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 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完美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 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完美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 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完美版.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化学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编制人:李百禄审核人:领导签字:【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学习重点】焓变、反应热的概念。【学习难点】从化学键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自主学习1焓变概念:焓(H)是与内能有关的。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即焓变(H)决定。常用单位:。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因此,我们常
2、用表示反应热。21 mol H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436 kJ的能量,1 mol Cl2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吸收243 kJ的能量,2 mol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形成释放862 kJ的能量,则H2(g)Cl2(g)=2HCl(g)的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H的正、负和吸热、放热反应的关系(1)放热反应:H0(填“”),即H为(填“”或“”)。(2)吸热反应:H0(填“”),即H为(填“”或“”)。4H计算的表达式:合作探究一、探究:1、对于放热反应: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
3、?体系还是环境?2、由课本P2 中H2+Cl2=2HCl反应热的计算总结出用物质的键能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3、H0时反应热 H 0时反应热4、如何理解课本P3中H =-184.6kJ/mol中的“/mol5、由课本P3 中图1-2 总结出用物质的能量计算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二、反思总结1、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分别有哪些?常见的放热反应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2、H0时反应热H 0时反应热3、反应热的数学表达式:H= 【小结】焓变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有能量变化。1焓和焓变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单位:kJmol1,符号:H。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单位:
4、kJmol1,符号:H。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分子中旧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生成时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间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这需要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即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H反应物分子的总键能生成物分子的总键能。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1)当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4反应热思维模型(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2)反应热的本质(以
5、H2(g)Cl2(g)=2HCl(g)H186kJmol1为例)E1:E(HH)E(ClCl)E2:2E(HCl)HE1E2【巩固练习】知识点一有关反应热的概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D焓变的符号是H,单位是kJmol1,反应热的单位是kJ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
6、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知识点二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3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化学键HHClClClH键能/(kJmol1)436243431请计算H2(g)Cl2(g)=2HCl(g)的反应热()A862kJmol1B679kJmol1C183kJmol1D183kJmol14.白磷的化学式为P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10),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O和P=O两种共价键。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PO360kJmol1;P
7、=O585kJmol1;PP198kJmol1;O=O498kJmol1。请问:在P4(s)5O2(g)=P4O10(s)中,H_。知识点三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5对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AEAEBBEAEBECCEAEBECEDDEAEBQ3BQ1Q22Q3CQ1Q2Q3DQ1Q22Q34.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H大于零还是小于零?5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mol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8、:物质Cl2Br2I2HClHBrHIH2能量(kJ)243193151432366298436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BCl2CBr2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HClBHBrC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_。(4)相同条件下,X2(X代表Cl、Br、I)分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_。(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答:_,你的根据是_。6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kJ,且氧气中1molO=
9、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kJ,水蒸气中1mol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是_。高二化学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编制人:李百禄审核人:领导签字: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习目标】 1.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2.知道影响反应热大小的因素。3.会写热化学方程式。4.能熟练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5.了解中和热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学习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自主学习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和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表示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
10、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2)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相对应。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二、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注意事项:(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合作探究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有何意义?书写步骤?2热化学方程式的书
11、写注意事项:对比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H2(g)+I2(g)=2HI(g) H=14.9kJ/mol H2(g)+ 1/2 O2(g)=H2O(g) H=241.8kJ/mol 2H2(g)+ O2(g)=2H2O(g) H=483.6kJ/mol 思考:(1)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3)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与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二、反思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因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 有关
12、(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小结】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表示意义(1)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2)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实际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实际生成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2)标出对应的反应热;(3)标明反应所处的外界条件(常温常压时,
13、可不注明)。二、中和热的测定1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2注意事项(1)碱液稍过量的目的是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2)操作时动作要快目的是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3)实验中若使用了弱酸或弱碱,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巩固练习知识点一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和意义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H483.6 kJ2
14、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 kJmol1表示()A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能量B1mol碳和1mol水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C1mol固态碳和1mol水蒸气反应生成1mol一氧化碳气体和1mol氢气并吸收131.3kJ热量D1个固态碳原子和1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3kJ知识点二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3.分析图中的能量变化情况,下列正确的是()A2AB=2CH0B2C=2ABH0C2A(g)B(g)=2C(g)H04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
15、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O2(g)H242 kJmol1B2H2(g)O2(g)=2H2O(l)H484 kJmol1CH2(g)O2(g)=H2O(g)H242 kJmol1D2H2(g)O2(g)=2H2O(g)H484 kJmol1知识点三中和热5.50mL 0.50 molL1盐酸与50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的实际该实验在
16、_中进行效果更好。(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_。(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用50mL0.5molL1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提高练习】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1571.6kJmol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H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17、()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H2大于零C该反应的H2571.6kJmol1D该反应可表示36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2已知:H2(g)F2(g)=2HF(g)H270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氢气与1L氟气吸收270kJ热量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kJ热量3已知充分燃烧ag乙炔气体时生成1mol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 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导学案完美版 人教版高二 化学 选修 化学反应 能量 变化 导学案 完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