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微带带通滤波器设计姓名: 杨 凯 学号:1104480134姓名: 黄子宸 学号:1104480115姓名: 钱 铖 学号:1104480105指导教师: 钱嵩松 2014年5月【精品文档】第 - 23 - 页目录摘 要- 1 -Abstract- 1 -第1 章 引言- 3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3 -1.2 微带滤波器国内外研究情况- 4 -1.3 滤波器的分类- 7 -1.4 HFSS及ADS 介绍- 8 -第2章 带通滤波器设计理论- 8 -2.1 带通滤波器的参数- 9 -2.2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原型- 10 -2.3 原型滤波器
2、的元件值的归一化及其计算- 12 -第3章 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优化- 13 -3.1 微带线和奇模、偶模特征阻抗- 13 -3.2 S 参数- 15 -3.3 设计指标及流程图- 18 -3.4 原理图设计- 19 -3.4.1 低通滤波器原型的参数的计算- 20 -3.4.2 奇模和偶模特性阻抗的计算- 22 -3.4.3 微带线尺寸的计算- 23 -3.4.4 HFSS原理图绘制与仿真- 24 -3.4.5 ADS原理图绘制与仿真- 25 -3.5 微带带通滤波器的优化- 26 -3.5.1 对HFSS结果的优化- 26 -3.5.2 对ADS结果的优化- 28 -结束语- 30 -致
3、 谢- 31 -参考文献- 31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微波滤波器的应用和当前的研究情况。然后介绍了滤波器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参数。之后该论文基于仿真软件HFSS和ADS及公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同时借助HFSS和ADS软件分别对所设计的微带线滤波器进行了仿真和优化,最终得到比较理想的微带线滤波器。在进行原理图设计、仿真和优化的过程中,重点内容是原理图的绘制和S 参数的优化。在已知公式和表格的基础上,能够计算出滤波器的各种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能够绘制原理图;S 参数的优化主要是优化范围的修改和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本次设计所完成的滤波器如下:通带810 GHz,带内波纹0.5
4、dB,7.2GHz 以下及10.8GHz 以上衰减大于40dB。 结果表明,基于微波仿真软件HFSS 和ADS的微带线带通滤波器能够顺利实现,并且重要参数能够较好的控制在所要求的范围内。关键词: 微带线 微带带通滤波器 电磁仿真Abstract At 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wave filters, and the current state of studying the filters. Then introduces the theory basis and important parameter. Wi
5、th the software HFSS,ADS and the formula, this paper also well design a microstrip band-pass filter. At the same time also do the simulation and optimination with the help of HFSS and ADS. Finally we get a relatively ideal microstrip filter.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schematic diagram, simulat
6、ing and optimizing, the point is to draw the elementary diagram and optimize parameter S. Based on the formula and diagram known, we can calculate all the parameters of the filter. With that, we can draw the schematic diagram. The optimizing of the parameter S mainly includes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7、 optimizations sphere and its repetition. The filters this design contains are as follows: Pass band 8-10GHz, the band ripple 0.5dB, 7.2GHz and 10.8GHz weakens is bigger than 40dB. The result shows that microstrip band-pass filter based on microwave circuit simulation software HFSS and ADS is effect
8、ive, and the important parameter can be controlled in the required limits. Keywords: microstrip, band-pass filter, electromagnetic simulation第1 章 引言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的快速广泛的传递。信息传递必须通过两种方式:有线传输方式和无线传输方式。目前的固定电话、有线电视、有线互联网络都属于有线传输。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属于无线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通信的需求越来越高
