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汇编之十.doc
《学习资料汇编之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资料汇编之十.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资料汇编之十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大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这是我们民族国情的重要特点。尽管中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若干次分裂的局面,但都是短暂的,最后总是归于统一。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把我国各民族维系于一个统一的大家庭中而又世代传承的有三个纽带:一是国家的长期统一;二是各民族相依并存的经济文化联系;三是近代以来各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结成的休戚与共的关系。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古代各民族大体上早已以中原为中心频繁交往,渐成统一之势。
2、秦朝以后国家基本统一的局面,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交错杂居,共同劳动,开拓疆土,密切往来的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互相依存的关系。这就造成了我国一个民族完全集中在一个地方的情况很少。就是汉族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长期由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并且经过人口的迁移、流动,又造成许多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相互杂居的局面。历史上各民族的经济与文化交流,极大地促进彼此之间的实物交换、技术传授以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相互吸收。不可分割的经济联系又是各民族政治上密切结合的物质基础。到了近代,由于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共同的命运和斗争更是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统一的祖国怀抱之中。特别是
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的革命斗争把我国各民族的利益和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进一步加强了各族人民结成的血肉相连亲如手足的关系,为形成各民族一律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合作、和睦共处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奠定了坚实牢固的基础。目前,我国共有56个民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少数民族人口为1044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民族居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显著特点,各民族既杂居又聚居,互相交错,有些少数民族既聚居在一个地区或几个地区,又散居在其他地区。目前,我国已建立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此外,还建立了1173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
4、重要补充形式。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二、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的发展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民族平等,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在我国,各民族不分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有义务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三,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民
5、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五,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六,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七,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团结事业的取得了伟大成就:一是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保障。(1)人民代表大会使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了真正实现。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公民
6、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我国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我国总人口不足9%,少数民族人大代表占全国人大代表的总人数9.4%至14.74%,高于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得到坚持和完善,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得到实现。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已制定实施的自治条例135个,单行条例447个,变通执行条例75个。(3)少
7、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各级国家机关制定政策、采取措施,加强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保护、使用和发展;保护了少数民族公民的正常宗教活动;保证了民族传统用品的供应,满足一些具有土葬习俗的少数民族的特殊需求。(4)少数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发展扩大。目前,全国少数民族干部总量已由建国初期的3.7万多人增加到290多万人,占全国干部总数近7%。155个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干部比例,普遍接近或超过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2005年,国家民委会同教育部等五部委启动了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两年内将招收6000名硕士生、1500名博士生。二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8、取得了巨大成就。(1)经过近60年的建设,民族地区农牧业的落后状况有了明显改变;建成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包括许多国家重点项目;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边境贸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通讯、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到2005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固定电话用户达3026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3535万户。5个自治区及云、贵、青、川4省公路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7550公里,一些民族地区还新建了机场,新修了铁路,形成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3)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2005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5706亿元,比2000年增
9、长74%;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6亿元,比2000年增长1.16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287元,比2000年增长40.7%。三是民族地区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1)民族地区科教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目前,民族地区已经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少数民族受教育年限显著提高。2003年民族自治地方有各级各类学校83726所,在校生2943万人,比1952年增加了5倍。(2)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得到保护,2006年国务院审批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约占全部项目的1/3,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仅抢救和整理散藏在民间的少数民族古籍就达30万种,并公开出版了其中的50
10、00余部。(3)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改善,2003年底,民族自治地方共有卫生机构15230个,比1952年增加了12倍;卫生技术人员46万人,比1952年增加近25倍;卫生防疫、专科防治机构934个;妇幼保健所、站371个。(4)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国家帮助民族地区逐步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制度。2004年以来,国家为民族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疾病防治、农村合作医疗和发展民族医药等方面投入资金47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也在民族地区开始启动,目前有348个县成为试点县,占全国试点县总数的24.3%。同时,农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开始建立。三、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资料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