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九上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九上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九上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九上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精品文档】第 5 页密封线人教版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科单元教学质量测查卷学校: 班级: 姓名: 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时间:60分钟 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你将所选的答案填入答题表格内。每小题2分,本题共50分)1“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和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3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
2、吸附 B沉降 C电解 D消毒4为预防 “非典”,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的气味,这说明: A分子可以再分 B分子是在不停的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隙5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事实是:A冰受热融化成水 B面粉中掺入砂糖 C各为10ml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6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A漏斗、烧杯、玻璃棒 B量筒、集气瓶、烧杯 C 漏斗、试管、玻璃棒 D滴管、玻璃棒、烧瓶 7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步骤将河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化学沉降(用明矾);消毒杀菌(用漂白粉);自然沉降;加热煮沸A B C D 8为了防止
3、水的污染,下列各项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A B C D9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生命之水”。我省已是重度缺水,经济发展受到制约,人体受影响。节水是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下列不属于直接节水的是:A刷牙时用口杯接水 B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都经处理达标后再排入水源C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D农业、林业全面推广应用喷灌或滴灌10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分子在不断运动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
4、大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1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 B花香四溢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12、下列是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13硬水和软水的本质区别是:A硬水浑浊,软水澄清 B硬水含杂质多,软水含杂质少 C硬水不是纯净物,软水是纯净物 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不含或含少量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B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C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
5、蒸馏等1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变化不能证明的事实是: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和新物质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且分子间有间隔16已知有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B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该图示的原子发生了变化17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A氯化钠、铁 B空气、水 C医用酒精、氢气 D冰水混合物、臭氧18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九上 化学 第三 单元测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