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doc
《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小学数学二年级认识厘米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形成相应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联系具体情境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初步的1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3尝试估计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2、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1厘米的表象。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尺、小正方体、练习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简单讲述)老师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科利亚的木匣,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主人公科利亚刚刚5岁的时候,只会数到十。他妈妈要带着她去别的地方了,所以他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挖了一个坑,他把一个木匣放进坑里,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四年过去了,妈妈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这个时候科里亚已经是一个9岁的大孩子了。他回到家里惦记着他的木匣,于是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你们说他能挖到他的木匣吗?小朋友们,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吗?预设:因为他长大了,步子也变大
3、了, 10步的长度也变了,所以找不到了。如果你是科利亚,你有更好的方法或者更好的工具来测量长度吗? 预设:可能有学生会说尺子。二、观察操作,内化新知师:对啊,小朋友身边都有尺,它呀,是测量长度的工具。可是老师发现你们的直尺都是不一样的,你们能找到彼此直尺上相同的地方吗?再和老师的尺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何相同之处。1认识直尺。观察:以同桌小组为单位,将直尺放在一起观察,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交流各组的发现(以下顺序可互换))直尺上的数字:(出示直尺课件)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把直尺上的数字。老师的是尺的一部分,你的尺上数字是从几到几的呢?生回答师:数字有多有少,但不管是多少,都是从0开始的。你知道这里的“
4、0”表示什么意思吗?“0”在这里表示的是起点。我们在测量长度的时候一般都是从“0”开始的(师指出是“0”刻度线)还有其他相同的地方了吗?直尺上的竖线:生:很多竖线师:是的,有很多竖线,我们把尺上的这些竖线叫做“刻度线”,“刻度线”有长有短。长刻度线下面都对应着一个数字,对应几就是刻度几,这就是刻度1、2、3(课件展示)2认识1厘米。(1)师:细心的小朋友还发现尺上有两个字母,cm,(课件突显两个字母)这表示什么意思呢?生:师:它表示的是厘米,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识厘米)师:1厘米有多长呢?它就藏在我们的直尺上。1厘米是刻度0和刻度1之间的长度。(课件,红色横线展示)(2)师:除
5、了这一段是1厘米,直尺上还有1厘米吗,你能自己找到吗?找一找,说一说师:小朋友找到了这么多的1厘米,那老师有个问题:如果是刻度6到几也是1厘米呢?预设:生回答:刻度6到7,刻度6到5也是1厘米。向学生翘起大拇指,评价学生真不错,我们有的时候换个角度想想会有不同的收获哦。(3)刚才找了尺子上的1厘米,接下来老师把1厘米从尺子上变出来,看谁看得最仔细。师实物投影示范:大拇指的指面和食指的指面分别对准刻度线0和1,然后保存手指不动,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拿起来,横放竖放,放远放近,问学生这是1厘米吗?然后告诉学生,大拇指的指面和食指的指面之间的距离就是1厘米。学生跟着老师做一做,初步感受1厘米的长度。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厘米 小学 数学 年级 认识 厘米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