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森的八个人生阶段(to-shan-jl).doc
《埃里克森的八个人生阶段(to-shan-jl).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埃里克森的八个人生阶段(to-shan-jl).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埃里克森的“人类的八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19021994)是美国精神分析医生,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家之。祖籍丹麦,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9年入美国籍。19331939年先在波士顿开业,对儿童进行精神分析,并在哈佛、耶鲁等医学院和人类关系学院任职,又曾与人类学家一同去印第安人居留地对苏人和尤洛克人进行文化人类学调查。19391944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大学儿童福利学院“纵向儿童指导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冲突的解决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等。后去加利福尼亚、堪萨斯等处任教,逐渐形成人格发展渐成说。1950年出版重要著作儿童期与社会一书。
2、该书内存广泛,包括精神分析(特别自我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两方面的材料,对同一性、同一性危机、心理社会延缓期等概念都有初步探讨。在该书及后来一些著作中,他制定了一个有关儿童发展的新学说。1961年后任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这时期的研究和著作主要以他所发展的新学说为基础并着重研究自我同一性问题。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来决定的,因而是不可变更的。这种由遗传决定的发展顺序被认为是遵循渐成原理的,这是埃里克森从生物学中借用来的术语。埃里克森提议把八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危机是划分每个发展的特征。埃里克森使用危机一词就象医生使用它一样,也就是说,是为了表示一个重要的
3、转折点。第一个阶段:从出生持续到一周岁(0-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这一阶段是从出生后到一岁。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的时候,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婴儿需要积极的关爱。此时的婴儿如能得到母亲充满爱和惯常而有规律地照顾和护理,那么儿童就懂得他们可以不必为会失去一位慈爱和可信赖的母亲而担心,所以,当母亲不在身边时,他们也不会有明显的烦燥不安。这样成长的婴儿将会对世界有充分的信任,他们在孩童期充满着朝气和对未来的希望。如果他们的母亲以非惯常的方式拒绝满足他们的需要,儿童就会形成对世界的不信任感。 当然,对孩子的基本信任也不应无限制地给予,因为若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信任一切人和一切的事情,对孩
4、子也是危险的。一定的不信任是必要的,也是健康的,对生存也是有帮助的。如果在这阶段的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关照,他们不敢希望未来(孩子对未来的希望是行动的动力),这样的孩子总是喜欢在父母的身边而不敢四处活动,这是对外界世界不信任的表现。只有一个得到了信任的儿童,他们不怕失败,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当儿童形成的信任感超过不信任感时,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的危机方才得到解决。应当牢记,重要的是两种解决办法所占的比率。对任何人和任何东西都信任的儿童必然会陷入困境。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是积极和有助于生存的。但是,信任感占优势的儿童具有敢于冒险的勇气,不会被绝望和挫折所压垮。埃里克森说,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
5、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所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埃里克森把希望解释为“对热烈愿望的实现怀有持久的信念。”我们可以说,得到信任的儿童敢于希望,这是一个注重未来的过程,而缺乏足够信任的儿童不可能怀有希望,因为他们必须为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而担忧。所以他们被目前所束缚。第二个阶段:出生第一年后至第三年(1-3)。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这个阶段是1岁到3岁。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迅速掌握了许许多多的技能。(如走,爬,推,拉和交谈等),更通俗地说,他们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
