。共19条。规定了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义务。n第四章第四章 检验检测。共9条。规定了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工作和检验检测机构的具体要求。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19n第五章第五章 监督检查。
10、共13条。主要规定了两方面内容。一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施安全监察中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二是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处理规定。n第六章第六章 法律责任。共24条。主要规定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不履行法定义务、违反禁止性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和检验检测人员不履行法定义务违反禁止性规定等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n第七章第七章 附则。共4条。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20 n2、制定、制定条例条例的立法原则的立法原则n一是安全至上原则一是安全至上原则。n以预防为主,事先控制,强化监管和行政许可
11、措施,n二是企业负责原则二是企业负责原则。n企业是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其法律责任n三是权责一致原则三是权责一致原则。n设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职责和权限。n四是统一监管原则四是统一监管原则。n统一进口特种设备和国内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制度n五是综合治理原则五是综合治理原则。n发挥全社会的力量,综合治理、严格监督。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21 n3、条例条例所调整的特种设备范围所调整的特种设备范围n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同时也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
12、装置和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对其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等安全监察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n 厂(场)内机动车辆和防爆电器的安全监察不在条例调整的范围之内,由部门规章和国务院确定的职能部门进行监督管理。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22n4、条例条例确立了两大安全监察制度确立了两大安全监察制度n“一大一大”是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n生产必须经许可,使用必须经登记,作业人员必须取得作业证书。n“二大二大”是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包括:、检验制度。制造、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实行监督检验;使用进行定期检验;、执行检查制度。执法
13、检查,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事故处理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 、监察责任制度。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检验检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23n5、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安全义务、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的安全义务n特种设备的生产是指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五个环节。并均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并经国家质检总局许可,方可从事。制造过程,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验方可出厂。n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
14、交付使用。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具备规定的条件,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n6、特种设备使用者的安全义务、特种设备使用者的安全义务nA、投用前后30天内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使用登记。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24nB、应使用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nC、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记录与设备安全有关的内容。nD、作业人员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殊性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应作业或者管理工作。n7、检验检测机构应具备的条件、检验检测机构应具备的条件n
15、A、检测机构经国家质检总局核准,检验检测人员应当经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考核合格,并取得相应证书。nB、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严格依法进行检验检测工作,并对其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25n注: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经检验检测人员签字后,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签署。 n(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立法介绍(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立法介绍n特种设备安全是公共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有专门法律及其配套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安全技术规范、引用标准,并形成了协调一致、系统完整的法规标准体系。n 我国与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n 1、没
16、有专项法律。最高层次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虽明确了各个方面的法律责任,确立了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但对特种设备材料、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使用的监督未予明确,对事故处理的规定尚不明确,三、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立法介绍和立法介绍 26n且没有体现鼓励保险的政策。n2、部门规章尚不健全。n条例配套的部门规章至少应由19件组成,目前仅有6件。n3、作为法规标准体系统核心的安全技术规范缺口太大,很多处于空白。条例和部门规章配套的安全技术规范至少应由355个组成(其中管理类80个,技术类275个),目前只有64个,缺口达291个。n4、作为安全技术规范技术基础的引用标准还不完善。n提升法
17、律规范的修订水平,扩大我国法规规范的社会影响和国际认可度,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 27n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n使用管理的工作要点为“三落实”、“两有证”、“正确使用”和“精心维修保养”。n(一)、(一)、“三落实三落实”就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n国务院302号令颁发了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和特种设备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并建立各级责任制。n(二)、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各项管理制
18、度及(二)、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操作规程n(1)落实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是使用安全管理的前提,设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并进行经常性检查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 28 n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发现问题应当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有关负责人。n(2)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n基本工作管理制度。包括特种设备的选购、验收、安装、调试、使用登记、备件管理、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技术档案管理和统计报告等制度。n使用过程中的管理制度。如安全检查、维护保养、检验、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维修、保养、改造、事故报告及接受国家
19、安全监察等制度。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 29n操作规程。主要包括工艺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n3、落实定期检查、落实定期检查A、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安排定期检验计划B、主动与检验单位落实检验时间和检验有关的工作要求C、尽量做到按计划的检验时间停车检验;D、检验后,应针对特种设备技术状况和检验单位出具的检验报告,及时采取技术处理或改造更新等措施。n(二)、(二)、“两有证两有证”n1、设备凭证(合格标志)使用、设备凭证(合格标志)使用n投入使用前/后30日内,办理使用登记手续。n2、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四、特种设备使用的安全管理四、特种设备使
20、用的安全管理 30 n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指:操作人员和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考取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从事作业或管理(三)、正确使用(三)、正确使用nA、是正确确定使用条件,nB、是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nC、是合理选用安全保护装置,nD、是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禁违章作业。n(四)、精心维修保养(四)、精心维修保养 n 至少每月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至少每月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要定期校验、检修,并作记录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要定期校验、检修,并作记录五、五、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 3
21、1n五、五、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简单压力容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器安全技术规程n两个规程的不同在于“ 简单”和“监察”这四个字上。n1、适用范围上区别:n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适用范围:设计压力小于或者等于1.6MPa, 容积小于或者等于1000L, 且工作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 并且小于或者等于1000MPaL 介质:为空气、氮气和医用蒸馏水发生而成的水蒸汽;温度:设计温度大于或者等于 200C,最高工作温度小于或者等于1500C的压力容器。非直接火焰的焊接容器。包括与其相连的各种连接件;五、五、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
22、监察规程、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 32n2、使用管理上的区别n简单压力容器:不需要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在推荐使用寿命内,不需要按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进行定期检验;n事故处理仍按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的要求进行报告和处理。n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n(一)压力容器基本知识(一)压力容器基本知识n1、基本概念n(1)压力容器的定义n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界定,盛装气体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 33n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
23、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 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0C液体的气瓶、氧舱等。n包括其附属的安全阀、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n(2)对压力容器的基本要求n在使用上:安全可靠、容易制造安装、结构先进、维修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 34方便、经济合理n在技术上,至少应保证以下5项性能:强度:
24、抵抗破裂或过量塑性变形的能力。刚度:在限定载荷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稳定性:保持其几何形状不发生突然改变的性能。耐久性:一般的设计寿命为10年,重要的按20年设计密封性:可拆连接处和各种母材和焊缝的致密程度。n2 . 压力容器的分类压力容器的分类n(1)一般性分类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 35按材质分类 按制造方法分类按壳体承压方式分类 按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类按壁厚分类(外径与内径之比1.2为界)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类: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 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
25、代号B)。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 36n(2)综合分类n普通固定式压力容器超高压压力容器 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类压力容器 医用氧舱类压力容器n(3)管理上分类第三类压力容器(类):第二类压力容器(类):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六、压力容器基本知识和基础标准化管理 37第一类压力容器(类):简单压力容器:2007年1月24日颁布了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3、基本结构、基本结构n(1)典型压力容器结构主要由筒身、封头、法兰、支座以及接管座等部件构成见书示意图。现代压力容器主要是通过焊接的方法制造采用的一种双面焊焊接结构形式。见书示意图。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压力容器 安全技术 ppt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