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讲义.doc
《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讲义.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讲义【精品文档】第 22 页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中学生品德现状一、整体健康,主流良好1、普遍有着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70.9以上的学生认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自己感到自豪。“”2、大多数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健康的。首先,大多数学生都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近61.5的同学对争取加入共青团、中国共产党的看法是“积极上进”的;其次,基本上能摆正集体和个人二者之间的利益关系。43.9的学生选择“宁可牺牲一点个人利益,也要维护集体利益”,47.2的学生选择“公私兼顾”。再次,个人幸福观基本正确。34.8的学生认
2、为人活着首先是为了”一种精神追求”,其他选择都在15%以下。在回答 “你努力学习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时,有44.7%的学生选择 “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57%的学生选择自己的理想是“上大学”。这反映出学生对个人人生的选择与判断更加现实。3、传统道德对中学生的影响仍有着较大的优势。34.9%的学生认为成长的关键是“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个比率超过了选择“机遇”和“有个好父母”的比率。有70.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诚信程度比较好。51.9%的学生“经常主动参加”和“看到或碰到就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当同学、朋友遇到困难时,83.4%的学生态度是“伸出援助之手”。在公交车
3、上遇见老、弱、病、残、孕乘客,有58.4%的学生表示会让座。这也反映出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成功有效的。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普遍缺乏责任感(1)缺乏家庭责任感。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通过家访了解的情况常常使我们大吃一惊,反差很大。父母均已下岗,生活困难,但学生还要讲吃讲穿,买手机,买电脑,骑高档自行车,不体谅父母的辛苦,不但不主动分担父母的忧愁,还提出无理要求,缺乏家庭责任感。(2)缺乏集体责任感。班级卫生工作,是班级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卫生劳动,可培养学生的劳动卫生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但学生的实际表现令人担忧,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能认识到值日劳动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劳动积极主动,认真负
4、责。四分之二的学生敷衍了事,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则能拖则拖,能少则少,能逃则逃。教室过道有椅子摔倒,每个人从上面跨过,没人主动扶起,地上的纸片更是没人主动捡起,缺乏责任感。(3)缺乏社会责任感。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很少关心国家大事及国际时政,他们大多为追星一族,只关心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及文娱界明星,他们的生辰、年龄、星座、喜好、行踪等都能头头是道,但有些同学连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及重庆市的领导人都说不全,有的同学甚至连自己的校长是谁也说不上,缺乏责任感。2、行为规范不尽如人意虽然学校每天都进行着行为规范的教育和检查,但一出校门,他们上下车拥挤、抢座位、乱扔杂物、闯红灯、不遵守交通规则,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
5、不良习惯屡见不鲜,同时,在与社会接触中,社会上的不良习气也被带到校园里。如不良嗜好,“扎场子”等。3、道德理想有感情化和世俗化的倾向 他们在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关系问题上,价值观存在着向个人价值倾斜的倾向,许多学生对参加集体活动缺乏应有的热情,甚至于有的同学不愿意担任干部,团员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唯恐影响自己学业,对“大公无私”的观点难以接受,主张在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追求个利益,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兼容,索取与奉献并重。青少年的理性化道德理想还未形成,往往以现实生活中某一偶然作为理想的化身,由于偶像崇拜对象中良莠不分,一些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成了“追星族”们效仿的偶像,甚至历史
6、和现实中的反而人物也成了少数人崇拜对象,而一些值得崇拜的英雄、模范人物却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此同时,青少年同辈群体对其成员的道德期望也常有世俗的气息,比如“为朋友两肋插刀”被认为是讲义气,“能攀龙附凤”左右逢源被认为有本事,“保守朋友的罪恶秘密”被认为是守诺言等。4、中学生对社会道德状况存在着诸多困惑,进而导致中学生道德判断偏颇。在回答“你认为中学生谈恋爱或过多的异性交往是否影响学习”时,有40.4%的学生选择“说不清”,31.4%的学生选择会有“影响”。事实上,青少年正处在性意识的有意识自我发展时期,而且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一般不多,这正是我们需要加强教育工作,以培养他们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如果
7、在青春期的前期没有科学的性知识学习,则将给他们带来以后生活的苦恼和人格的不良发展。又如,22%的学生认为中学生穿名牌合适,35%的学生选择“说不清”。这说明“勤俭节约”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们的父辈所秉承的经济观,更多的人体现出一种理财的新观念,他们讲究一种所谓高质量的时尚生活。中学生对社会道德状况的判断如不加以教育和引导,将直接影响中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和道德的形成。5、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实际。如选择心目中的偶像,他们的排序依次是明星、科学家、文学家、父母、英雄、革命家、老师。明星崇拜名列首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大一部分中学生渴望自主
8、、渴望展示自我、期望自己成为社会注目的中心。由以上的数种偶像崇拜的排列状况还可看出,在当今中学生的社会人格结构中,有一些新的特点出现,乐于表现自我,注重自身的独立性,敢于直言利益,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对强调奉献而回报不高的职业类型兴趣不大。或许我们可以说这是功利的一代,但事实上,这正是商品经济所呼唤的社会人格。他们是历史与文化的适应者,但更是未来的开拓者。6、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有所脱节。道德认识基本明确,但行为选择往往以自身的利害关系为准则。如在道德倾向非常明显的特定问题“看到校园内地上有纸屑,你会怎么做”的选择中有近40.4的中学生作出了“捡起来,扔进垃圾筒”的第一选择,但仍有一半
