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五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总结【精品文档】第 27 页五年级数学下册概念汇总第一单元 观察物体1、观察同一物体时,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2、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3、根据从某一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摆出多种立体图形。4、从一个方向观察物体,最多可以看到它的3个面。5、根据三个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可以确定原来立体图形的形状。6、根据三个面看到的图形形状拼搭立体图形的步骤:A、根据图形较多的一面搭起来。B、根据另一面搭。C、与第三面比较。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A、因数和倍数1、像0、1、2、3、4.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做自
2、然数。0也是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2、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2=6,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3、a b=c (a0,b0,a、b、c为整数),那么a、b叫做c的因数,c叫做 a 和 b 的倍数。4、描述一个数的倍数或者因数时,应描述成谁是谁的因数或者倍数,而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倍数。5、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因数不同,倍和倍数也不同。因数和倍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只能是整数。6、三个不同的非零整数相乘,每个整数都是这三个整数乘积的
3、因数,并且每两个整数的乘积也是这三个整数乘积的因数。7、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8、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9、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可以列乘法算式(找)或者列除法算式(判断)。10、找因数或倍数时,从1开始一对一找。11、如果几个数都是一个数的倍数,那么这几个数的和也是这个数的倍数。12、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13、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14、在规定一个有限范围内找一个数的倍数时,这个数的倍数个数就是有限的,在表示时不能加省略号。15、1的因数只
4、有1.16、 一个数的最大因数等于它的最小倍数。17、 1是所有非0整数的因数。18、26的因数有1,2,3,6,这几个因数的关系是:1+2+3=6.像6这样的数,叫做完全数(也叫做完美数)。28、496、8128也是完全数。一共有48个完全数。B、2、5、3的倍数的特征1、2、3、5的倍数的特征。 2的倍数:个位上是 0、2、4、6、8 的数都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5的数是5的倍数。 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是0的整数。2、整数按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分成两类:偶数和奇数。整数中,是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偶数都是双数,奇数都是单数。)偶数和
5、奇数的个数是无限的3、在全部整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相邻两个偶数之间相差2,相邻两个奇数之间相差2。4、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最大的奇数。5、一般地,如果a是整数,偶数可以用2a表示,奇数可以用2a+1表示。6、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个位上一定是0。 7、3的倍数:各个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任何数。8、同时是2、3、5的倍数的特征:A、个位是0;B、各位上数字和是3的倍数。9、如果这个数的末两位是4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4的倍数。10、如果用a表示一个非0自然数,那么a+2既可以表
6、示偶数,也可以表示奇数。11、一个数各位上数的和是9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12、一个数是9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13、在两位数中,是3的倍数的最小奇数是15,是3的倍数的最大偶数是96.14、一个数是2和3的倍数,一定也是6的倍数。15、同时是 2、3、5 的倍数最小两位数是 30,最大的两位数是 90;最小三位数是 120,最大的三位数990。16、奇数和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C、质数和合数1、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 合数:一个
7、数,如果除了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2、质数有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3、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4、不是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比如1。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比如2。5、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合数这句话是错误的,比如1是自然数,但它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6、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要依据这个数因数的个数。7、质数不一定都是奇数,如2是质数不是奇数;所有的合数不一定都是偶数,如9是合数但不是偶数。8、在1-2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奇数是1.9、在1-9的自然数中,相邻的两个质数是2和3,相邻的
8、两个合数是8和9.10、100 以内质数表:口诀一位质数偶打头,2、3、5、7记得熟。两位质数不用愁,可以编成顺口溜:十位见了4和1,个位准有1、3、7;十位若是2、5、8,个位3、9往上加;十位若是3和6,个位1、7跟在后;十位一旦被7占,个位就是1、3、9;以上数字巧妙记,19,97最后写。合起来从小到大就是: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 .475359.616771 737983899711、 一个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这句话是错的,比如;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2、 是2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合数,比如2.13、 两个不同的质数相乘,积一定是合数。14、
9、 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9715、 一个数的因数不一定比它的倍数小。16、 边长是一个非0自然数的正方形,它的周长一定是个合数。17、 凡是8的倍数的数也一定是2的倍数。18、 凡是6的倍数的数也一定是3的倍数。19、 4=2+2,6=3+3,8=5+3,10=7+3.。那么,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质数的和呢?这个问题是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最先提出的,所以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看似简单,要证明却非常困难,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的难题,被称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各国数学家都想攻克这一难题,但至今未解决。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
