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doc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案【精品文档】第 5 页第三单元 分类与整理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2、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一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对分的物体进行简单的统计。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过程与方法3、 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4、 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5、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
2、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具准备:水果图片、课件、黄花、蓝花和红花各3朵,铅笔若干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 分类(总第17节)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教学过程:导入:(1)
3、播放录像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新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售货员把同类东西放在了一起。揭示概念: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2)猜一猜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售货员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探究:多媒体出示例1情景图。图上的气球可真漂亮,小朋友们,你们能试着将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引导学生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分完之后,数一数,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将学生的分类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继续启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分呢?
4、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能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巩固:(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的图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课堂作业:(3)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拓展延伸:(2)分一分自己的学具袋。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这些物体分别有多少?哪个最多?哪个最少?让学生体验分类的方法和统计的思想。教师在巡视中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放学后,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自己房间也分类整理一下吗?作业布置:1、 小状元板书
5、设计:分类与整理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是从生活引入,创设情境,使学生产重亲切感,激发学习兴趣。通过看录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让学生相互叙述,使学生在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中初步感知分类的方法。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第2课时 分类统计(总第18节)教学内容:教科书28页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更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分类统计的能力。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进一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教学重点: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的规律。教学难点:把同一些物品按不同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类与整理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三 单元 分类 整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