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药理学第2部分.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15讲药理学第2部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讲药理学第2部分.pdf(7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品污染与食源性疾病 Food Safety and Foodborne Diseases 什么叫做食源性疾病? 如果食用不安全食品,从而使食品中的各种致病因子通过摄 食方式进入人体内引起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则 称为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系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 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 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属食源性疾病的范畴,但不包括因暴饮暴食引起的 急性胃肠炎、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如 旋毛虫病);也不包括因一次大量或长期
2、少量多次摄入某些 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如致癌、 致畸、致突变)的疾病。 食物中毒 1.按病原分类可分为: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及其毒素食物中毒 动物性食物中毒 有毒植物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2.食物中毒的特点 季节性 爆发性 相似性 非传染性 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多因细菌污染食物而引起的一种以急性胃 肠炎为主症的疾病,最常见的为沙门氏菌类污染,以肉食为主,葡萄球 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为乳酪制品、糖果糕点等,嗜盐菌引起中毒的食物 多是海产品,肉毒杆菌引起中毒的食物多是罐头肉食制品。 细菌性食物中毒 1.中毒原因 食物在加工、运输、贮藏、销
3、售等过程中被致病菌污染; 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温度下存放,食品中充足的水分、适宜的 pH值及营养条件使食物中的致病菌大量生长繁殖或产生毒素; 被污染的食物未经高温彻底杀灭细菌,或熟食又受到食品从业人员带 菌者的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 2.发病机制 感染型 毒素型 混合型 3.临床表现 一般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症状,感染型食物中毒通常伴有发热,而毒 素型食物中毒很少有发热,中毒潜伏期的长短与毒素类型有关 细菌性食物中毒 症状 食物中毒以呕吐和腹泻为主要表现,常在食后1小时到1天内出现恶心、 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继而可出现脱水和血压下降而致休克。肉 毒杆菌污染所致食物中毒病情最为严重,可出
4、现吞咽困难、失语、复视 等症。 细菌性食物中毒 预防 预防食物中毒应禁食霉腐变质的食品,食物宜新鲜,保持清洁卫生,鱼 肉类食物宜煮熟蒸透后,方可食用。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早期应禁食, 但时间不宜过长。 处理 及时上报并组织抢救。 沙门菌食物中毒 病原:沙门菌属 1.流行病学特点: 多见于夏秋季节,即510月 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 2.临床表现:前驱症状有头痛、恶心、食欲不振,继而出现呕吐、腹泻、 腹痛及发热 3.预防与治疗:加热以彻底杀灭病原体是防止中毒的关键措施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1.病原: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菌,可产生耐热性溶血毒素 2.流行病学特点:引起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海产
5、食品和盐渍食品,中毒多 发生于79月,以沿海地区多见 3.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上腹部疼痛或胃痉挛,继而腹泻,可出现水样、 血水样、粘液和脓血便 4.预防与治疗:低温贮藏食品、加热杀灭病原体、对症治疗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1.病原: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肠毒素 2.流行病学特点: 多见于夏秋季 引起中毒的食品种类很多,以奶及其制品最为常见 3.临床表现:起病急,有恶心、呕吐,中上腹部疼痛和腹泻,体温大多 正常或偏高。 4.预防与治疗:防止食品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在低温、通风良好条 件下贮藏食品,防止细菌繁殖及产生毒素 霉变食物中毒 1.有毒成份:赤霉病麦毒素 2.中毒机制:小麦、玉米等
6、谷物被镰刀菌感染引起谷物的赤霉病。中毒 多发生于麦收以后食用受病害的新麦,也有因误食库存的赤霉病麦或霉 玉米而引起中毒。 3.临床表现:中毒潜伏期为十数分钟至半小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头痛、头昏、嗜睡、流涎、乏力,少数病人有发热、畏寒。 又称“醉谷病”。 霉变食物中毒 1.有毒成份:甘蔗节菱孢霉产生的毒素3-硝基丙酸 2.中毒机制:中毒多发生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初春季节,食用保存不当而 霉变的甘蔗可引起急性食物中毒 3.临床表现:症状最初表现为消化道功能紊乱,重者可出现阵发性抽搐, 继而进入昏迷。患者可死于呼吸衰竭,幸存者则留下严重后遗症,导致 终身残疾。 4.治疗:尽快洗胃、灌
