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特征码标签:特征码土方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控制,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土方工程施工工艺1.土方工程施工准备工作1.1查勘现场。摸清场地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河流、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埋设物、管道、电缆线路,地面上障碍物、堆积物以及水电供应等,以便进行土方开挖。1.2清除障碍物。将施工区域内的所有障碍物,如电杆、电线、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树木、沟渠以及旧房屋等进行拆除或进行改线,可利用的建筑物应充分利用。1.3设计排水设施。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或永久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走;或排到低洼处,再用水泵排水;
2、或疏通原有排水洪系统,使场地不积水。1.4做好测量控制。设置区域测量控制网,包括基线和水平基准点,要求避开建筑物、构筑物、机械操作面及土方运输线路,做好轴线桩的测量及校核,进行土方工程量的测量工作。2.土方施工中的技术应用2.1场地平整。2.1.1土方应平衡调配。土方平衡调配的原则主要有挖方与填方基本达到平衡,在挖方的同时进行填方,减少重复倒运。并在施工过程中实施就近调配。2.1.2土方调配的方法。即在场地平面图上先划出挖、填方区的分界线即零线,并在挖、填方区划出若干调配区;计算各调配区的土方量,并标明在调配图上;计算各调配区的平均运距,即挖方调配区土方重心到填方调配区土方重心之间的距离;绘制
3、土方调配图,在图中标明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及平均运距;列出土方量平衡表。2.2施工排水。在土方施工中,做好施工排水工作,保持土体干燥是尤为重要的。施工排水可分为明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两种。明排水法:就是采用截、疏、抽的排水方法。截,是截住水流;疏,是疏干积水;抽,是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在坑底设置集水井,并沿坑底的周围开挖排水沟,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走。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是在基坑开挖前,先在基坑周围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井),利用抽水设备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坑底以下,直到基础工程施工完毕为止。这样,可使基坑始终保持干燥状态,既防止流沙发生,又改善了工作条件。但降水前,应考虑到降水
4、影响范围内的原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可能产生附加沉降、位移,从而引起开裂、倾斜和倒塌,甚至地面塌陷防护措施主要采用以下五种方法:2.2.1轻型井点。就是沿基坑四周将许多直径较小的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井点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此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渗透系数K=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为:单级轻型井点36m,多级轻型井点612m。2.2.2喷射井点。当基坑开挖较深时,宜采用喷射井点,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喷射井点设备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及进水、排水管路组成。喷射井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在内管下端装有与滤管相连的喷射扬水器。当
5、高压水经内外管之间的环形空间由喷嘴喷出时,地下水即被吸入而压出地面。2.2.3电渗井点。电渗井点适用于土壤渗透系数小于0.1m/d,用一般井点不能降低地下水位的含水层,尤其适用于淤泥排水。电渗井点排水的原理,以井点管作负极,以打入的钢筋或钢管作正极,当通以直流电后,土颗粒从负极向正极移动,水则自正极向负极移动而被集中排出。土颗粒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现象,水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渗现象。2.2.4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2050m的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抽水,从而降低地下水位。此法适用土壤渗透系数大(K=20200m/d)地下水量大的土层。2.2.5深井泵井点。如果要求降水深度较大(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方工程 施工工艺 施工 控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