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复习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事诉讼法复习重点.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社会系统中利益冲突的机制和一种专门性法律活动。主要特征有以下4点:1诉讼是一种“公力救济”的有效方式 2 . 诉讼是一套法定的程序 3 . 诉讼是一个运作过程 4 . 诉讼是一种三元结构系统 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在处理刑事案件的过程中,以实现刑事司法公正,提高刑事诉讼效率,维护社会秩序为直接目标的活动。 特征: 1刑事诉讼是法定国家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 2刑事诉讼中国家权力的动用具有主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 3刑事诉讼是诉讼主体遵循诉讼规则的相互作用过程 4刑事诉讼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进行我国的刑事诉讼,是指国家专门机关在当
2、事人(即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追诉犯罪,解决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活动。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1、保证及时、正确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适用法律、惩罚犯罪。2、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3、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斗争。外国古代弹劾事诉讼:所谓弹劾式诉讼制度,就是个人享有控告犯罪的绝对权利,国家审判机关不主动追究犯罪,而是以居中仲裁者的身份处理刑事案件的诉讼制度。 私人告诉,不告不理。 原告与被告诉讼地位平等。 裁判者在诉讼中处于消极的仲裁地位。相对应的是神示证据制度:神示证据制度,是指法官根据神的启示、借助
3、神的力量来判断证据,确定是非曲直的制度。外国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控告,均依职权主动进行追究和审判的诉讼制度。 1司法机关主动追究犯罪 2实行有罪推定 3刑讯逼供制度化、合法化 4书面审理成为庭审的主要方式相对应的是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种类的证据的证明力大小以及它们的取舍和运用,由法律预先加以规定。法律对证据证明力和运用规则的规定,主要是根据证据的形式,而不是证据的内容外国近现代辩论式诉讼制度: 起诉与审判职能分开,不告不理 实行无罪推定原则,被告人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控诉、辩护、审判三足鼎立,构成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外国近现代自由心证制度:
4、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特征是,法律不预先规定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运用证据的规则。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的大小,争议事实的认定,由法官或陪审员自由判断。法官或陪审员通过对证据的审查判断所形成的内心信念称作“心证”,“心证”达到深信不疑的程度,叫作“确信”。 刑事诉讼结构: 刑事诉讼结构指控诉、辩护和审判三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组合方式和相互关系。 两种类型的诉讼结构 : 当事人主义诉讼,又称对抗制诉讼,基本理念是“正当程序”,强调控、辩双方在诉讼中的主体地位和积极作用,由中立的法院居中裁断他们的争议 职权主义诉讼,基本理论是“实体真实”,强调司法机关依职权主动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法院最终对案件的事实负责
5、 刑事诉讼主体:诉讼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是诉讼成立所必不可少的一方; (2)是相互之间存在持续的诉讼关系。 刑事诉讼主体包括: (1)控诉职能的执行者侦查机关、检察机关、自诉人; (2)辩护职能的承担者被告人; (3)审判职能的承担者法院。 刑事诉讼职能:刑事诉讼职能指根据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主体在刑事诉讼中所承担的特定职责或可以发挥的特定作用。 控诉职能指向法院揭露、证实犯罪并要求法院对被告人确定刑罚权的职能。 辩护职能指向针对犯罪嫌疑或指控进行反驳,说明犯罪嫌疑或指控不存在、不成立,要求宣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从轻、减轻、免除刑罚处罚的职能。 审判职能指通过审理确定被告
6、人是否犯有被指控的罪行和应否处以刑罚以及处以何种刑罚的职能。 刑事诉讼阶段刑事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定顺序进行的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指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体现现代刑事诉讼的目的,决定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并对一国乃至各国刑事诉讼的立法和司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为规范。 (1)集中体现了现代刑事诉讼的目的,决定了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 (2)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而不仅仅适用于某个诉讼阶段 (3)对现代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刑事程序法定原则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在刑事诉讼方面的表现其基本含义包括: 一是立法方面,为了追究犯罪和保障人权,国家应当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
7、公正的刑事程序,对于限制个人基本人权的强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期限、诉讼手段和诉讼规则等,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是执法和司法方面,要求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必须在遵守法定程序的前提下才能动用限制人身自由、损害财产权益等强制性措施、追诉手段和刑罚方法。 具体要求: 国家应当保证刑事程序的法治化参与刑事诉讼的国家机关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确立违法制裁 实行诉讼监督无罪推定指任何人在没有经过法定的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把他看作是无罪的人其基本含义有两个方面:1)如何确定一个法律上无罪的人有罪(2)在法律上无罪的人被定罪之前如何对待他辩护原则指在法律上确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辩
8、护权,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体现和保障这一权利的诉讼原则 辩护原则的主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都有权进行辩护,既可以自行辩护,也可以通过律师或其他人进行辩护 刑事诉讼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以事实为根据指公安司法机关决定提起刑事诉讼、采取具体的诉讼措施以推进刑事诉讼的进程和最终定案处理时,必须以业已查明的案件客观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及在各个诉讼阶段对案件做出最终的结论时,必须严格遵守程序法和组织法等法律关于国家专门机关的职权分配、相互关系以及办案程序的规定,并根据实体法关于犯罪的构成要件、量刑标准、量刑原则等规定做出适当的处理。 以事实根据与以
9、法律为准绳二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依照法定程序取得、经查证属实,用以确定有关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事实特征:客观性指作为案件证据的客观物质痕迹和主观知觉痕迹都是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的客观遗留和客观反映,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相关性指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的实质性联系并对案件事实有证明作用 合法性指一定的事实材料只有符合法律规定才能被采纳成为诉讼证据刑事诉讼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1)物证、书证 (2)证人证言 (3)被害人陈述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5)鉴定结论 (6)勘验、检查笔录 (7)视听资料 物证指以其外部特征、存
10、在场所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事实的实物和痕迹书证指以文字、符号、图画等记载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书面文件或其他物品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根据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根据证据对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作用,可以将证据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根据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关系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辩护 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为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从事实和法律方面反驳控诉,提出有利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证据和理由,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诉