9、以上的同学选择“视而不见”和“假装没看见”。又如,“学校洗拖把的水池塞了,正在疏通清理”,选择“主动上前帮忙”的也只有44.1%的学生,有24.3%的学生选择“装作没看见”,26.9%的学生选择“老师叫我才去”。7、中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满意率仅占28.5,“没有兴趣”的竟占63%。这说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改进和提高。很可悲的是当学生心灵困惑时最愿意向老师倾诉的仅占8%,朝夕相处的教学工作者与辛勤养育他们的父母,并不是真正受中学生欢迎的“知心朋友”。8、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对于诸如“老师向你了解班级犯错误同学的情况”和“假如老师给试卷多评分后如何对待”等问题,4
10、4左右的同学回答“简单应付”和“装作不知”,这表明在“分数”和“人际关系”面前,诚信受到了挑战。673的学生“踩踏过绿地”,623的学生“骑车或步行时闯过红灯”。第二节中学德育现状(一)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实际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依然存在,有个别教师认为学生德育工作又虚又空,是搞形式的,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现实社会一些消极东西对学生的影响,认为德育作用有限,或无能为力,缺乏对德育工作的研讨,对德育规律的认识欠缺,还有追求表面化、任务化的倾向严重,出现问题大多实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方法急于应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对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一些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11、表现在有的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不够健全,学校德育的队伍建设缺乏有力的保证。德育工作队伍存在思想不称、数额不足、素质不高、后继无人的问题。德育工作经费不足,设施陈旧,与社会上一些现代化手段给青少年以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影响相比,德育显得尤为薄弱,德育手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德育实效性。有的学校德育工作缺乏适应新情况的有效机制,缺乏规范的制度、激励政策与评估体系。由于制度不健全,教育方针和原则在贯彻执行过程中缺乏保证,教育工作不能正常运行,存在随意性,缺乏整体效益,甚至彼此脱节。由于缺乏激励政策与评估体系,有的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动力和约束机制等。 (二)德育课程功能定位上倾向
12、学科化 作为专门进行品德教育的学科课程,它应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德育课程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指导,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青少年儿童,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性质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青少年儿童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它不是行为规范、历史、地理等各种知识的简单相加,不是一个知识“拼盘”,而是一种“化合物”,一种“合金”。因此品德教学不只是思想的问题, 而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躯
13、体“全部沉浸”的过程,是生命整体投入的过程。德育课程的根本宗旨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其具体目标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 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品德培养的目的不在于告诉他们多少道理,使他们去遵守多少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基本的待人处事的正确观念以及思考问题的正确取向。因此,不能把德育课程看作是完全的学科课程,认为像数理化那样给学生传授并掌握具体的 知识就实现了教学任务。考了高分就达到教学目的了,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传授具体的德育知识、原理并死记硬背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基于德育课程的性质、功能与宗旨,有必要转变观念,扭转在德育课程性质的功能定位上的学科化倾向。 (三)德育工作倾
14、向课程化 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本课程是有不同于一般德育工作的课程特点和功能,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但不能包揽全部德育任务。在传统的做法中,我们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德育的考核也重在考察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这种将德育学科化、知识化、课程化的做法虽然在某些方面说明了我们对德育工作的重视,但从德育本身的特点看,这一形式却很难达到实现德育的目标。长此以往,在某些学生的意识里,道德似乎仅仅成为了一门知识,靠死记硬背便可以得到高分数。而实际的道德行为与他们的道德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德育工作必须要在增强 其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导性上下工
15、夫,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都成为德育的载体。(四)德育目标倾向工具化和功利化 工具化与功利化的总体表现是把德育当作政治、经济等社会发展的工具,制定急功近利 的目标,重视德育的工具作用,而忽视了育人的本质要求。工具化主要是从工具主义立场出 发,将学校德育窄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或道德知识灌输,使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无 法实现真正的育人功能。工具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德育当作政治工具。长期以来,学校德 育工作的出发点完全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违背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 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青少年参加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忽视了对青少年的国民
