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doc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重点总结第一章 总论1. X线的产生条件:电子源、两端有高电压、阳极靶面。2. X线图像的特点: A.X线图像是由从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图像清晰,空间分辨力高 B.X线检查的特点:操作简便、检查速度快、经济3. X线的主要用途: 骨关节疾病的诊断 胸部疾病的诊断、心脏大血管疾病 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泌尿系统的疾病其他,子宫输卵管造影等4. X线的特性:穿透作用、感光作用、荧光效应、电离作用。5. 软X线定义:管电压在40kV以下时所产生的X线能量低,穿透力较弱,故为。6. CR:(计算机X线摄影)是以X线成像板IP作为载体记
2、录X线曝光后形成的信息,再由激光读出信息并经图像后处理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7. DR:(数字X线摄影)是将X线穿过人体后由平板探测器FPD探测的模拟信号直接数字化而形成数字影像的检查技术。8. X线检查技术应用的限度:X线照片是2D影像,组织结构相互重叠。重叠的结构不容易辨别,易漏诊。X线的密度分辨力有限,密度差异较小的组织和器官、病变不容易分辨。造影检查时,少数患者对对比剂有不良反应,有绝对禁忌症。X线有辐射作用,对于剂量过大,或检查频率过多、检查时间长的项目受到严格的控制。第二章 X线检查技术第一节 X线成像质量影响因素1. 构成照片影像的五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失真度
3、2. X线照片影像质量受X线管焦点、X线摄影条件、影像信息探测系统、被照体及图像处理等多个因素的影响。3. 照片的密度: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4. X线照片的特性曲线的组成:足部、直线部、肩部、反转部。5. 最适于人眼观片的照片密度值是1.0左右,一般照片的影像密度值在0.71.5。6. 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是:管电压值、管电流量、摄影距离、探测器和图像处理参数。7. 影像的对比度包括:物体对比度、X线对比度、胶片对比度、光学对比度、人工对比度。8. 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X线的吸收系数、物体厚度和密度。9. 影响光学对比度的因素:X线质、X线量、胶片值、灰雾。10. X线
4、照片密度范围一般是:0.252.011. 照射野:指通过X线管窗口的X线束入射于被检体的曝光面。12. 照射野2cm*2cm时,散射线产生很少。30cm*30cm时散射线达到最大值,严重影响照片质量。13. 除去散射线的方法:抑制其产生(准直器和滤过板)消除已产生的散射线(空气间隙法、滤线栅法)14. 滤线栅法的工作原理:在摄影时,将滤线栅(Grid)置于胶片和肢体之间,焦点至grid的距离与grid的铅条平行,一部分穿过铅条间隙到达胶片,另一部分照射到铅条上而被吸收。被检体发出的散射线因与铅条成角而不能通过铅条间隙,故而大部分被吸收掉,从而降低了胶片上接受的散射线量大大改善了照片的对比度,提
5、高了照片的影像质量。15. 滤线栅定义:是将薄铅条(一般厚0.050.1mm)夹持在易透过X线的填充物(厚约0.150.35mm)中,使其固定在相互平行或形成一定斜率的状态,两面再附加铝板或合成树脂板起支撑和保护作用,成为有一定厚度能吸收散射线的铅栅板。16. X线照片感光效应的影响因素: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和一些固定因素。17. 感光效应:指在X线摄影中,X线经过身体部位不同程度地吸收后,到达X线胶片而使胶片感光的作用。照片密度值是对胶片感光效应的定量记录显示。18. 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变动管电压法固定管电压法自动曝光法对数率法及X线摄影条件规范化第二节 X线摄影基础知识1.