11、讼活动。辩护权 是法律赋予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民主权利辩护职能相对于控诉职能而存在,指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和论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材料和理由,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行使辩护制度是由法律规定的关于辩护权的内容以及行使的程序、原则、方式、保障措施等一整套规则的总称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形:1、盲、聋、哑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2、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3、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指定辩护的例外情况: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应当同意,并宣布延期审理。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辩护律师,合议庭同意的,应当宣布延期审
12、理。 重新开庭后,被告人再次当庭拒绝重新委托的辩护人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律师为其辩护的,合议庭应当分别情形作出处理: (一)被告人是成年人的,可以准许。但被告人不得再另行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也不再另行指定辩护律师,被告人可以自行辩护;(二)被告人具有本解释第三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不予准许。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区别:1、产生根据不同。辩护人参加刑事诉讼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授权或法院指定;代理人是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2、诉讼地位不同。辩护人又独立的诉讼地位,根据自己的意志进行辩护,代理人只能以委托人的意思代理活动。3、适用范围不同。辩护人适用于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13、自诉案件的被告人;人适用于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4、诉讼任务不同辩护人是辩护职能,即反驳控方控诉,论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应减轻处罚或免除刑事责任,代理人为了委托人的合法利益5、权限范围不同。辩护人的权力是法律赋予的,代理人是委托人的授权。6、活动名义不同,辩护人以自己的名义调查取证、提交辩护词,代理人只能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活动。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该案件诉讼活动的一种诉讼行为类 型说 明自行回避指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等具有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时,自行要求回避,
14、主动退出该案的诉讼活动 申请回避指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等具有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他们回避。申请回避权,是法律赋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重要诉讼权利之一,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有义务告之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享有申请回避权,并且不得以任何借口限制、阻碍或剥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该权利的行使 指令回避指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等具有法律规定的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回避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发现后,其有关负责人或组织有权作出决定,令其退出该案的诉讼活动。指令回避是对自行
15、回避和申请回避制度的必要补充 回避理由: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本人或其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 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 司法人员接受某一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某一方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 适用人员:侦查人员 检察人员 审判人员 书记员 翻译人员 鉴定人 勘验人员 执行员 司法警察回避可以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的各个诉讼阶段提出 。有权提出回避申请的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回避的审查和决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
16、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在审判阶段,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应当由法院院长决定,而不是审判长。附带民事诉讼 是指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依法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或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成立条件第一,以刑事诉讼的成立为前提。附带民事诉讼的性质决定了它与刑事诉讼密不可分,即必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又在刑事诉讼中解决。因此,只有刑事诉讼已经进行,才有可能进行附带民事诉讼;如果刑事诉讼不成立,就谈不上附带民事诉讼第二,被害人或国家、集体的
17、物质损失必须是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在这里是指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被指控为犯罪的行为 必须是物质损失 损失事实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之间必须要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向司法机关提出了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是指在刑事诉讼进行过程中,向人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因其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人。 主要是被害人 在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被害人的近亲属 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是指对犯罪行为造成的物质损失依法负有赔偿责任,而被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起诉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的人。 (1)通常为刑事诉讼的被告人(2)其他共同致害人(3)法定代理人或者监护
18、人(4)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5)已死亡刑事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6)其他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一审判决宣告以前没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不得再提起,但可以在刑事判决生效后另行提起民事诉讼。除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先予调节。在第二审案件附带民事部分审理中,第一审原告人增加独立诉讼请求或第一审被告人提起反诉的,可以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立案的条件是指刑事案件成立的法定要件 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认为有犯罪事实;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有犯罪事实包含三层意思 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发生 危害社会的行为已经达到构成犯罪的程度 有证据证明存
19、在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 (涉税案件由公安机关受理)侦查是指法定侦查机关在为证实犯罪和查获犯罪行为人而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强制性措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又称刑事强制措施,是指侦查、检察和审判机关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在一定期限内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法定的强制方法。 补充侦查,是指侦查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于案件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尚有遗漏罪行、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的情形,在
20、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调查,补充证据的一种侦查活动。 取保候审,是指公、检、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其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运用对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依法应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正在怀孕或者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等不宜羁押的 对已被依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认为需要逮捕但证据不足的,而需继续收集证据的 已被逮捕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定的办案期限内不能结案,采用取保候审方法没有社会危险性的 对持有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有效出境