9、,无线通信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图1-1 是一种典型的移动电话射频电路方框图,图中的虚线部分表示在该无线通信设备中的滤波元件。从图中可以看出,信号的接收和发射都离不开滤波器,它们的尺寸以及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整个无线通信设备的体积以及工作性能。图 1-1 一种典型的移动电话射频方框图无线通信技术和集成电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无线通信电子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集成化、小型化、高可靠性已经成为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电路在满足电气性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电路占用空间。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近年来出现了多芯片组件(MCM)、片上系统(SOC)、封装系统(SOP)等新的封装形式。这些新的封装形
10、式,通过将不同信号的集成电路高密度地混合集成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的体积,从而实现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型化。目前,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源电路已经实现了微型化并且能够有效地采用现代封装技术进行集成。而系统中的天线、滤波器、耦合器等无源电路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成在现代封装系统中,但是,由于其工作性能的特殊要求及其特定的工作原理,还不能从设计上完全实现小型化,仍然面临着小型化、高性能化的关键技术难题。采用传统方法设计的滤波器尺寸一般比较大,在工作性能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够满足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要求,急需从小型化和高性能设计两个方面进行改进。目前,国内外针对这一研究
11、热点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设计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设计上实现滤波器小型化,不仅可以减小滤波器自身的尺寸面积,而且更加有利于系统的封装集成,进一步实现无线通信系统的小型化。因此,性能优良、高集成度的微波滤波器研究成为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研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工作。微带滤波器因为重量轻、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且易于与其他微波电路集成等优点 而广泛应用在无线通信系统中。1.2 微带滤波器国内外研究情况移动通信产业惊人的成长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促进了滤波器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固态化滤波器的发展,如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SAW 滤波器、介质滤波器等。市场需求的巨大动力促使各类滤波器不断扬长避
12、短、改进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已突破了早期的多种性能、功能或成本局限。 近年来,薄膜声学体波共振技术(FBAR)给射频前端滤波器小型化和集成化带来一线曙光。当然,许多问题涉及工艺控制与封装过程,有待解决。典型的FBAR 测试结果显示, FBAR 技术带来的高Q 值和高耦合系数可与高级的陶瓷的和声表面波振子相媲美,目前达到 的Q 值己超过1000 ,与基于陶瓷的产品相比,FBAR 技术在小型化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可实现体积小于目前基于陶瓷产品10%的产品。FBAR 的电特性己经达到目前CDMA 和PCS 陶瓷双工器的性能标准。为了减小体积,村田公司开发出 MB 型片式介质滤波器,它是由 2-3 个同
13、轴谐振器整块连体构成,而无需电路基板、耦合器、外罩等。PHS 1900 用最小的 2 级带通滤波器仅3.84.32.0( mm ) ,而相对应的2 级耦合型介质滤波器只能达7.0 8.03.7( mm )。西门子公司研制的3 级整块联体型片式介质滤波器,尺寸规格仅8.8 7.452.75( mm )5.754.02.95( mm ) ,适用于ISM915、GPS1500 、PCN / PCS1800 、 PHS1900 。W-LAN2450 的最小型仅为 3.255.01.9( mm )。1990 年日本住友公司提出低温共烧多层介质平面型滤波器的构想。此后,松下、日本、飞利浦、双信、NGK 、
14、JTI 等公司先后开发出适合于表面贴装的同类新产品。 根据IEEE 521-2002标准,X波段是指频率在8-12 GHz的无线电波波段,在电磁波谱中属于微波。而在某些场合中,X波段的频率范围则为7-11.2 GHz。通俗而言,X波段中的X即英语中的“extended”,表示“扩展的”调幅广播。X波段通常的下行频率为7.25-7.75 GHz,上行频率为7.9-8.4 GHz,也常被称为7/8 GHz波段(英语:8/7 GHz X-band)1。而NASA和欧洲空间局的深空站通用的X波段通信频率范围则为上行7145-7235 MHz,下行8400-8500 MHz。根据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第
15、8条,X频段在空间应用方面有空间研究、广播卫星、固定通讯业务卫星、地球探测卫星、气象卫星等用途。雨衰减对X频段的信号传输有一定的影响。我国移动通信发展迅速,一方面用户数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用户要求的业务种类也不断的增加,从话音业务到短消息和数据业务,以及将来的移动多媒体业务。由于用户超常规发展。现在移动通信系统从GSM 到GPRS 直至CDMA ,频率从原来的几百赫兹到了现在的 9OOMHz 、1.8 GHz 、2.4GHz 、5.8GHz 甚至更高。与此同时对于器件的小型化和高性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微波波段,滤波器由于其具有小型化、易集成、设计灵活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制作的微带滤波器
