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教材说明解题本文题目实际是一个句子:“大自然是我心中最美的诗”,题目用逗号取代了“是”。这个题目是对本文主题的概括。作者热爱大自然,觉得大自然就好像诗表达的那样,那么美好,那么意境深邃,给人以美感享受,所以说“大自然是我心中最美的诗”。本文作者是宗白华。宗白华,原名之櫆,字伯华。江苏常熟人,祖籍浙江杭州。我国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诗人。1897年12月22日生,1986年12月20日逝世。幼年时在南京第一模范高小读书,17岁到青岛德国高等学校中学部修读,21岁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后学医科,课余自修哲学、文学。1920年赴
2、德国留学,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美学和历史哲学。1925年回国,任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抗战期间随校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回南京继续任教。1952年改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史教授直至逝世。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主要理论著作有美学与意境美学散步歌德研究论中西书法之渊源与基础,另有诗集流云,与郭沫若、田汉合著通讯集三叶集,译著有判断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海涅生活与艺术等。结构分析本文用艺术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绮丽多变的景象,以及被这些景象引发的美妙的感受和神游万仞般的想象,抒发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文章共7个自
3、然段,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孩童时大自然引起的幼稚的幻想。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少年时大自然引起的奇异的情感。第三部分(第47自然段),写青年时与大自然结成微妙的音符。语意理解“我小时候虽然贪玩,不爱念书,但对山水风景的酷爱是发乎自然的。”这是本文的总起句,写爱大自然是自己的天性。这句话为本文定下了基调表达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双重关系的转折复句,这种复句的重点都在后一个分句上。前两个分句写作者小时候“贪玩,不爱读书”,点明他的兴奋点不在学习上。接着句意一转,指出兴奋点在大自然的山水之间。先否定,再肯定,肯定的意思则更为突出。“酷爱”,非常爱好。
4、“发乎自然”,自然而然引起和产生的。本句中的“自然”,是“不经外力干预,自由发生”的意思,即天性。“风烟清寂的郊外,清凉山、扫叶楼、雨花台、莫愁湖是我同几个小伙伴每星期日步行游玩的地方。”本句写作者小时候常去游玩的地点。这时,他正在南京第一模范高小读书。清凉山,位于南京城西,秦淮河畔,海拔677米。清凉山地区,有山有水,古迹甚多,是重要的旅游景点。扫叶楼,位于清凉山西南坡上,始建于1664年,明清式样,砖木结构,覆小瓦,二层,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占地面积270平方米。楼前翠竹婆娑,绿树掩映;后院假山层叠,景象极好。雨花台,南京城中华门外1000米处,面积约1.53平方千米,绿地覆盖率90%以
5、上。据说南朝时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讲经,因说法虔诚,感动上苍,落花如雨,始得名。莫愁湖,位于南京水西门外,面积0.47平方千米,周长5000米。它是景色秀美的园林,清朝时被誉为“金陵第一名胜”。传说南齐时洛阳少女卢莫愁远嫁江东,居于此湖滨,因而得名。“风烟清寂”,空气清新,环境静寂。“郊外”,城市外面的地方。“我仿佛和那窗外的月光、雾色融合为一体,飘浮在树林间,随着箫声、笛声远去这时我的心最快乐。”这句写作者在风烟清寂的郊外游玩时的感受。他被大自然的秀美与深邃所陶醉,痴迷于自然之中,忘记了自己的存在,觉得自己已与大自然合二为一,并飞升远去。显然,他不只是看、玩,而是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去消化,把握
6、了大自然的神韵。痴迷自然到如此地步,这是对大自然强烈之爱所致。“笛声远去”后的省略号,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青岛的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壮阔的。这时我喜欢海,海是世界和生命的象征!”作者17岁时到青岛德国高等学校中学部修读。此时他已是一个青年了,感性的浪漫中已融入了理性。青岛是海滨城市,作者可以经常去看海。大海浩瀚无垠、气势不凡,大海是生命的发源地。面对有这样特征与内涵的事物,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与情感得到陶冶,升华出一种理性认识:世界是美丽的,生命是壮阔的。作者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象征”,用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特殊意义。凡作象征的事物,其特征必与特殊意义
7、有相似处或必然的关联。大海气势壮阔,又是生命的发源地,与世界和生命之间关联紧密,作者正是抓住这种关联产生“海是世界和生命的象征”的联想。写作特点1语言富有诗意。2.想象丰富。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作者在人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纯真的刻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力以及美好情感。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与自然的方法。4认识2个生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特有的感受。教学准备师生可以在课前收集了解有关作者的资料,包括作者的相关作品(诗歌)。教学时间2课时。操作要点1读书指导。(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自然 心中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