21、证件,可能出境逃避侦查,但不需要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状况,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方法。 (拘留的期限问题:一般为10日以内,特殊情况下为14日,更为特殊情况下为37日。)现行拘留的条件:(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逮捕
22、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在一定期限内依法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强制措施。 条件:1)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发生。 犯罪事实已经发生,证据能够证明其发生。 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而非他人实施的。 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经查证属实。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论是由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还是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决定逮捕,都一律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执行逮捕的时候,必须出示逮捕证。 起
23、诉是指依法享有刑事起诉权的机关或个人,对刑事被告人提出控诉,要求法院予以审判,以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行为。 提起公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依法已经构成犯罪。 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依照法律应当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 检察院对此案具有公诉权,案件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这是主要的程序性起诉条件。 法定不起诉的情况包括:实施的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依照刑法规定,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虽已告诉又撤回告诉的,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其他法律、法令规定免予刑事处罚的。对于法定不起诉的情形,由检察长
24、决定,对于证据不足不起诉和酌定不起诉的有检察委员会决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被告人实施的两个以上的犯罪行为,分别属于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人民法院可以在审理公诉案件时,对自诉案件一并审理自诉案件的调解问题:调解应当在自愿、合法,不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公民利益的前提下进行。调解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刑事自诉案件调解书,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调解没有达成
25、协议或者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判决判决是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处理和决定。裁定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和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区 别 点 判 决 裁 定 适用对象 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 主要解决的是程序问题 适用范围 只限于审判终结(包括第一审、第二审和以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终结时) 较为广泛,包括整个审判和执行程序的全过程 适用方式 必须用书面形式 可以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 上诉、抗诉期限 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 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5日 不公开审理包括: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14岁以上不满
26、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延期审理: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5条规定,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延期审理的时间计入审理期限延期审理和中止审理的区别问题:延期审理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足以影响审判进行的情形时,法庭决定延期审理,待影响审判进行的原因消失后,再行开庭审理。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案件过程中,因发生某种情况影响了案件的正常进
27、行,而决定暂停审理,待其消失后,再行开庭审理。区别:第一,时间不同。延期审理仅适用于法庭审理过程中,而中止审理适用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至作出判决前。第二,原因不同。导致延期审理的原因是诉讼自身出现了障碍,其消失依赖于某种诉讼活动的完成,因此延期审理不能停止法庭审理以外的诉讼活动,而导致中止审理的原因是出现了不能抗拒的情况,其消除与诉讼本身无关,因此,中止审理将暂停一切诉讼活动。第三,再行开庭的可预见性不同。延期审理的案件,再行开庭的时间可以预见,甚至当庭可以决定,但中止审理的案件,再行开庭的时间往往无法预见。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
28、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时,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必要时,可以通知检察人员、辩护人到场上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第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以法定程序提请上级法院重新审理和裁判该案的诉讼权利或活动二审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认为第一审判决或裁定有错误,在法定期限内以法定程序提请上一级法院重新审理或裁判该案的一种诉讼活动。 提起上诉、抗诉的理由、方式和期限: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提起上诉既可以书面提起,也可以口头提起;既可以向原审法院提出,
29、也可以直接上诉到上一级人民法院。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二审特点:1强化审判组织。 2坚持全面审查原则。 3开庭审理为主,书面审理为辅。 4坚持上诉不加刑原则。 5参照第一审程序审理二审对不同案件的处理方式:案件的不同情形 处 理 方 式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抗诉,维持原判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量刑不当应当改判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证据不足 可在查清事实后改判 也可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 违反回避制度 剥夺或限制当事人的
30、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 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这些情形之一,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死刑复核程序是指对死刑判决或裁定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为了纠正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存在的错误,依法提起并对案件进行重新审判的一种特殊诉讼程序。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 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 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 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所谓适用法律上
31、确有错误,主要指生效裁判所依据的法律条文不正确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机关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再审案件,应当依法开庭审理:(一)依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二)依照第二审程序需要对事实或者证据进行审理的;(三)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四)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原审上诉人)加重刑罚的;(五)有其他应当开庭审理情形的。刑事诉讼中的执行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为了实现生效裁判确定的刑罚内容而进行的活动 死刑执行的变更: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7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罪犯正在怀孕。刑事赔偿:又称冤狱赔偿,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错羁、错判,致使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由国家给予其经济赔偿的一项法律制度。刑事赔偿的条件: 刑事赔偿只能由行使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所引起 只有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才能引起刑事赔偿。职权行为的违法与否是决定赔与不赔的重要前提 必须有损害事实 【精品文档】第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