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





《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言默戒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时,掌管。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或旦而不鸣 或:-皆足取
2、祸也 取:_ 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翻译: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目不见睫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释】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
3、.楚庄王欲伐越 B.此智之如目也 齐师伐我 其家甚智其子C.王之伐越,何也 D.庄王乃止 无丝竹之乱耳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自见之谓明。翻译: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大鼠 蒲松龄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
4、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阖(h):关闭。 逡(qn)巡:从容,不慌不忙。 啻(ch):仅;止。 龁(h):咬。 1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猫 蹲 良 久 鼠 逡 巡 自 穴 中 出 见 猫 怒 奔 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 ) 适异国来贡狮猫 (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 ) 既而鼠跳掷渐迟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翻译: 4. 以
5、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 )(3分)A釜底抽薪 B走为上计 C欲擒故纵 D调虎离山 E声东击西 地震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呜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节选自聊斋志
6、异)【注释】戌刻:下午七时至九时。稷下:地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1.下列加点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余适客稷下(恰好) B.各疾趋出(迅速)C.并忘其末衣也(衣服) D.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改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墙倾屋塌之声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众骇异,不解其故 并忘其未衣也C.视街上,则男女裸聚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仆而复起 学而时习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句子:此真非常之奇变也。翻译: 4.“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一句表现了地震时人们怎样的情状?对这种情状你是怎样理
7、解和评价的?(2分)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简子之子,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长日伯鲁,幼日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置后选立继承人。二简两片竹简。识(zhl)记住。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于舅家见之 B以授二子 以彰其咎 C问其
8、简 其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而奏之 人不知而不愠2文意理解。(4分)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2分)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2分)水仙 (清) 李渔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腊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