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精品文档】第 14 页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iberCommunication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学时:51 学分:3开课学期:第7学期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通过讲授光纤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特点,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光源(光发射机)、光纤(光缆)和光检测器(光接收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和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光纤通信的未来与发展,为今后的工程应用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二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通过课堂认真听讲和实验课,以及课下自学,基本掌握光纤通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概况,熟悉光纤通信在电信、通信中的应用,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三、课程内容第一章 光通信发展史及其优点(1学时)第二章 光纤的传输特性(2学时)第三章 影响光纤传输特性的一些物理因素(5学时)第四章 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的光无源器件(9学时)第五章 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光有源器件(3学时)第六章 光纤通信技术中使用的光放大器(4学时)第七章 光纤传输系统(4学时)第八章 光纤网络介绍(6学时)第九章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17课时)四、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基础
3、、电光信息转换、光电信息转换,光电信息技术应用,光电新产品开发举例。本课程的教学难点是光电信息技术物理基础。五、教学时数分配教学时数51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实践教学17学时。(教学时数具体见附表1和实践教学具体安排见附表2)六、教学方式理论授课以多媒体和模型教学为主,必要时开展演示性实验。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1.本课程必要的先修课程光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课程2.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激光技术和光纤通信原理实验以及就业实习。八、考核方式考核方式:考查具体有三种。根据大多数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兴趣而定其中一种。第一种是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对于理论和常识部分采用
4、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第二种是采用课程设计(含市场调查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第三种是采用课程论文(含市场调查报告)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55%,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作业成绩及平时考勤占总成绩的15%。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1.主教材 光纤通信原理与技术,吴德明编著,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0年9月2.参考书(1)光纤通信原理与仿真,郭建强、高晓蓉、王泽勇编著,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3年5
5、月(2)光通信原理与技术,朱勇、王江平、卢麟,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11年8月十、教学内容第一章 光通信发展史及其优点(1学时)一、教学要求知道光通信发展史及其优点。二、教学要点1. 光通信发展史11现代通信的发展12光通信的发展13光纤通信的优点2. 国内外光纤通信技术发展概况3.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三、重点和难点重点:光纤通信的优点难点: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第二章 光纤的传输特性(2学时)一、教学要求掌握介质平板波导的结构和射线理论,知道阶跃折射率光纤的基本概念,尤其是标量模和矢量模。二、教学要点1. 介质平板波导中的波11折射定律12介质平板波导的结构13介质平板波导的射线理论2
6、. 阶跃折射率光纤21阶跃折射率光纤中射线的概念22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标量解法23标量模与矢量模之间的关系24 V曲线三、重点和难点重点:介质平板波导中的波,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标量解法。难点:阶跃折射率光纤的标量解法,标量模与矢量模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影响光纤传输特性的一些物理因素(5学时)一、教学要求知道光纤损耗的来源和降低损耗的措施,了解光纤的非线性理论。二、教学要点1. 光纤的损耗1-1光纤损耗的定量描述1-2损耗的来源1-3光纤的瑞利反向散射研究2光纤的色散及降低色散的措施2-1光纤的色散2-2色散位移光纤(DSF)和非零色散位移光纤(NZ-DSF)3. 单模光纤中的偏振(极化)及保偏光纤
7、和单偏振光纤3-1单模光纤中的偏振3-2 PMD3-3偏振稳定性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3-4保偏光纤和单偏振光纤4. 光纤的非线性4-1非线性极化理论4-2光纤中的参量非线性:SPM、XPM.和FWM4-3光纤中的非参量非线性:SRS与SBS4-4保偏光纤和单偏振光纤5. 降低色散的措施和色散补偿5-1降低色散影响的措施5-2色散补偿和色散管理三、重点和难点:重点:降低色散的措施和色散补偿难点:光纤的非线性第四章 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的光无源器件(9学时)一、教学要求熟悉光纤通信系统和网络中的各种光无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技术。二、教学要点1.网络的散射矩阵表示法2. 三端口器件2-1三端口网络的一
8、般特性2-2 Y波导2-3环形器3. 定向耦合器3-1光纤耦合器的散射矩阵3-2光纤耦合器的耦合模理论3-3光纤耦合器的应用4. 光纤布拉格光栅4-1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光学特性4-2光纤光栅的耦合模理论4-3光纤光栅的应用5. 法布里一珀罗(F-P)干涉仪5-1 F-P干涉仪的工作原理5-2 F-P干涉仪的主要性能参量5-3 F-P干涉仪的应用6. 多层介质膜滤波器6-1概述6-2多层介质膜滤波器的工作原理6-3多层介质薄膜滤波器的应用7. 马赫一曾德干涉仪(MZI)8. 阵列波导光栅8-1 AWG的结构和原理8-2 AWG的传输特性8-3 AWG在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应用9. 光开关9-1光开关的
9、主要技术参量9-2几种光开关介绍10. 光子晶体及其器件10-1光子晶体的基本概念10-2光子晶体的能带理论10-3光子晶体缺陷态10-4光子晶体光纤10-5光子晶体滤波器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网络的散射矩阵表示法,定向耦合器,光纤布拉格光栅,法布里一珀罗(F-P)干涉仪,多层介质膜滤波器,马赫一曾德干涉仪(MZI),阵列波导光栅,光开关。难点:光纤光栅的耦合模理论,多层介质膜滤波器,多层介质膜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光子晶体的能带理论。第五章 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光有源器件(3学时)一、教学要求知道光纤通信技术中的光有源器件,熟悉其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二、教学要点1. 光纤通信的光源1-1概述1-2半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纤通信 原理 技术 课程 教学大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