6、 解剖学标准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下肢并拢,足尖及掌心向前,两上肢下垂置于躯干两侧。2. 头颅体表定位线:听眶线:外耳孔上缘与同侧眼眶下缘的连线 听眦线:外耳孔中点与同侧眼外眦的连线3. 颈部体表标志:舌骨-第4颈椎;甲状软骨-第5颈椎;环状软骨-第6颈椎4. 摄影技术操作中呼气与吸气的应用:平静呼吸下屏气:心脏、上臂、肩深吸气后屏气:肺部及膈上肋骨深呼气后屏气:腹部及膈下肋骨位置缓慢连续呼吸:胸骨斜位平静呼吸不屏气:躯干部位5. 拍摄部位厚度超过15cm时要用滤线器。第三节 普通X线检查技术1. 优秀骨骼片的条件:要求对比度好,骨皮质、骨松质、骨髓腔、周围软组织等影像结构清晰,层次分
7、明;关节及其间隙清楚显影;骨、关节及软组织的病变范围、程度及各种X线征象显示清楚。2. 头颅后前位中心线:枕外隆凸3. 头颅侧位中心线:瞳间线垂直台面,中心线对准外耳孔前、上方各2.5cm4. 腰椎前后位中心线:脐上方3cm处,通过第3腰椎5. 腰椎侧位中心线:第3腰椎棘突前方约8cm处,通过第3腰椎6. 手后前位中心线:第3掌骨头(第3掌骨远端)7. 手后前斜位中心线:第3掌骨头与探测器垂直8. 腕关节后前位中心线: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9. 腕关节侧位中心线:桡骨茎突10. 肘关节前后位中心线:肘关节中心(内外上髁连线中点)11. 肘关节侧位中心线:肱骨外侧髁12. 肩关节中心线:喙突水平入射
8、13. 踝关节中心线:内踝上1cm处14. 足部前后位中心线:对准第3跖骨基底部15. 足部内斜位中心线:第3跖骨基底部入射16. 膝关节前后位中心线:髌骨下缘17. 膝关节外侧位中心线:关节间隙18. 股骨前后位、侧位中心线:被检者大腿中点19. 一张合格的胸部照片:包括全部胸廓、肺野、肋膈角和下颈部清晰显示两侧肺纹理的细微结构双侧肩胛骨位于肺野外片内无伪影及异物等20. 胸部后前位中心线:T4水平入射21. 胸部侧位中心线:T4平面的侧胸壁中点22. 心脏及大血管右前斜位(第一斜位):4060 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用以观察心脏后缘情况23. 心脏及大血管左前斜位(第二斜位):5565 中心
9、线对准第6胸椎,观察食管及主动脉弓的全貌24. 腹部检查:立位查肠梗阻和穿孔,卧位查结石25. MLO:乳腺内外侧斜位,最常用 CC:头尾位26. 乳腺的源像距多为4050cm第四节 数字X线检查技术1. CR的成像过程: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处理信息的存档与输出2. CR的参数选择:协调处理、空间频率处理、动态范围控制、能量减影3. DR分为: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非晶硅)、间接数字化X线成像(非晶硅)、CCD X线成像、多些正比电离室(MWPC)等4. DR一般参数的选择:脏器名称、kV自动或手动选择、固定方式或曲线方式选择、边缘增强选择、剂量选择、标记、骨的黑白显示选择、最大X线脉冲宽度选择
10、、黑化度矫正选择等第五节 造影检查1. 造影检查:人工将能吸收X线的物质导入体内,改变组织和器官与邻近组织的对比度,以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检查方法,称为2. 对比剂引入的方式:直接引入和间接引入法3. 普通检查的硫酸钡剂:稠钡剂,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34:1,呈糊状钡餐用混悬液,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1:12钡灌肠用混悬液,硫酸钡与水之重量比约为1:44. 碘过敏试验方法:静脉注射试验,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眼结膜试验口含试验皮内试验口服试验5. 胃十二指肠普通造影检查要点:立位观察胃泡内有无软组织肿块影钡剂通过食管下段和贲门的情况,有无受阻、绕流、分流和走行位置的改变胃底壁的厚度和柔软性,在深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影像 检查 技术 重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