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 分。考试限定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
2、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Ga 70 As 75 Ce 14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工业上用2-乙基蒽醌经氢化、氧化、萃取等化学变化过程制得双氧水B. 低温下甲醇与水蒸气催化制氢,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 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硫
3、酸亚铁D. 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碳酸酯,实现“碳”的循环利用【答案】A【解析】【分析】从化学视角关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用化学原理分析解释之。知道在生产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详解】A项:2-乙基蒽醌制双氧水过程中,氢化、氧化是化学变化,而萃取是物理变化,A项错误;B项:甲醇与水蒸气制氢气,氢元素化合价必有变化,故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C项:硫酸亚铁有还原性,可除去氧气,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C项正确;D项: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塑料,聚碳酸酯可降解为CO2,从而实现“碳”的循环利用,D项正确。本题选A。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甘氨酸溶于过量盐酸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
4、用下向阴极移动B. 植物油和动物油都能发生皂化反应C. 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和直馏汽油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CuSO4溶液变浑浊,再加蒸馏水,振荡无明显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甘氨酸有两性(含羧基和氨基),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直馏汽油是多种饱和烃的混合物,在重金属盐等作用下蛋白质会变性。【详解】A项:甘氨酸溶于过量盐酸生成HOOCCH2NH3+,在电场作用下该阳离子向阴极移动,A项正确;B项:植物油和动物油都是油脂(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都能发生皂化反应(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得肥皂和甘油,B项正确;C项:石油分馏得到的直馏汽油仍是多种饱和烃的混合物,它和苯都不能
5、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项错误;D项:鸡蛋清溶液中蛋白质在重金属盐CuSO4作用下变性,生成的变性蛋白质不能重新溶解于蒸馏水,D项正确。本题选C。3.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加热装置中的烧杯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B. 用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C. 用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D. 用装置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答案】D【解析】【分析】高锰酸钾固体受热会分解;二氧化硫使品红等有机物褪色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自动混合;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氯化氢气体,用酸碱指示剂分别检验。【详解】A项:加热时混合物中的碘升华
6、、碘蒸气遇冷凝华,但高锰酸钾固体会分解,故装置I不能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A项错误;B项:装置中锥形瓶内生成的二氧化硫能使烧杯内溴水褪色,这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B项错误;C项:装置中,右边试管内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氢气排出装置,硫酸亚铁溶液与左边试管内氢氧化钠溶液不能自动混合,不能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C项错误;D项:装置中,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氯化氢的混合气体,P2O5吸收氨气,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氯化氢。碱石灰吸收氯化氢,湿润的酚酞试纸检验氨气,D项正确。本题选D。【点睛】装置III中,可将铁和稀硫酸置于左边试管、氢氧化钠溶液置于右边试管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可
7、将装置内空气排出,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止水夹,生成的氢气会将硫酸亚铁溶液压入右边试管,从而制得氢氧化亚铁沉淀。4.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不大于20。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甲是W、X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化合物,水溶液呈碱性,乙是Y元素的单质。在工业生产中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WXYZB. 戊与丁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Y与Z形成的所有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D. X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B【解析】【分析】据原子序数增大的要求,由Y、
8、Z原子结构特征可知分别是氧、钠(或钾)元素;又由甲的组成和性质可知其为NH3,则W、X分别是氢、氮元素;Y元素的单质乙通常为O2;最后由转化关系得丙、丁、戊分别是NO、H2O、NO2。【详解】前20号元素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的元素是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一半的元素有锂、钠、钾,Y的原子序数小于Z,则Y为氧(O)、Z为钠(Na)或钾(K)。简单化合物甲的水溶液呈碱性,甲只能是氨(NH3),则W、X元素分别是氢(H)、氮(N)。Y元素的单质乙通常是O2。据物质转化关系图,丙、丁、戊分别是NO、H2O、NO2。A项:据周期表中主族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得原子半径HON
9、Na(或K),A项错误;B项:戊与丁反应3NO2+H2O2HNO3+NO中,NO2得电子生成NO,NO2是氧化剂,2NO2失电子生成HNO3,2NO2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B项正确;C项:Y与Z形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K2O等,其中Na2O2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项错误;D项:X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HNO3、HNO2,其中HNO3为强酸,HNO2属于弱酸,D项错误。本题选B。5.有机化合物甲与乙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与乙生成丙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B.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C. 乙的一氯代物有2种D. 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CH
