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doc
《第一章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非营利组织生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了解市场、企业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认清非营利组织的自身优势,加深对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重点: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难点:非营利组织的角色与功能教学内容:非营利组织管理学学什么?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内容 非营利组织管理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一节 非营利组织的涵义(从定义、存在的必要性、目标和特征、角色与功能、分类)一什么是非营利组织 所谓“组织”是指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组成的一种权责结构。非营利组织具有组
2、织的一般特点,理解非营利组织关键在“非营利”上。在现实生活中,非营利组织很多,如社区组织、老年协会、公益社团组织(朝阳协会)、志愿者协会、基金会等。在学理上要理解非营利组织,必须从界定的基点出发理解。也就是说,组织有非营利和营利之区分。在此之前,我们来区别非营利组织(NPO)、非政府组织(NGO)。从字面意思理解,我们很容易看出它们的界定是有所区别的,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标准是是否营利,而非政府组织的界定标准是否属于政府部门。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如非营利性、慈善公益性、非政府等。实际上,从现有的研究和资料来看,这两类组织具有同样的涵义。不过其界定的基点不一样、下来我们具体从运营目的、资金筹措方式、
3、盈余非配三个方面来比较非营利组织、企业组织、政府部门三者的区别,加深我们对非营利组织的理解。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和私人企业中间的,融合了政府与企业组织的特质,结合两者优点,不仅具有企业的活力,也能承担起促进公共利益的责任和使命。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特色在于“使命”,或者说宗旨。其所有的决策都是与公益使命为最高标准的。 性质部门运营目的资金筹措方式盈余分配非营利组织非营利:谋求社会福利或团体利益1、自愿性:来自私人捐赠公益2、具有明显的对等关系互益不分配盈余:必须将保留盈余用于未来事业企业组织营利1、自愿性:价格来交换产品与劳务2、具有明显的个别对等关系分配盈余政府部门非营利:谋求社会福利或团体利
4、益1、强制性:以税收支付政府支出2、不具有对等关系不以追求盈余为目的基于以上的分类对比,结合其他定义。我们将非营利组织界定为:具有法人资格,以公共服务为使命,享有免税优待,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盈余不分配给内部成员,并具有民间独立性质的组织。(定义中的6小点)二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历史、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多元化需求、公民社会)非营利组织很早就存在,一直到发展到现在,和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说明它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其存在的必要性。1历史因素:雏形形成及被认可壮大及引入管理理论组织管理理论被广泛引入从非营利组织发展早期来看,非营利组织的出现和
5、宗教团体是分不开的。在现代发达国家发展早期,政府大都不太注意一些地方上的不幸事件,也不会太关心贫困者。于是地方上的一些宗教团体或者慈善互助团体来做一些事情帮助困难者,如水灾、灾害、难民、孤儿等,它们直接提供救济品或直接提供服务,受益对象也是有限的,仅限于附近居民。(到了当代我们也会看到一些宗教做着救助困难者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国家在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于是政府大量的介入到地方事务上,包括救助困难者,非营利组织的行动空间在缩小。政府过多介入地方事务的后果是不堪重负的财政,当然过多介入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而必须寻求其他力量来分担政府负担,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这
6、时候,非营利组织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并且得到政府的认可及支持,非营利组织成为政府部门和民间力量之间的桥梁。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和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不断壮大。需要注入管理理论,因而一些大型的非营利组织引入管理理论来实现其宗旨与目标。随后20世纪70年代非营利组织管理的发展步伐比较慢,20世纪80年代后,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一些大型机构通过战略管理来实现其目标,诸如世界银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来开展救助麻疹、营养不良和脱水等困难人群,倡导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等事务。目前,非营利组织管理显得更加重要,应经成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2市场失灵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在价
7、格信号具有充分灵活性和伸缩性的基础上,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使资源的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其必要条件是:(1)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2)所有的交易都在市场上发生,并且每一个市场上都有众多购买者和销售者;(3)没有任何购买者或销售者能够单独操纵介个;(4)购买者和销售者都可以享有充分的信息;(5)资源可以充分流动并且可以无任何阻碍地任何使用者。但这只是市场机制的一种理想状态,缺少一个条件都会出现市场失灵。如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市场是无法提供的,需要其他部门提供,再如一些物品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其他原因使得难以估价,这时由非营利组织来提供,就比较可行。3政府失灵政府失灵我们可以从几个典型
8、实例出发来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国家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受到重创,客观上要求政府对经济进行支持和控制。到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到70年代,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已经将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种种风险统统揽了起来,在“从摇篮到墓地”的整个过程当中,政府成了看护人。但是,福利是有刚性的,一旦产生很难取消,于是之后,弊病逐渐显露,最为突出的是福利开支日益庞大,政府负担增重,民众才不满意,致使在70年代末,保守主义在英国抬头,如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和美国总统里根,他们宣扬削减福利开支,并希望一些非营利组织来替代政府的一些服务。社
9、会主义国家的转型。二战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建立起种种福利制度,中央计划经济和社会发展享有至高的力量。也是到了70年代末,弊端开始显露。经济发展畸形,之后这些国家不得不转型,逐步推行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放松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吴东民、董西明)具体来看,非营利组织作为中介组织,能满足一些政府不能提供的服务,同时使得捐赠资金有效地转化为需助群体所需的服务,避免了科层制带来的影响,降低了转化成本。4社会的多元化需求非营利组织的特点之一是人性化的服务,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5团结一致: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推进了公共领域的形成,有力地激发人们走到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可以
10、看出,非营利组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他弥补了“万能政府”的不足,避免了“完全市场化”的后果,有效地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需求。三非营利组织的目标和特征1组织性。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必须是一种机构性实体。因此,这个组织必须有一个组织章程、组织运行规则、工作人员或其他一些相对持久的指标。正如作为盈利组织的公司在设立时必须有公司章程、固定经营场所、最低限额的注册资金等一样。 2独立性(自治性、民间性、非政府性)。非营利组织一般是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自身活动的组织,不是政府的下属机构,一般不受政府控制,有自己的董事会,独立地完成组织的使命。 第一,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第二,自下而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非营利组织管理的概述 非营利 组织 管理 概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