7、肠以排除毒素,并对对症治疗 霉甘蔗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河豚鱼中毒 1.有毒成份:河豚毒素 2.中毒机制: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进入人体后作用于周围神经及 脑干中枢致神经呈麻痹状态 3.临床表现:中毒潜伏期短,为10min至3h,最初为知觉神经麻痹,继 而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出现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 4.抢救与治疗:无特效解毒药,以排除毒素和对症处理为主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1.有毒成份:组胺 2.中毒机制:青皮红肉的鱼类肌肉中含血红蛋白较多,因此组氨酸含量 也较高,当受到富含组氨酸脱羧酶的细菌污染后,可使鱼肉中的游离组 氨酸脱羧基而形成组胺 3.临床表现:组胺中
8、毒是一种过敏性食物中毒,主要症状为面部、胸部 或全身潮红,头痛、头晕、胸闷、呼吸促迫。病程大多为1-2d,预后 良好。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麻痹性贝类中毒 1.有毒成份的来源:贝类有毒与海水中藻类有关。 2.中毒机制:毒素为神经毒,主要的毒作用为阻断神经传导,作用机制 与河豚毒素相似。 3.临床表现:潜伏期短,数分钟出现症状,一般包括恶心、呕吐,口、 舌及四肢末端刺痛和麻痹,头痛、头晕。严重者可因呼吸系統麻痺而致 死亡。 4.治疗措施:催吐、洗胃、导泻、去除毒素及对症治疗。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毒蕈中毒 1.临床表现分型 胃肠炎型 神经精神型 溶血型 中毒性肝炎型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毒蕈中毒
9、 2.急救与治疗原则 及时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迅速排出毒素 胃肠炎型可按一般食物中毒处理;神经精神型可用阿托品治疗;溶 血型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中毒性肝炎型可用二巯基丙磺酸钠 治疗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1.引起中毒的原因 食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 误将工业用亚硝酸盐当作食盐食用 也见于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的“苦井”水后 2.中毒机制 亚硝酸盐能使血液中正常携氧的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因而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3.临床表现 头痛、头晕、乏力、胸闷、气短、心悸、胃肠道症状、全身皮肤及 粘膜呈
10、现不同程度青紫色,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4.急救措施 催吐、洗胃、导泻、静脉输液、利尿、纠正酸中毒 应用特效解毒剂亚甲兰(美兰)、吸氧及其它对正处理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砷中毒 1.中毒成分:通常说的砷中毒,是指砷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砷(砒霜) 中毒 2.临床表现: 急性砷中毒表现消化道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并发急性肾功 能衰竭,多发性神经炎、中毒性肝炎和心肌炎 慢性砷中毒除有神经衰弱症状外,多见皮肤粘膜病变和多发性神经 炎,胃肠道症状较轻 3.急救与治疗:控制溶血,及早进行血透及换血疗法,合理应用特效解 毒药物二巯丙磺钠、二巯丙醇、青霉胺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机磷中毒 1.引起中毒的原因
11、 误服或自杀 喷洒过农药的蔬菜和水果,如未经充分清洗,虽然剂量较小,也可 造成轻度中毒 农药污染了衣服或皮肤,经皮肤吸收中毒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机磷中毒 2.毒性及中毒机制 按其毒性大小可分为四类:剧毒类、高毒类、中度毒类、低毒类 有机磷是一种神经毒物,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进入人体后,其 磷酸根与体内胆碱脂酶活性部分紧密结合,形成磷酰化胆碱脂酶, 使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乙酰胆碱积聚,引起胆碱能神 经和部分中枢神经功能的过度兴奋,继而转入抑制和衰竭,产生中 毒症状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机磷中毒 3.临床表现: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症状因中毒程度不同而异 轻度中毒表现为头昏、眩晕、无力
