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doc





《《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精品文档】第 6 页七年级地理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版初中地理授课时间:2426课时授课教师: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 授课对象:郑州市第76中学 七一班七六班一、课程目标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要求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强调不同尺度地域在各种地理因素,特别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区域特征和区域间的联系。因此要求学生要“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表述,这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知识与技能1.能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并能认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2.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基本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
3、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收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地理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相互交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尊重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知道国际合作的意义,逐步形成全球意识。2. 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二、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 自然环境(2课时)第二节 人文环境(2课时)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日本(2课时)第二节 东南亚(1课时)第三节 印度(2课时)第四节
4、 俄罗斯(2课时)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 中东(2课时)第二节 欧洲西部(2课时)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2课时)第四节 澳大利亚(1课时)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3课时)第二节 巴西(2课时)第十章 极地地区(1课时)共计24课时三、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程目标1、 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2、 能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出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3、 运用相关资料说出亚洲存在的人口、环境、发展中的问题。4、 通过实例说出亚洲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学习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和河流分布的关系。3、
5、亚洲地形和气候的关系。学习难点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教学建议教法建议本章内容的学习主要用到三种方法:比较分析归纳法;图表法;趣味数字记忆法。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也是自然、人文特点比较复杂的大洲,教材着重从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个方面介绍亚洲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其他大洲的学习方法,以便今后自主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活动建议1、 “头脑风暴”式引入,通过设置多个亚洲相关问题,复习整理有关亚洲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半球位置图、亚洲的范围图,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3、 开展“地图巧利
6、用”活动,通过读亚洲地形图和亚洲地形剖面图,认识并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4、 通过课件展示“亚洲服装秀”,切入亚洲复杂多样的人文环境。5、 课下延伸,分组收集除亚洲以外的其他洲的资料,归纳整理后,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展示。薄弱方面1、 七年级学生读图能力有限,会对本章学习带来影响,应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2、 七年级学生在知识的延伸和迁移方面能力有限,通过对亚洲的学习达到触类旁通,学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认识其他大洲,分析其相关的地理问题。教学资源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课本、教师教学参考、地图册、班班通信息资源、自制头饰和服装图片等辅助教具 。课程评价地理学习评价应当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
7、价:第一,地理学习评价不能只局限于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第二,地理学习评价要从鉴定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1、 能准确描述亚洲地理位置特点,。2、 能归纳亚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3、 利用导学案进行作业测评,并将作业当中出现的普遍问题给予纠正。4、 进行一次作业展评,提高作业正确率。第七章邻近的国家和地区课程目标1、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况某国家自然环境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4、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地理 年级 下册 课程 纲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