16、的插损小、带边陡峭度高、带外抑制大、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在移动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在移动设备等器件上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器件小型化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要求,在应用新型材料制作的同时,我们也利用了微波技术的各种理论通过都对微带滤波器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多模微带滤波器,类交趾滤波器等。在设计中,可以采用多个相互耦合的微带线以提高滤波器的耦合度,降低滤波器的面积,同时,从微带线的等效分布电感、电容出发,结合模拟和试验结果,提出滤波器的等效LC 电路,分析结构参数,从而减小滤波器的尺寸。1.3 滤波器的分类 最普通的滤波器有低通、高通、带通、带阻衰减特性(如图1-2 所示)。图1-2 四
17、个普通滤波器的特性曲线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滤波器进行分类: (a) 按功能分,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可调滤波器。(b) 按用的元件分,有集总参数滤波器,分布参数滤波器,无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 晶体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等。1.4 HFSS及ADS 介绍HFSS 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Ansoft公司推出的三维电磁仿真软件, HFSS提供了一简洁直观的用户设计界面、精确自适应的场解器、拥有空前电性能分析能力的功能强大后处理器,能计算任意形状三维无源结构的S参数和全波电磁场。HFSS软件拥有强大的天线设计功能,它可以计算
18、天线参量,如增益、方向性、远场方向图剖面、远场3D图和3dB带宽;绘制极化特性,包括球形场分量、圆极化场分量、Ludwig第三定义场分量和轴比。先进设计系统(Advanced Design System),简称ADS,是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Agilent)为适应竞争形势,为了高效的进行产品研发生产,而设计开发的一款EDA软件。软件迅速成为工业设计领域EDA软件的佼佼者,因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模板支持和高效准确的仿真能力(尤其在射频微波领域),而得到了广大IC设计工作者的支持。 ADS是高频设计的工业领袖。它支持系统和射频设计师开发所有类型的射频设计,从简单到最复杂,从射频微波模块到用于通信和航
19、空航天国防的MMIC。 第2章 带通滤波器设计理论 论文研究的是使用 HFSS 软件设计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解决方案,而带通滤波器是以低通滤波器为原型设计的。当平行耦合微带线长度为/4 时,有带通滤波器的特性,但其不能提供陡峭的通带到阻带过渡,如果将多个耦合微带线单元级联,级联后的网络可以具有良好的滤波特性。2.1 带通滤波器的参数(1) 绝对衰减(Absolute attenuation):阻带中最大衰减(dB) (2) 带宽(Bandwidth):通带的3dB带宽(flowfhigh) (3) 中心频率:fc或f0 (4) 截止频率:下降沿3dB点频率 (5) 每倍频程衰减(dB/Octave
20、):离开截止频率一个倍频程衰减(dB) (6) 微分时延(differential delay):两特定频率点群时延之差以ns计 (7)群时延(Group delay):任何离散信号经过滤波器的时延(ns)(8)插入损耗(insertion loss):当滤波器与设计要求的负载连接,通带中心衰减,dB (9) 带内波纹(passband ripple):在通带内幅度波动,以dB计(10) 相移(phase shift):当信号经过滤波器引起的相移 (11) 品质因数Q(quality factor):中心频率3dB带宽之比 (12) 反射损耗(Return loss) (13) 形状系数(sh
21、ape factor):定义为BW(60dB点)/BW(3dB点)(14) 止带(stop band 或reject band):对于低通、高通、带通滤波器,指衰减到指定 点(如60dB 点)的带宽。 2.2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原型 低通滤波器是带通滤波器的特例,可作为带通滤波器设计基础。两种常见的低通滤波器原型:(1) 平坦低通滤波器特性曲线(如图2-1所示):图2-1 最大平坦低通滤波器特性曲线数学表达式如(2-1): (2-1)(2-1)中满足关系式(2-2): (2-2)N对应于电路所需级数。特点: = 0 处(2n-1)阶的导数=0 ,1定义为衰减3dB 的频带边缘点 (2) 切比雪夫
22、低通滤波器特性曲线(如图2-2 所示): 图2-2 切比雪夫低通滤波器特性曲线n仍旧是电路里电抗元件的数目。特点:带内衰减呈波纹特性 LAr定义为等波纹频带的边缘频率。 最大平坦衰减特性曲线与切比雪夫特性曲线比较可以看出: 1、 若通带内允许的衰减量LAr和电抗元件的数n为一定,则切比雪夫滤波器的截止速率更快。因为其截止陡削,所以常常宁可选择切比雪夫特性曲线而不取其他的特性曲线。 2、 假如滤波器中的电抗元件的损耗较大,那么无论那种滤波器的通带响应的形状与无耗时的比较,都将发生变化,而在切比雪夫滤波器中这种影响尤其严重。 3、 理论证明了最大平坦滤波器的延迟畸变要比切比雪夫滤波器小。2.3 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微带 带通滤波器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