10、体A、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棱和棱的交点称为顶点。面和面相交的线段称为棱。2、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3、长方体的特点: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相邻的棱互相垂直。长方体不一定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通常把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5、观察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三个面。6、长方体棱长总和公式:长方体棱长总和 =(长+高+宽)4长方
11、体的长棱长总和4宽高 长方体的宽=棱长总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总和4长宽7、正方体的认识:正方体是由 6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8、正方体的特点:有 6 个面,8 个顶点,12 条棱,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9、正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统称棱长。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11、正方体棱长总和=棱长12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总和1212、所有的正方体都是长方体,所有的长方体不都是正方体。13、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减少了2个面,8条棱。14、几何学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源于土地测量等实际需要。古希腊
12、数学家欧几里得被称为“几何之父:,它的著作原本在数学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该书从17世纪初开始传入我国。B、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2、长方体的上下两个面的面积相等,面积=长宽;长方体的左右两个面面积相等,面积=宽高;长方体的前后两个面面积相等,面积=长高;所以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即:S长=(ab+ac+bc)23、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每个面的边长都是正方体的棱长。所以: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即:S正= 6aS正底面积6 S正底面积表面积64、正方体的棱长(或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到原来的
13、n倍,它的表面积扩大到原来的n2倍。5、 正方体的棱长(或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缩小到原来的n分之一,它的表面积缩小到原来的n2分之一。6、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值得是6个面的面积之和,但有时根据实际需要并不是求6个面的面积之和,例如水池、鱼缸、通风管等。7、 将一个物体锯成两部分,它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截面的面积。8、 用几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要想使表面积最大,必须把最小的面拼接在一起;要想使表面积最小,必须把最大的面接在一起。C、体积和体积单位1、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体积大的物体,所占空间大;体积小的物体,所占空间小。2、常用的体积单位从大到小有:立方米(
14、m)立方分米(dm)立方厘米(c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cm。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粉笔盒的体积接近1dm。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所围成的空间的体积是1m。4、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三者不能互相比较。5、 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容积)长宽高长方体的长体积(容积)宽高或者 长方体的长体积(容积)(宽高)长方体的宽体积(容积)长高或者 长方体的宽体积(容积)(长高)长方体的高体积(容积)长宽或者 长方体的高体积(容积)(长宽)即V=abh ; a =Vbh b=Va
15、h h=Vab6、正方体体积(容积)棱长棱长棱长 V=a7、a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即:a=aaa8、a和3a不同,a表示3个a相乘,3a表示3个a相加,即:3a=a+a+a9、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长方体的底面积 = 体积高 长方体的高 = 体积底面积 即V=Sh h=VS S=Vh这个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同样适用于正方体即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高 10、 有时候可以把物体横截面的面积看作底面积。11、 占地面积=底面积 贴瓷砖的面积=表面积 蓄水的立方米数=体积12、 物体的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13、 用棱长位1cm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
16、少要用8个。14、 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扩大到原来的n倍,高不变,它的体积也扩大到原来的8倍。15、 两个底面积相等的长方体,它们的体积不一定相等。16、 体积相等的正方体,它们的棱长一定相等。D、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即:1 m =1000 dm 1dm=1000 cm 1 m =1000000 cm2、 大变小乘进率,小变大除以进率。3、 单变复,整数部分大单位,小数部分原单位,把它变成复名数的小单位。4、 复变单,一样的,不要变,不同的,变相同,变出来后再相加。5、将一个长方体融化铸成一个正方体,形状变了,体积不变。这叫等积变形。但在计算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17、。6、乘飞机的行李尺寸规定:机场行李托运一般不超过此规格:90、65、50;手提行李的三边之和一般不得超过115;(单位均为厘米)7、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集中而正确的给出了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书中在求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体积时,是这样说的:“方自乘,以高乘之即积尺。”意思是说先用边长乘边长得底面积,再乘高就得到长方体的体积。E、容积和容积单位1、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他们的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计量容积,一般就用体积单位。计量液体的体积,如水、油等,常用容积单位:升(L)和毫升(ml)2、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可以相互换算,但不能互相替代
18、,液体体积才用体积单位。 1L=1 dm 1L=1000ml 1ml=1 cm3、一般用排水法和等积变形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4、容积的计算方法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只是计算容积时要从容器里面量出它的长宽高,但在不计量厚度的情况下,一般就用这个容器的长宽高。在不忽略容器厚度的情况下,物体的体积和容积不相等。5、一个物体的体积一定比容积大。6、有容积的物体一定有体积,但有体积的物体不一定有容积。7、表面积扩大棱长倍数的平方倍,体积扩大棱长倍数的立方倍。8、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的体积相同,表面积不一定相同。9、把一个正方体泥块捏成长方体,它的体积不变。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A、分数的产
19、生和意义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2、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3、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单位1和自然数1不同。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5、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最大的分数单位是1/2,没有做小的分数单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6、求分率: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另一个量占总份数的几
