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电磁一维正演.docx
《大地电磁一维正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电磁一维正演.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引言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学者吉洪诺夫和法国学者卡尼亚的经典著作奠定了大地电磁测深法(MT)的基础。它是利用大地中频率范围很宽(44 1010 -Hz)广泛分布的天然变化的电磁场,进行深部地质构造研究的一种频率域电磁测深法。由于该法不需要人工建立场源,装备轻便、成本低,且具有比人工源频率测深法更大的勘探深度,所以除主要用于研究地壳和上地幔地质构造外,也常被用来进行油气勘查、地热勘探以及地震预报等研究工作。几十年来,由于大地电磁测深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不受高阻屏蔽,对低阻分辨率高;不用人工供电,勘探成本低且工作方便;勘探深度范围大。使大地电磁法在
2、矿产勘探及普查、地壳岩石圈电性结构研究、海洋地球物理勘探、地热勘探、能源勘探、隐伏岩溶水结构、天然地震预测等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地电磁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整理后的数据存在分散的情况;频率范围不够宽,特别是缺少高频成分,受噪音影响大信噪比低;所需观察时间长,致使野外工作效率低。随着基础理论、技术手段、仪器设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进一步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将大地电磁法更好的应用于生产服务当中。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地电磁法一维正演的理论推导、matlab软件算法的实现、典型模型的正演计算以及相关结论和一些问题。理论计算吉洪诺夫和卡尼亚提出了假设并论证了以下几点:将场源近似地看为
3、平面电磁波垂直入射大地。引入波阻抗的概念(Z=E/H),表征地球电性分布对大地电磁场的响应。利用单点大地电磁场观测研究地球电性分布是可能的。视电阻率概念是从均匀介质中电阻率和波阻抗关系引申出来的。在均匀介质中有:=1|Z|2借用这一关系式,把非均匀介质的地面波阻抗代入上式,称相应的电阻率为视电阻率,用T表示: m r= T=1|Z1,n|2 (1)式中波阻抗的第二个脚码表示层状介质总的层数,第一个脚码表示波阻抗所在层面位置的编号,Z1,n表示n层介质情况下第一层顶面处的波阻抗。通常,视电阻率T不是介质的真电阻率,它是介质电阻率的综合反映,并和电磁波的周期(或频率)有关,因为不同周期电磁波的穿透
4、深度不同,当频率很高时,由于趋肤效应,电磁波只能集中在第一层1介质中,电磁场不受下伏岩层电阻率的影响,这时视电阻率T=1。随着电磁波信号周期的增大, 它的穿透深度也增大,视电阻率值将受到深部介质电阻率分布的影响。引入波阻抗的定义: Z= E/H对于第m层的波阻抗有: Zm=Ex(Zm)Hy(Zm)=-iKmAmekmzm+BekmzmKm(Ame-kmzm-Bekmzm) (2) Zm+1=Ex(Z)Hy(Z)=-iKmAmekmzm+1+Bekmzm+1Km(Ame-kmzm+1-Bekmzm+1) (3)波阻抗在分界面上是连续的,任一层底界面的波阻抗等于其下层相邻介质顶界面的波阻抗,因而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地 电磁 一维正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