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及长效管理机制措施.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饮水安全及长效管理机制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饮水安全及长效管理机制措施.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农村饮水安全及长效管理机制措施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及村级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完善了水源设施,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对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不到位,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现有管理队伍体制不完善,缺少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及长效管理机制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S27
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150-01 一、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工程建设标准低,建设规模小,并多以村为单位建立,且经多年运行,部分工程损坏严重,影响效益发挥;水利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水量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水质也达不到饮用水安全标准;用水方便程度差,给群 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一)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把材料采购关、
3、设备购置关,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狠抓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水源保护 为全面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扎实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建议由环保局、水利局组织,对已建农村饮用水水源进行实地踏勘,编制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各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建立完善饮用水源污染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和水厂应急“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以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保障
4、饮用水源的安全。 (三)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培育农村供水服务市场,按照工程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用水公约,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以实现对改水工程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在墙上张贴公布,切实做好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类型及特点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类型 (1)通过城镇水厂管网延伸到农村。其特点是农村用水户距城镇水厂较近,居住相对集中,水厂供水规模较大,既对城镇工业、企业、机关等城镇中心供水,又将管网延伸到周边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方式:一是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二是由
5、自来水公司与乡镇分级管理。 (2)以乡镇政府所在地或联村建的分片集中供水工程。此类工程分几种情况: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厂覆盖面大,规模也较大,一般在3 000 t/d以上,水厂供水对象以农村居民为主,也有工业、企业用水,水厂虽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经济效益相对较好,水质水量及运行管理能够保证,可按市场化运作。而在经济中等发达及欠发达的偏远山区,水厂规模一般为5003 000 t/d,当地工业、企业较少,水厂供水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由于农民用水安全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实际用水量很低,水厂经济效益较差。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特点 (1)分布广、规模小、数量多。农村居住分散,特别是偏远山区和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饮水 安全 长效 管理机制 措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