12、、站立不稳、躁动不安、口水增多、 恶心、呕吐、腹泻、大汗乃至瞳孔缩小、视物不清、昏迷、大小便失 禁等 合并肌肉震颤者,患者常诉全身肌肉紧束,有“穿橡皮衣”感。由头 面部(眼睑、颊肌)开始,逐渐向上肢和全身发展,甚至全身抽搐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机磷中毒 3.临床表现: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症状因中毒程度不同而异 合并呼吸系统症状者有咳嗽、咯痰、口鼻泡沫状分泌物溢出、皮肤青 紫、呼吸困难以至呼吸衰竭 中毒者的死因主要有: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瘫痪、肺水肿和周围循 环衰竭 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有机磷中毒 4.急救与治疗 排除毒物:立即与农药脱离接触,离开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清洗 受到污染的皮肤、毛发和
13、指(趾)甲缝。经口中毒者,应催吐、洗胃 应用特效解毒药:常用药物有阿托品、山茛菪碱、解磷定等 对于昏迷、抽搐患者必须有专人护理,让患者平卧,头朝一侧以利于 口腔内分泌物排除,保持呼吸道畅通 超范围、超剂量使用,监测发现甜味剂、着色剂、防腐剂滥用问题;馒 头滥用硫黄熏蒸 未经批准擅自使用:绿色大米 非食品添加剂添加在食品中甲醛、吊白快(甲醛次硫酸氢钠)、苏丹红 食品添加剂标识不规范、质量不合格,误用亚硝酸盐 已经取消但是仍然非法使用:溴酸钾 2008年5月1日实施两年过渡期 2010年5月1号全部执行如果标记 营养标签格式和内容 成分表 营养声称 功能声称 项目/item 能量能量/energy
14、 蛋白质蛋白质/protein 脂肪脂肪/Fat 项目/item 每100g(ml)或每份portion 营养素参考值%(NRV%) 能量/energy千焦(kJ)% 蛋白质/protein克(g)% 脂肪/Fat克(g)% -饱和脂肪/SF克(g)% 碳水化合物/CHO克(g)% 其它营养素 /recommented N 克、毫克或微克 (g, mg or g)% 低脂肪XX (营养声称 # Claim ) 每日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不宜超过30% (Functional Claim 功能声称) # 营养声称可以标在营养成分表下端、食品名称或其他任意位置 规定了标注的核心营养素
15、其它提倡标示的重要营养成分还包括: 一级优先: 1+4 个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钠 二级提倡: + 6个 饱和脂肪酸 胆固醇 糖 膳纤 VitA 钙 三级选择: 其他31个营养素 规定了营养素标准参考数值 A 营养素参考数值 , NRV(Nutrients Reference Volume) 用于食品标签上的参考标准 , CAC DV: daily volume 美国; B 基准参考食物用于比较的食物 C 参考份量 Server size , portion 一次吃的量 对营养声称的规定 第八条 营养声称是指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 (一)含量声称 Content Clai
16、m: (二)比较声称 Comparative Claim : 所声称的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必须 25%。 注:规定了9类营养素的三类7 个级别“多”“少”“零” 量化定义; 标准术语营养素含量水平或比较值(以每100g计) 热能糖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钠 无 17kJ 0.5g 0.5 g 0.1g 5mg 5mg 低 170kJ 5g 3g 1.5 g 20mg 120mg 极低 40mg 营养标签目标: 1)帮助消费者认识食品; 2)引导消费者选则食品时朝着健康饮食的方向靠近; 3)鼓励厂家生产创新的、真正的健康产品。 营养标签作用: 1)鉴别产品2)认定含量3)确定成分 4)辨别误导5)识
17、别欺骗6)提高产品的质量 7)推进生产线改进8)传播饮食健康导向 9)宣传食品营养知识10)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11)降低健康护理费用12)改变传统饮食习惯 食物成分表: 记者阅读某品牌一款104克原味薯片的食品标签后发现,包装注明 每30克含脂肪9.9克,计算得知这款薯片的含油总量是35.64克,比 油炸方便面还油。 为什么企业不直接写出产品的脂肪总量呢?范志红表示,含油太多 意味着不太健康,也许厂家自己都不好意思写出来了,只好缩小单 位,让数字乍一看上去小一些,不仔细看就很难发现。 食品分类 无公害食品 绿色食品 有机食品 “安全级别不清楚的食品” 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
18、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 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无公害食品注重产品的安 全质量,其标准要求不是很高,涉及的内容也不是很多,适合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发展 水平和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对于多数生产者来说,达到这一要求不是很难。当代农产品 生产需要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至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绿色食品 跨接在无公害食品和有食品之间,无公害食品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目前现实的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下,要生产出完全不受到有害物质污染的商品蔬 菜是很难的。无公害蔬菜,实际上是指商品蔬菜中不含有有关规定中不允许的有毒物质, 并将某些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允许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