6、且还应用于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因而儿童从这时起就介入了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意愿相互冲突的矛盾之中。此时作为父母应该既宽容又坚持确立儿童的良好习惯,做到宽严相济。如果父母过分纵容保护,或惩罚严厉不公正、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儿童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自豪感来源于未失去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怀疑与害羞来源于外部的过分控制和自我控制力受损害。如果这个阶段的儿童的自主性多于害羞与怀疑,则儿童就会形成意志的品质,其表现出自我意志和自我选择的不可动摇的决心。父母必须按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控制儿童行为的精心任务,而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
7、性。换言之,父母必须具有理智的忍耐精神,但仍然必须坚定地保证儿童的社会许可行为的发展。如果父母过分溺爱或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持久的良好愿望与自豪感发自没有丧失自尊的自我控制感,持久的动辄爱疑虑和爱羞怯的倾向来自丧失自我控制感和过度的外部控制”(埃里克森1963,第254页)。关于羞怯,埃里克森说:“羞怯意味着一个人意识到自己被暴露无遗,在光天化日下被人审视,一句话,它是一种自我意识。一个人被他人识破,并且在毫无准备之下被人识破”(1964,第119页)。在这个阶段中,如果儿童形成的自主性超过羞怯与疑虑,就形成意志的美德。埃里克森把意志解释为:“进行自由决策和自我约
8、束的不屈不挠的决心,尽管在幼年期不可避免地要体验到羞怯和疑虑。”(1964,第119页)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危机积极解决的结果所形成的各种美德都是自我的功能。例如:希望和意志的美德对人生的价值具有某些影响,但它们很少影响人的生存。没有多少希望和意志美德的个人仍能生存,也就是说,这个人能够满足生物(本我)的需要,但他可能不及那些充满希望和具有意志的人们那样灵活,那样乐观,或总的说来,没有那么幸福。第三个阶段:从出生第四年至第六年左右(4-6)。主动性对内疚。这个阶段是4岁到6岁。在这一时期,儿童能更多地进行各种具体的运动神经活动,他们的活动更加精细,灵活,语言更加简练,更富于想象。这些能力的发展使
9、儿童更能自主性地思维,行为,幻想和对未来提出计划。这阶段的孩子对性别差异有很大的好奇心。他们有旺盛的精力,有很大的求知欲。在前面两个阶段,儿童已懂得他们是人。现在他们开始探究他们能成为哪一类人。这时候的儿童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进一步思考他们可能,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有了更多的社会意识,他们检验了各种各样的限制,以便找到哪些是属于许可的范围,而哪些又是不许可的。如果父母鼓励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会以一种健康的独创性意识离开这个阶段。然而,如果父母讥笑儿童的独创性行为和想象力,那儿童就会以缺乏自信心离开这一阶段。由于缺乏自主性,因此当他们在考虑种种行为时总是易于产生内疚感,所以
10、,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隘的圈子里。 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获得的自主性胜过内疚,就会形成目的的美德。埃里克森把目的解释为:“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尽管这种目的曾被幼年的幻想,被内疚、被对惩罚的丢魂落魄的恐惧所阻挡。”(1964,第122页) 随着儿童在前面三个阶段中所遇到的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就获得了希望,意志和目的三个积极的美德。第四个阶段:从出生后第六年到第十一年间(6-11)。勤奋对自卑。这个阶段大约在6岁到11岁。这时的儿童在大多数是上小学阶段。儿童必须忘记他过去的希望和愿望,他丰富的想象被驯服,被一些非人性事物的法则所约束,甚至被读,写,算所约束。因为,尽管儿童在
11、心理上已经具有做父母的基本因素,但他在生理上成为父母之前,首先必须是一个劳动者和有可能养家活口的人。(埃里克森1963, 第258259页) 在这一阶段中,儿童学习各种必要的谋生技能以及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生产者所具备的专业技巧。学校是培养儿童将来就业及顺应他们文化的场所。因为在大多数文化中,包括我们自己的文化,生存要求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工作能力,所以社交技巧也是学校传授的重要课程之一。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应感到有乐趣,儿童在这一阶段所学的最重要的课程是“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埃里克森1963,第259页)。在这门课程中,儿童可以获得一种为他在社会中满怀信心
12、地同别人一起寻求各种劳动职业做准备的勤奋感。在这一过程中,儿童应该感到有勤奋感,这会让儿童在以后找工作的时候满怀信心。这时候也会使儿童过分看中工作的重要性,对人类的其他生活方面默然处之。这时候如果儿童在学习知识和学习技能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则将会出现自卑,他们会怀疑自己对社会是不是有用的人,甚至会出现“被处理过”的多余感觉。 若儿童在这个阶段形成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就会具有能力的品质。如果儿童在这个阶段没有形成这种勤奋感,他们就会形成一种引起他们对成为社会有用成员的能力丧失信心的自卑感。 在这一阶段还存在着另一个危险,即儿童会过分重视他们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地位。对这样的人来说,工作就是生活,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埃里克森 八个 人生 阶段 to shan j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