20、分之几。7、在分数中,分子表示所取得份数,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总份数。8、分母不同的分数(即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9、一个分数,它的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它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越小。10、求单量:总量数量单量(用分数表示)(单量、分率的分母都是平均分的总份数)11、两个半份能合成一份的前提是两个半份的单位1相同。12、3m的7分之1和1m的7分之3一样长。B、分数与除法1、分数与除数的关系:被除数除数 ab - (b0)2、 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3、 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练习,但分数不等同于除法。除法是一种运算,分
21、数是一种数。4、 一个分数,不但可以从分数的意义上理解,也可以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上理解。例如,五分之二可以理解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表示其中2份的数;也可以理解为把2平均分成5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5、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思路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思路相同,都是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也符合“是”字的前面多.6、 单位一有规律,“的”前“占”后“是”字后。7、单位换算: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时,如果低单位上的数不能被进率整除,商就可以用分数表示。(结果要约分)C、真分数和假分数1、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分子大的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两个数
22、,分母小的数比较大。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特征:真分数小于。真分数的个数 = 分母 - 13、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特征:假分数大于或者等于。4、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写带分数时,分数部分的分数线要与整数的中间对齐。读带分数时,在整数和分数中间加个“又”字。5、假分数的分子恰好是分母的倍数,它实际上是整数;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写成带分数。6、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时,能整除的,所得的商就是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时,商做带分数的整数,余数是分子,分母不变。7、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整数乘分母加分子做分母,分母不
23、变。8、比较带分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带分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带分数就大。9、每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比如:4=22,15=35.。用短除法可以分解质因数。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10、质数是对一个数的性质而言,它是独立存在的;质因数不能独立存在,只能相对某一个合数而言。11、分数单位是a分之一的最大真分数是a分之(a_1),最小的假分数是a分之a.12、一个带分数有(整数分母+分子)个分数单位。D、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一
24、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扩大若干倍,分数大小也扩大若干倍,如果分子不变,分母扩大若干倍,分数大小反而缩小相同的倍数。2、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要注意以下四点:A、分数的大小不变;b、分子分母进行的同一种运算只能是乘或除;c、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的是相同的数,而且必须是同时计算;d、分子和分母乘或除以的数不能是0.E、最大公因数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比如: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他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他们的最大公因数。2、 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公因数是1。
25、3、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可以比较简便地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4、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两数的公因数的倍数。5、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6、互质的两个数不一定都是质数。比如:每相邻的两个数都是互质数。7、合数和合数也可能成为互质数,例如15和16.8、1和任意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相邻的两个奇数是互质数;不相同的两个质数是互质数。9、1和任意非0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10、a是b的倍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11、相邻两个非0自然数只有公因数1.12、a是一个大于或者等于2的自然数,那么a的最大因数是a.F、约分
26、1、约分的意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约分时,通常要约成最简分数。2、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 1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3、约分的方法:一找二除三简,即一找到最大公因数,二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三检查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4、分子是1的真分数都是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都是质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相邻自然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5、约分时要注意观察分子和分母的特点:(1)分数的分母是分子的倍数,就同除以分子,得几分之一。(2)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是整十整百数,约分时划去分母分子末尾同样多的0后再约分比较简便;(3)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偶数,
27、先用分子分母除以2,再约分。(4)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双双数”(22、33、44.),先用分子分母除以11再约分。6、约分结果必须是最简分数7、约分只改变分数单位,分数的大小不变。G、最小公倍数1、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数,叫做他们的公倍数。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数,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2、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只有最小公倍数,没有最大公倍数。3、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4、两个数是互质关系时(或者只有公因数1)
