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实验室设计要求.doc
《P3实验室设计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3实验室设计要求.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作者xxxx-日期xxxxP3实验室设计要求【精品文档】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简称,P是英语protect 保护 的缩写。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使实验室内部的气体不会泄漏到外面而造成污染。一、 分级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
2、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二、 设计要求1、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1.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级或级以上生物安全柜。1.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1.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1.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1.5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
3、(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1.6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1.7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2、 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要求2.1 选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可与其他用途房屋设在一栋建筑物中,但必须自成一区。该区通过隔离门与公共走廊或公共部位相隔。2.2 平面布局a) 实验室应明确区分清洁区和工作区。b) 清洁区包括办公间、个人衣物更换间、淋浴间(须连接防护服更换间)、监控室、储物间、清洗间等。c) 工作区包括
4、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气锁、准备间、储物间、核心工作间(区)等。d) 人员必须经过缓冲间或气锁进入核心工作间(区)。缓冲间形成进入实验间的通道。必须设两道连锁门,当其中一道门打开时,另一道门自动处于关闭状态。如使用电动连锁装置,断电时两道门均必须处于可打开状态。在缓冲间可进行二次更衣。e) BSL-3()实验室的清洁区应至少包括个人衣物更换间和监控室;工作区的防护服更换间可兼作缓冲间。f) BSL-3()和BSL-3()实验室的清洁区应至少包括个人衣物更换间、淋浴间和监控室;工作区应至少包括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间(区)。g) BSL-3()实验室的缓冲间应为气锁,应内设防护服去污染设
5、施,亦可将缓冲间和防护服更换间联合设计为防护服去污染和防护服更换两个独立区间,且整体符合气锁要求。h) BSL-3()和BSL-3()实验室的核心工作间(区)应尽可能设计在整个实验室的中心部位,不得直接与其他公共区域相邻。i) 如果在工作区与清洁区之间或工作之内设置传递窗,应符合该区域的围护结构和连接结构的气密性要求及结构要求,其内应设物理消毒装置,必要时,应具有经高效过滤的通风换气功能或自净化功能。j) 当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不设自动控制装置时,缓冲间面积不宜过大,不宜超过实验间面积的八分之一。k) 级或级生物安全柜的安装位置应远离实验间入口,避开工作人员频繁走动的区域,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洁
6、”区域流向“污染”区域的气流流型。2.3 围护结构a) 围护结构应防震、防火,围护结构的外围墙体应有符合国家要求的抗震和防火能力。b) 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应易清洁,牢固,可靠密封。c) 实验室工作区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贯穿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d) 实验室工作区的围护结构内表面应光滑、耐腐蚀、防水,以易于清洁和消毒。e) 地面应防渗漏、完整、光洁、防滑,地面防护层应连续到立面15 cm处。f) 实验室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只要适用,应设观察窗;门的开启方向不得妨碍逃生。g) 所有窗户应为密闭窗,玻璃应耐撞击、防破碎。h) 围护结构的高度应满足最高的安装设备要求,并应留出维修和清洁空间。i
7、) 在通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应至少达到下列要求:应用烟雾测试等目视方法检查,BSL-3()和BSL-3()实验室的核心工作区、缓冲间的所有缝隙应无可见泄漏;BSL-3()实验室的气锁和核心工作间(区)的气密性应保证在检测压力不低于250Pa的情况下,30分钟的泄漏率/小时不超过10%。实验室应有防止节肢动物和啮齿动物进入的设计。2.4 通风空调a) 必须安装独立的通风空调系统以控制实验室气流方向和压强梯度。该系统必须确保实验室使用时,室内空气除通过排风管道经高效过滤排出外,不得从实验室的其他部位或缝隙排向室外;同时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进风口和
8、排风口的布局应使实验区内的死空间降低到最小程度。b) 通风空调系统为直排系统,不得采用部分回风系统。c) 环境参数:相对于实验室外部,实验室内部保持负压。实验间的相对压强以30Pa40Pa为宜,缓冲间的相对压强以15Pa20Pa为宜。实验室内的温、湿度以控制在人体舒适范围为宜,或根据工艺要求而定。实验室内的空气洁净度以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所定义的七级至八级为宜。实验室人工照明应均匀,不眩目,照度不低于500lx。d) 为确保实验室内的气流由“清洁”区域流向“污染”区域,实验室内不应使用双侧均匀分布的排风口布局。不应采用上送上排的通风设计。e) 生物安全柜的排风管道宜独立于系统排风管道,可以采用套
9、管式或硬连接方式。f) 实验室的进风应经初、中、高效三级过滤。g) 实验室的排风必须经高效过滤或加其他方法处理后,以不低于12m/s的速度直接向空中排放。实验室的外部排风口与送风口的距离应大于15m,并设置在主导风的下风向,应至少高出所在建筑2m,应有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放。处理后的排风也可排入建筑物的排风管道,但不得被送回到该建筑物的任何部位。h) 进风和排风高效过滤器应尽可能安装在送风管道的末端和排风管道的前端,以避免污染风管。i)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中,在进风和排风总管处应安装气密型调节阀门,必要时可完全关闭以进行室内化学熏蒸消毒。j) 应安装风机启动自动联锁装置,
10、确保实验室启动时先开排风机后开送风机。关闭时先关送风机后关排风机。k) 排风机应一备一用。排风机后的正压排风管道段应尽可能短,且不能穿过其他房间。l) 实验室内不得安装分体空调、散热器。m) BSL-3()和BSL-3()实验室的高效过滤器单元的结构应牢固,应能承受2500Pa的压力,其密封性应能保证在最小检测压力为1000Pa时,空气泄漏率每分钟不超过其容积的0.1%;所有排风高效过滤器应安装成可原位进行气体消毒和可现场进行扫描检漏或全效率检漏的方式;如果排风高效过滤器安装在实验室外的设备层(间),必须具备利用气密袋安全进行更换的条件。n) BSL-3()实验室排风高效过滤器的安装方式至少可
11、进行表面消毒和边框检漏条件,在压差至少100Pa的条件下,利用皂液法检查无可见泄漏。o) 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密封、耐腐蚀、抗老化,在500 Pa的压力下,每分钟的压力衰减率应小于0.2%。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有明确的标识加以区分。2.5 安全装置及特殊设备a) 必须在主实验室内设置级或级生物安全柜。其安装位置应满足6.3.2.5d)中的要求。b) 连续流离心机或其他可能产生气溶胶的设备应置于物理抑制设备之中,该装置应能将其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在实验室内所必须设置的所有其他排风装置(通风橱、排气罩等)的排风均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方可排出。其室内布置应有利于形成气流由“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3 实验室 设计 要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