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法第二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法第二章.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初级经济法第二章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二章 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指导思想】“为了保护建立劳动关系后(履行中)处于弱势的劳动者的权利”,法律规定了较多的强制性规范,当事人双方签订劳动合同不得违反强制性规定,否则无效。劳动合同的订立(一) 订立原则1 合法原则2 公平原则3 平等自愿原则4 协商一致原则5 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均不得有欺
2、诈行为)(二) 订立主体1 资格要求2 双方义务【判断题】(2013年)甲公司招用王某时,要求其缴纳600元的工作服押金,甲公司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义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判断题】(2011年)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多选题】某化妆品公司招聘了10名销售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员工缴纳300元的制服押金,等员工离职时再予以返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下列对化妆
3、品公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D)。A.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该公司限期返还押金B.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该公司处以500元的罚款C.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该公司处以2000元的罚款D.如果该公司的行为给员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义务。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要求员工缴纳押金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该公司限期返还押金,并处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标准罚款,招聘了10名销售人员,故劳动行政部门可以对该公司处以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因此A正确,B、C错误。如果该公司的行为给员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D正确。(三) 建立劳动关系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注意】无论用工在先还是签合同在先,劳动关系的建立都为用工之日(实质重于形式)。【单选题】(2014年)2013年4月,赵某应聘到甲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一个月试用期,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关于双方劳动关系建立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C )。A.甲公司应当与赵某补签劳动合同,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自合同补签之日起建立B.赵某与甲公司未订立劳动合同,双方之间未建立劳动关系C.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进入公司开始工作时建立D.赵某与甲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试用期满时建立【单选题】(2013年)2011年3月1日,甲公司与陈某签订劳动合同,陈某于
5、3月5日正式上班,4月1日过了试用期,4月15日领取工资。甲公司与陈某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为( A)A.3月5日B.3月1日C.4月1日D.4月15日(四) 签订劳动合同1. 形式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例外:“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2. 订立时间(1)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之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劳动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 【注意】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之
6、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3. 非全日制用工(1) 可以订立“口头协议”(2) 不得约定试用期(3) 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且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4) 报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最低小时工资标准,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多选题】(2011年)张某2010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公司按月支付工资,至年底公司尚未与张某签订劳动合同,关于公司与张某之间劳动关系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CD)。A.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不存在劳动关系B.公司与张某之间可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公司应与张某补订劳动合同,并支付工资补偿D.张某可与公司终止劳动关系,
7、公司应支付经济补偿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劳动合同的订立。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l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另外根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l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单选题】(2012年)周某于2011年4月11日进入甲公司就职,经周某要求,公司于2012年4月11日才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已知周某每月工资2 000元,已按时足额领取。甲公司应向周某支付工资补
8、偿的金额是( C)元。A.0 B.2000 C.22000 D.24000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所以本题中应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双倍工资中包括原本正常支付的工资。因此题目中还需支付的补偿金是200011=22000(元)。【单选题】(2011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是( B)。A.试用
9、期用工B.非全日制用工C.固定期限用工D.无固定期限用工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劳动合同订立的形式。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多选题】老赵因工作较忙无暇打理家务,遂与张某口头约定,由张某每周来老赵家两次,每次整理家务3小时,每次工资100元,试用一次,试用期工资80元,工资每月支付一次。3个月后老赵感觉张某整理家务比较马虎,遂通知张某解除约定,张某要求老赵多支付一次的工资作为经济补偿。根据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BCD)。A.老赵可以与张某订立口头劳动合同B.老赵可以与张某约定试用期C.工资的支付标准及结算周期符合规定D.张某可以要求经济补偿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全日制用工
10、。根据规定,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不得要求经济补偿,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故B、C、D错误。【多选题】(2013年)以下说法,有关非全日制用工表达正确的有( ABD)。A.可以签订口头合同B.不得约定试用期C.只能跟一个单位签定劳动合同D.可以随时通知对方解除劳动合同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非全日制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不得约定试用期;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且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五) 合同的效力1. 生效 劳动合同是诺成合同,双方协商一致,签字盖章依法订立即生效。2. 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
11、因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被确认为无效的劳动合同。下面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1)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3.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定。4.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 (1)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2)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3)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
12、成损失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多选题】(2014年)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劳动合同的有( ABCD)。A.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B.以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C.以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D.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劳动合同【单选题】(2013年)无效劳动合同从( A)之日就没有法律效力。A.从劳动合同订立B.从提起劳动仲裁C.从劳动合同解除起D.从提起民事诉讼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判断题
13、】(2013年)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一) 必备条款(合同期限、休息休假与劳动报酬)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1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意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针对已经实行劳动合同制的用人单位)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注意1】关于“满10年”: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