16、基础文明教 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一些学校甚至习惯以政治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 些本来属于德育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把个人的道德品质与其政治立场相联系,把道德品质的好坏当作政治上是否可靠的依据,使一些本来属于道德范围内的问题政治化。功利 化主要是学校德育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把德育变成了考试、分数、文凭等功利性的东西, 丧失了其应有的本性。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滋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对许 多学生的思想追求和道德品行产生了很深的负面影响,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更大的困难。正是 工具化与功利化的德育,导致学校德育过分强调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忽视多样化、人 性化、人文化;
17、强调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忽视本体价值(育人价值);强调短期效果,忽视长期效应。 总之,德育工作存在的一些做法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发展变化的内在要求,有些内容和方式并不真正贴近学生。应由以前教育工作者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教育客体的 “注入”,转到受教育者主体自身的“内化”。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效果如何,最后衡量的标准应看受教育者主体的内化程度及其行为表现。第二章中学生品德 第一节道德与品德一品德的含义与结构(一)品德与道德含义道德含义:所谓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综合。道德是善恶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是社会调控的一种方式,也是个体自我完善的一种精神力量
18、。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基本内容涉及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品德含义: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品德有优劣、好坏之分,例如,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敬业奉献等是优秀的品德,而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目无尊长、损公肥私、好逸恶劳、违法乱纪等则是不良甚至是恶劣的品德。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在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它是一种个体现象,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道德规范在个体身上的凝结。 (二).品德与道德区别、联系1、联系首先,品德的内
19、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的具体表现,两者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其次,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最后,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 2、区别首先,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品德则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其次,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再次,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它的发展不仅要受社
20、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最后。道德是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一般来说,品德包括着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三种基本心理成份。1. 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
21、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其特点是产生迅速对行为具有迅速定向的作用。二是想像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它以社会道德标准的化身而存在的,又具有极大的鲜明性,是道德行为的强大动力。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
22、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它具有清晰的意识性和明确的自觉性,具有较大的概括性和道德较强的理论性,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它是最高级形式的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它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行为习惯。第二节中学生品德及其特点一、中学生品德概念与特征.中学生品德概念中学生品德是指接受中等教育的学生,年龄一般为11-19岁左右,一定的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或倾向。 .中学生品德发展特征()初中生品德发展特征初中
23、生大都在1213 岁至1415 岁之间, 这个时期被称作少年期。随着成长的递进, 初中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根据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论, 初中生的道德判断发展基本处于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满足社会的希望、舆论, 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要。因而, 在集体中, 许多学生能积极地为社会、为班级做好事。但是, 初中生处于人生观的萌芽时期, 认知能力还有局限, 所以, 他们常常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况。如, 用偷窃的东西来捐赠, 通过打架斗殴为弱者鸣不平, 利用考试作弊帮助学习差的学生提高分数等。表面上是在帮助他人, 其实质却违反了道德准则。此外, 初中生对广播、电视及网上信息都有
24、兴趣, 但由于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 真善美、假丑恶的辨别能力还不强, 因而形成了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低的矛盾, 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不健康的思想意识所侵蚀。初中生在情感的发展上没有十分明显的进步。心理学家称初中生的情绪和情感是处在“急风暴雨期”、“心烦意乱期”。主要表现为: 首先,情绪的易感性突出, 即容易接受外界刺激的影响, 易于激动。情绪的两极性强烈, 顺利时容易自满, 甚至得意忘形; 遇挫时容易灰心丧气、产生自卑。情绪的感染性较强, 看到别的同学做好事, 他们也会很高兴地跟着去做。看到别人胡闹, 也常常“踊跃”地跟着“起哄”。其次, 情其次, 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深刻。随着认识能力的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品德 发展 道德教育 讲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