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doc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大学物理(下)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振 动 学 基 础知识点:1 简谐振动方程振幅A:取决于振动的能量(初始条件)。角频率w: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初相位f:取决于初始时刻的选择。2 振动相位wt+f:表示振动物体在t时刻的运动状态。f:初相位,即t=0时刻的相位。3 简谐振动的运动微分方程弹性力或准弹性力 角频率:, A与f由初始条件决定:4 简谐振动能量5 同一直线上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合振幅: 同相: , 反相: ,重点:1 简谐振动的特点,以及简谐振动方程中各物理量振幅A,角频率w,初相位f,相位(wt+f)的意义;2 简谐振动的旋转
2、矢量表示法;3 由已知初始条件建立简谐振动方程,以及由已知简谐振动方程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方法;4 在同一直线上两个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规律。难点:1 相位,初始相位的理解和求解;2 建立简谐振动方程, 简谐振动的合成;3 拍和拍频。波 动 学 基 础知识点:1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波源和媒质。通过各质元的弹性联系形成波。2 波的传播是振动相位的传播,沿波的传播方向,各质元振动的相位依次落后。3 波速u,波的周期T及波长l的关系4 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设座标原点O的振动初相位为f)5 波的传播是能量的传播平均能量密度 平均能流密度即波的强度 6 波的干涉干涉现象:几列波叠加时合成强度在
3、空间有一稳定分布的现象。波的相干条件: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干涉加强条件:干涉减弱条件:7 驻波: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波,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传播时形成驻波。波节:振幅恒为零的各点。波腹:振幅最大的各点。相邻两波节之间各点振动相位相同,同一波节两侧半波长范围内,相位相差p,即反相。驻波的波形不前进,能量也不向前传播。只是动能与势能交替地在波腹与波节附近不断地转换。8 半波损失:波从波疏媒质(ru较小)传向波密媒质(ru较大),而在波密媒质面上反射时,反射波的相位有p的突变,称为半波损失,计算波程时要附加+l/2。重点:1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及波传播的物理图像。2 描述波动的物理量:
4、波长、波速、频率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3 相位传播的概念,并利用它写出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理解波形曲线的意义,并能熟练画出。4 已知给定点的振动写出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已知波的表达式写出空间各点的振动表达式;计算A、T、n、l、u及波线上任意两点的相位差。5 波的能量密度、能流、能流密度(即波的强度)等概念。6 波的叠加原理,相干波的条件。干涉现象中加强、减弱条件,并运用来计算合振幅最大、最小的位置。难点:1 波动和振动方程及其曲线的联系和差异2 相位比较法求波动方程3 驻波的概念,驻波形成的条件;波腹、波节的意义及位置;各质元振动相位的关系。4 半波损失的意义。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下 华中科技大学 大学物理 知识点 重点 难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