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精品文档】第 7 页中国企业并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 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合称 。所谓兼并是指兼并企业将目标企业并入其中,而使后者失去法人资格。所谓收购是指收购企业购买目标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以实现对该公司的完全或相对控制。兼并的结果是 ,兼并企业续存 ,或者在合并基础上重新成立一个企业替代兼并与被兼并企业 , 获得一个新的法人资格 。关键词 : 企业并购 ;现状 ;发展趋势 企业并购是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 中国的企业经历了数次并购浪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
2、 ,也暴露了许多问题 。本文从中国企业 (跨国 ) 并购的现状 、 问题及发展趋势入手 。跨国并购是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的合称 。所谓兼并是指兼并企业将目标企业并入其中,而使后者失去法人资格。所谓收购是指收购企业购买目标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或股权,以实现对该公司的完全或相对控制。兼并的结果是 ,兼并企业续存 ,或者在合并基础上重新成立一个企业替代兼并与被兼并企业 , 获得一个新的法人资格 。但跨国收购的目的或最终结果并不是要改变公司(即法人 )的数量 ,而仅仅是改变被并购企业的产权关系和经营管理权关系 。而跨国兼并在法律上却改变了法人数量 , 它使两个以上的法人最终合并成一个。要么消灭了并购企业
3、 ,要么消灭了目标企业 。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 , 企业之间的并购 尤其是跨国并购与日俱增 , 有人认为 , 2006 年 12 月 11 日入世过渡期完成之后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进行并购活动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多样化上市公司股权收购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境外企业参与并购与国内企业境外并购现象开始出现 ,但承担目标企业债务式的并购仍占到 60%左 右 ;并购范围突破了所有制和地区限制 , 开始向多种所有制,跨地区方向挺进 ;企业并购开始由以往的“ 政治任务 ” 逐步转为以企业为主体 , 并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一、 中国企业 (跨国 )并购的阶段 划分 自从 20 世
4、纪 70 年代末期至今 , 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 中国的企业并购便由一个逐步 发育的过程而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 在此期间也 经历了一次次的并购浪潮 。自改革开放以来 ,跨国并购在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 1972 1992 年的空白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吸收的外资 主要以国外贷款为主 , 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的 FD I 仅占整个外资的 40%弱 (OECD , 2000 ) ,虽然在一 些中外合资的企业中 ,外方取得了实质性控制权 ,外商直接收购国内企业的现象偶有发生 , 但并没 有发生 严 格 意 义 上 的 跨 国 并 购 。第 二 阶 段 是 1992 1999 年
5、的起步阶段 。这一阶段外商投资 方式出现了转向并购的一些明显变化 , 即外商开 始从以往的合资合作等投资方式逐渐转向控股收购和控股联营 。与此相伴随 , 收购的对象也从一 般性的企业转向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 , 从零散选择转向行业收购 。第三阶段是 2000 年以来的 涌动阶段 。这一阶段的跨国并购方式尽管多种多样 ,但由于受到国内政策和法律环境的制约 ,并购时仍然更多地以通过协议并购和合资企业内通过股权转让或增资扩股稀释中方股权的方式进行 。 所以从整体来看 , 这一阶段的跨国并购仍然是我 国吸收外资的“ 微风细雨 ” 阶段 。但涌动的跨国 并购潮已经预示着 : 在中国 ,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即
6、 将到来 。二、 中国企业 (跨国 )并购的现状 (一).中国企业并购的现状总结 为如下几点 : ( 1 )企业并购日趋活跃 , 并购交易值 不断增加 。 ( 2 ) 外资并购势头旺盛 , 渐成浪潮 。 ( 3 )并购方式呈现多样化 。(二). 与国外企业并购 的差异性比较 。 ( 1 ) 国外强强联合成为主流 , 中国多是以强扶弱 ; ( 2 ) 国外中介市场为并购推波 助澜 ,中国中介市场作用微弱 ; ( 3 ) 国外发达的本市场推动了企业并购 , 而中国的资本市场则亟待发展 。除上述几方面差异外 , 中国与发达国家 在并购的支付方式 、 交易规模 、 并购方向等方面也 存在着不可忽略的差
7、距 。首先 ,在投资地域上 ,企业 跨国投资的重点由以前的以港澳 、 北美地区为主 逐渐向亚太 、 欧洲、 非洲和拉美地区扩展 , 分布日趋均衡 。其次 ,从跨国并购的目的来看 ,正从初期的以获取国外的原材料和产品市场为主向获取国 如上所述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迄今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 。其间跨国并购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获得了相当程度 的发展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 一个关于文献的综述私募基金支持的事件,均发生在 TT行 M 业中 。有创投或私募基金支持的并购事件数量仅占所有TT产业并购事件总量的33%,而其并购M价值却占披露价值总额的 64%。由此可见 ,
8、创投和私募资金在中国并购市场中的作用不容低估 。 三、 中国企业(跨国 )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多数中国企业(跨国 ) 并购存 在的问题是 ,并购的决策团队和执行团队往往 是同一拨人 ,从而导致战略和执行的脱节 ,这是中国企业 (跨国 )并购失败的重要因素 。 具体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主要存 在以下问题 : (一) 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不完善 。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脱胎于计划经济体制,因而弊端较多 :一 是审批程序不适应跨国并 购的要求 ,从而影响了企业迅速捕捉跨国并购的 良好机遇 。二是重“ 管理 ” 促进 ” 轻“ 。即缺乏有 效促进和保障跨国并购正常开展的手段和方式 ; (二).
9、法律体系建设滞后 。众所周知 , 由于受多种 因素的影响 ,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法规是 针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并购的 ; (三).资本市场改革不到位 。目前中国企业普遍缺乏在国际市场上融资的经验和能力 , 金融市场不健全,如何有效地为跨国并购筹集资金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课题 ; (四) .政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企业 (跨 国 )并购的正常发展 。阻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 政治因素主要有两个 : 一是“ 中国威胁论 ” 有抬头企业在跨趋势 。二是投资主体的国有性质 ; 国并购中还要经历磨练 , 继续努力培育自己的比较优势 。在跨国并购的实践中,中国企业逐步认识到 ,要成为跨国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企业 并购 现状 发展趋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