10、318OH【答案】D【解析】【分析】比较甲、乙、丙的结构,分析其中化学键的变化,可知:反应“甲+乙丙”属于加成反应。【详解】A项:甲分子中两个碳碳双键间隔一个碳碳单键,类似1,3-丁二烯。乙分子中碳碳双键断其中一根键,与甲进行1,4-加成反应生成丙,A项错误;B项:甲分子中有一个亚甲基(CH2),它与直接相连的两个碳原子构成正四面体,故不可能所有原子共面,B项错误;C项:乙的结构简式为CH2=CHCO18OCH3,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3种,C项错误;D项: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断裂,生成和CH318OH,D项正确。本题选D。6.新型锌碘液流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
11、长等优势,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放电时电流从石墨电极流向锌电极B.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3I2eI3C. 若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也随之改变D. 放电时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答案】C【解析】【分析】锌碘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电池,放电时锌较活泼作负极,石墨作正极,负极失电子,正极得电子,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而充电过程是放电过程的逆过程,故电极反应、总反应等,都与放电过程相反。【详解】A项,图中电极材料为锌和石墨,放电时锌较活泼作负极,石墨作正极,负极反应为Zn-2e-Zn2+,失去的电子经外电路流向石墨,电流从石墨电极经外电路流向锌电极,A
12、项正确;B项,充电过程与放电过程相反,锌为阴极,电极反应为Zn2+2e-Zn;石墨为阳极,电极反应为3I2eI3,B项正确;C项,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放电时正负极均不变,C项错误;D项,放电时左侧正极反应为I3+2e3I,反应中离子总数增加,则左侧电解质储罐中的离子总浓度增大,D项正确。本题选C。【点睛】充电时,应将锌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将石墨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7.常温时,向20 mL 0.1 的 CH3CH2COOH 溶液中滴加0.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与滴加NaOH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溶液中 c(CH3CH2COO) dbaC. c
13、点溶液中D. d 点溶液中c(Na+) +c(OH) =c(H+) +c(CH3CH2COO) +c(CH3CH2COOH)【答案】C【解析】【分析】从酸碱滴定曲线入手,分析加入不同体积NaOH溶液时溶质的成分,据溶液酸碱性判断弱电解质电离和盐类水解的主次,以及酸碱盐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等。【详解】A项:a 点加入10m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溶质CH3CH2COOH、CH3CH2COONa各0.001mol。因pHc(Na+),A项错误;B项:NaOH溶液加入前,CH3CH2COOH微弱电离出的H+抑制水电离;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CH3CH2COOH溶液浓度减小,这种抑制作
14、用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恰好中和时,生成的CH3CH2COO水解,使水的电离程度达到最大;之后加入的NaOH溶液过量,NaOH完全电离生成的OH-抑制水电离,水的电离程度又逐渐减小。故水的电离程度:cbad,B项错误;C项:据图,加入NaOH溶液前,0.1CH3CH2COOH溶液pH3,则溶液中c(CH3CH2COO)c(H+)103,c(CH3CH2COOH)0.11030.1,常温时CH3CH2COOH电离常数Ka105,CH3CH2COO-水解常数KhKw/Ka109。c点加入20mLNaOH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得CH3CH2COONa溶液(pH=9),溶液中有水解平衡CH3CH2C
15、OO+H2OCH3CH2COOH+OH-,将Kh109、c(OH-)105代入Kh表达式,得,C项正确;D项:d 点加入30mL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溶质为0.002molCH3CH2COONa、0.001molNaOH。电荷守恒c(Na+) +c(H+) = c(OH)+c(CH3CH2COO),物料守恒2c(Na+) =3c(CH3CH2COO)+3c(CH3CH2COOH),两式相减得c(Na+) c(H+) = 2c(CH3CH2COO)+3c(CH3CH2COOH)c(OH),进而有c(Na+) +c(OH) =c(H+) +2c(CH3CH2COO) +3c(CH3C
16、H2COOH)c(H+) +c(CH3CH2COO) +c(CH3CH2COOH),D项错误。本题选C。第II卷注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作答选考题时,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必考题:共129分。8.无水MgBr2常用于催化剂。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 (夹持装置略)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已知: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到140时乙醇脱水生成乙醚(C2H5OC2H5)
17、,加热到170时乙醇脱水生成CH2 = CH2。乙醚的熔点为34.6,沸点为132。Mg和Br2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MgBr2能与乙醚发生反应 MgBr2 +3C2H5OC2H5 MgBr2 3C2H5OC2H5。实验主要步骤如下:I.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正确连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装置中加入药品。II.加热装置A,迅速升温至140,并保持140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III.通入干燥的氮气,让液溴缓慢进入装置B中,直至完全加入。IV.装置B中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反应物,将得到的滤液转移至干燥的烧瓶中,在冰水中冷却,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产品。V.用
18、苯洗涤粗产品,减压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将其加热至160分解得无水 MgBr2。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使用仪器m的优点是_。(2)步骤I中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_ (填小写字母)。装置D的作用是_。(3)若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入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4)步骤V中用苯洗涤三乙醚合溴化镁的目的是_。(5)步骤V采用减压过滤(使容器内压强降低,以达到固液快速分离)。下列装置可用作减压过滤的是_(填序号)。(6)实验中若温度控制不当,装置B中会产生CH2BrCH2Br。请设计实验验证 CH2BrCH2Br的存在: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提纯得到CH2BrCH2Br,_。
19、【答案】 (1). 使系统内压强相等,便于液体顺利流下 (2). efbcg(ef可颠倒,bc可颠倒) (3). 防止倒吸 (4). 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碎瓷片 (5). 除去乙醚和乙醇 (6). bc (7). 取少量CH2Br-CH2Br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再加入稀硝酸酸化,滴加AgN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证明有CH2Br-CH2Br。【解析】【分析】从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看,以镁屑与液溴等为原料先制备三乙醚合溴化镁,再加热分解制备无水MgBr2。故用A装置制备乙醚并导入装置B,中间加装置D防止倒吸;用装置E将溴蒸气缓慢导入装置B,使溴与镁反应。【详解】(1)装置A中仪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潍坊市 届高三 第二次 模拟考试 理科 综合 化学 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