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学校 易门县小街中学 设计教师 马天鹏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原子的结构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的教学内容。是继分子和原子后对物质微观分析的更深入的学习,同时原子的构成又与后面知识点如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化合价与化学式等密切相关,是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基础性的章节,学好这一课题对以后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突破重难点的方法:问题推进法、自主阅读法,以及小组讨论法。二、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2、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预习、查找张青莲教授的事迹简介。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3、(一)创景激趣,明确目标(2-3分钟)【导入】温故知新: 根据“过氧化氢分子分解示意图”回答问题。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分子可以再分为原子,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吗?提出问题:原子很小,原子有没有自身的结构?【投影】原子结构的发现史。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问题】原子是不是简单而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他由哪些部分构成?【展示目标】师生共同确定目标。思考汇报思考聆听思考明确目标以问题为先导,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让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发现历程,从而使学生体会科学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 (二)预习检查,提出问题(2-3分钟)【检查汇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让学生汇报“导学案”上课前预习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子 结构 课时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