28、,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5、两个不同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一定比最小公倍数小。6、最小的质数和最小的合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最大公因数是2.7、两个质数相乘的积是他们的最小公倍数。8、一个数它既是a的倍数,又是a的因数,这个数是a。9、两个非0自然数的积一定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H、通分1、 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2、 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大。3、 通分的意义: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4、 通分时分子分母都要同乘一个非0的相同数,结果是两个分数变成了同分母分数。5、 通分使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
29、位相同了,通分实际上是统一分数单位,它不改变分数大小。6、 约分和通分都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7、 比一个分数小又比另一分数大的分数有无数个。I、分数和小数的互花1、小数化分数的方法: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分数化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四舍五入”保留几位小数。没特殊要求的一般保留2位小数。3、分数和小数混在一起比较大小时,一般将分数化成小数。如果都化成分数比较,需要通分,比较麻烦。4、判断一个最简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一个最
30、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反之则不能。5、分数小数互化时,都不要漏掉整数部分的数。37、常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2 = 0.5 1/4 = 0.25 3/4 = 0.75 1/5 = 0.2 2/5 = 0.4 3/5 = 0.6 4/5 = 0.8 1/8 = 0.125 3/8 = 0.375 5/8 = 0.625 7/8 = 0.875 第五单元 图形的运动(三)1、 物体绕着某一点或某条轴转动,这种运动现象称为旋转。2、 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3、 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方向,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4、 旋
31、转时,图形的每一条边和每一个顶点绕旋转中心转过的方向、角度都相同,且相对应的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都相等。5、 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1) 确定旋转图形关键点;(2) 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3) 由关键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确定对应点;(4) 顺次链接上述各对应点。 6、 选择的旋转中心不同,即使旋转方向和角度都相同,得到的图形位置也不同。7、 从6时到9时,时针旋转了90度。 第六单元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A、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分数加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2、分数减法的意义: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
32、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3、同分母加、减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4、计算过程中,“1”可以化成任意一个计算需要的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但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5、如果两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大,并且分子和分母的差相等,那么可以借助差比较两真分数的大小。步骤:(1)用1分别减去这两个真分数,得到他们的差;(2)比较差的大小,差大原分数小,差小原分数大。B、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计算
33、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三字诀):通-算-约。3、 在计算时,有时会出现分数和小数的混合运算。如果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把分数化成有限小数计算比较简单;如果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就把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4、 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5、 分子都是1,分母是两个相邻自然数(0除外)的两个分数相加,这两个分数的和也是一个分数,和的分母是两分母的积,分子是两分母的和。6、 分子是1,分母不是相邻自然数(0除外)的分数相加,和可以根据上面这个规律写出,再约分。C、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利用运算定律可以
34、使一些分数计算变的简便。2、分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一样,都是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3、先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后,再通过通分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会使计算简便。4、通分可以把异分母的分数变成同分母的分数,通分时所选取的分母一般是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5、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是的分数能化成整数,分子是0的分数0。6、abba a-b-ca-(b+c) a-b+ca-(b-c)7、分子是1,分母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0除外)的积的分数可以分解成两个分子是1,分母分别是这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分数的差。8、从1里面每次减去a分之一,减去a次得0. 第七单元 统计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35、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2、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可以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的情况。3、观察折线统计图,连接两点的线段越陡,说明变化幅度越大;线段越平缓,说明变化幅度越小。4、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几组数据数量的多少及增减变化的情况,还能比较几组数据的变化趋势。5、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1)写标题,画两条相互垂直的射线来表示数量、项目和图例。(2)根据题意描出各点。(3)根据图例链接各点。6、中位数:将数据排序(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后,位置在最中间的数值。如果总数个数是奇数的话,取中间的那个数;如果总数个数是偶数个的话,取中间那两个数的平均数。5、中位数算出来可避免极端数据,代表着数据总体的中等情况。7、平均数: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平均数常用于表示数据的平均水平。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1、找次品:将待测物品分成3份,每一份尽可能分得一样多,如果不能分得一样多,也要使最多的和最少的只相差1。2、找次品的步骤:一分二称三画。(1)把物品分成3份,每份个数尽量相等。(2)天平两边放入相等的份数,按平衡和不平衡两种基本情况分别称出;(3)用图示画出称的过程,进而推断出次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