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诚信教育课题研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生诚信教育课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诚信教育课题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小学生诚信教育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是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之一。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德修身之本,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意思是诚恳老实,有信无欺。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阴阳有实之谓实。”“信”即信用。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人际交往维系的重要德行。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常遇到令人担忧的诚信现象:有些孩子承诺完成一件事夸下海口,结果敷衍了事;有些孩子
2、不完成作业却对家长说老师没布置作业,对老师说作业本忘在家里;有些孩子犯了错却想方设法隐瞒、推塞、委过他人;有些孩子向父母谎报学习成绩,模仿父母笔迹签名;有些孩子抄袭作业、考试作弊而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必定是一个忠诚老实、信守诺言、说话算数、不说谎话、做事认真负责的孩子,对别人交代的事情不敷衍了事,在做错事是能主动认错,借了别人东西能及时归还,拾到财物会主动交公。诚实守信的孩子懂得用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对自己、对同伴、对家人、对未来负责。因此,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实践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对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以及孩子未来的成功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二、理论依据:万丈高楼平地起,全靠
3、基础坚实,人之为人也是这样。木无根本不活,人无诚信不立。让小学生从小就打好道德基础。是立人之根本。在小学阶段让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特别是在德育中鲜明突出地充实诚信教育的内容,促使学生把道德基础打得更扎实些,增强抵御各种风浪和诱惑的能力,这是教育界应该积极承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三、研究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突出抓好诚实教育和守信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守法、守规的自觉性,牢固树立守
4、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从小立志做讲诚信、讲道德的人。 四、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诚实待人、助人为乐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言行一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勇于负责、知错能改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作业认真、考试不作弊的好习惯。 5、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研究的途径与方法 运用讨论法、榜样激励法、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构建育人网络,在教师的指导与家长的大力配合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做到说话算数、不说谎话,对别人交代的事情不敷衍了事,自己做错了事情主动承认,借了别
5、人的东西及时归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人格修养。 1、讨论法让师生分析日前诚实守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存在问题的根源。 2、榜样激励法开展“日实践、周小结、月评比”实践活动,每月评选出“诚信之星”在学生中树立学习好榜样。 3、调查法 本课题以探究学生诚实守纪习惯培养为出发点,在全校师生及家长中展开调查,收集比较客观的信息,通过对资料的处理,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念,形成新理论,提高教育实效性。 4、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主要采用的研究法。我结合我校教学和德育工作,把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学教育工作中,并结合个案做好案例分析。通过定期开展评价活动,有效地在行为习惯的培养
6、中构建学生主体地位。 5、定期召开学生交流会、家长学生座谈会,及时总结经验,反馈研究信息。调整试验方案,定时定期完成研究部署。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经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启动阶段1、深入学习,形成共识。 2、做好子课题前期准备、进行理论学习和交流。 3、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与实践阶段 1、实施计划,开展少年儿童诚信教育与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与实践;2、做好前测、收集积累、观察、个案等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定期分析对比;3、对训练的内容、方法进行及时调整,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4、总结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并作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及工作总结; 第三阶段:回顾
7、与反思阶段 1、加强实验的规范管理,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2、重视中测和中期自评,收集实验者和实验对象的反馈信息,写出研究结论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1、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实现课题实验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是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本次实验中我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寓德于教的作用,将课题实验的内容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采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办法。显性教育即挖掘教材中的教育点,将诚信教育有机地融入其中。而隐性教育则是本次教育的重点,特别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过程。可以说,寓德于教无处不在。 2、坚持常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生 诚信教育 课题 研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