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幽州台歌1.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的感慨,抒发了_的思想感情。4、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 5、 “古人”“来者”指的是_ 。“独”字表现了作者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的感情基调。 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8、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
2、,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10、“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11、“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12、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解释字词 岱宗( ) 夫( ) 青( ) 未了( ) 造化( ) 钟( ) 神秀( ) 阴( ) 阳( ) 割( ) 荡胸( ) 曾( ) 决眦
3、( ) 眦( ) 会当( ) 凌( ) 2。文学常识 这首诗选自 ,作者是_(朝代)的伟大诗人_,是_主义诗人,字 _,自称_。他被称为“_”与“诗仙”李白并称。由于他曾做过工部员 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他的诗表现了当时由盛到衰的历史现实,被称为“_”。 3。本诗中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明暗变化的诗句: 4。本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的雄心壮志的诗句: 5。本诗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比做具体解释。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1.词语积累:千寻:缘 :眼:最高层: 2. 这首诗处处写景,又另有所指,如“泘云”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比喻指现在一般用来比喻。诗中的“最高层”,字面是指 ,实
4、则指。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人生哲理。4. 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5. 这是一首哲理诗,其表达特点是。第一二句作者用突出塔之高,暗写自己之高,为下文 。6、 本诗选自,作者,字,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之一。推行新法失败后罢官隐居,病死于江宁钟山,赠太傅,谥号“文”,又称。被列宁誉为“”。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
5、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苏轼诗”也是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游山西村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腊酒浑( ) 鸡豚( ) 叩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丰年留客足鸡豚。( )(2)从今若许闲乘月。( )3、填空:游山西村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
6、著名诗人。游山西村陆 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4、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5、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6、 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7、 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8、 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柳暗花明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答:_ 龚自珍己亥杂诗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阅读
7、训练】:1、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复杂心情:2、请你谈谈对三、四句诗的理解:3、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4、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5、 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诗的一二句写的是。三四句借花喻人,抒发了诗人的 志愿(或“志向”)。6、这首诗共四句,写出了诗人几种心情?请你概括。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左右)8、.“落红”在这里比喻()(1分)9、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的前两句抒情叙
8、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B用“浩荡”修饰离愁,写离愁之苦;用“天涯”映衬离愁,写离愁之多。C诗的后两句以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D“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现常用来赞美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心、爱护和奉献。10、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头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豪放洒脱的气概。B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C诗人说“落红”实际上是自吐心曲,诗人辞官归隐,是为了给年轻的更有才华的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11、“落红不是无情物
9、,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12、最后两句诗有什么深刻含义?13、诗中“吟鞭东指即天涯”中的“吟鞭”指()14、“落红不是无情物”中,作者以落红暗喻()。“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表达了( )的思想感情。15、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作者从花开花落的生死更替中悟出生命的真谛的句子是:16、诗中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17、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18、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寓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19、 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10、。20、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21、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22、“落红”在这里比喻()23、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写出了()的复杂感情。24、全诗共四句,写诗人()这三种心境。25、诗的后两句,诗人以落红自比,表明了自己虽辞官归隐,仍为国效力的决心。现在常被用来赞颂( )的精神。26、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登幽州台答案: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3、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分)4、古人:贤明的君主(
11、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5、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孤独寂寞凄凉; 直抒胸臆;苍凉悲壮。6、“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7、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8、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9、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
12、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10、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11、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12、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望月答案: 1。对泰山的尊称; 语气助词; 指山色; 不尽; 指天地,大自
13、然; 聚集; 神奇秀丽; 山的北面; 山的南面; 分; 心胸摇荡; 通“层”; 眼角几乎要裂开; 眼角; 终当,终要; 登 2。杜诗祥注; 唐朝; 杜甫;现实; 子美; 少陵野老; 诗圣; 李杜; 杜工部;诗史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望岳全诗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层,写远望泰山的整体形象,望到的泰山,是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是那样的拔地而起,参天耸立。从山的北面望,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的刀切断一样。泰山就是这样遮天蔽日。 后两联为第二层,写细望泰山所见,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可见泰
14、山及高,黄昏时可望到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可见泰山极幽深。【答案九】登飞来峰答案1。古以八尺为一寻,.极言塔高。 因为。 视线。 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2.奸佞的小人,当时保守势力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 千寻塔的最高层 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3.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的勇往直前的坚定决心,自信向上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4.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5. 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动 自己的立足点 千寻 作铺垫 6. 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15、 介甫 王荆公 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 王文公 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参考答案:游山西村答案1、 hn tn ku2、(1)小猪 (2)闲游3、剑南诗稿 陆游 务观 放翁 南宋4、游 时间5、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和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性格。6、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8、柳色深绿,所以用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参考答案】己亥杂诗答案1、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的信念。2、这两句诗托物言志
16、,诗人以落花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表面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献身精神。3、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4、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5、离愁继续忠心报国6、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对即可)7、示例:人总有一死,这是自生常理
17、,但要能死得其所,便死得重于泰山,死得有价值能光耀史册,舍生取义,或为民族利益,为祖国、为人民、为正义、为真理而献身。举例:谭嗣同、岳飞等。(意对即可)8、自己9、B10、C11、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或:诗人以落红自喻,表达了诗人想继续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12、花有情,死而不已,尚能化泥而护花13、诗人的马鞭。14、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作者想继续为国效力1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8、既有卸甲归田的惆怅,也有回归的喜悦,更有继续忠心报国服务乡民的信念。1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0、浩荡离愁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2、诗人自己23、诗人离京时及忧伤又愉快24、离别的忧伤,回归的愉悦,积极的人生态度25、牺牲自己,培育新人的无私奉献26、“我”虽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后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培育人才的志士。【精品文档】第 7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