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 问答题.doc
《药理学 问答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 问答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 药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的科学,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效应规律即药效学(2)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即阐明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及排泄等过程中的变化及规律即药动学。1何谓药物的基本作用?1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指药物要发挥其作用是通过影响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所固有的功能而实现的,因此使原有的功能水平提高为兴奋,使原有的功能水平降低为抑制,兴奋和抑制是药物作用的两种基本类型。1ACh与NA在神经末梢的消除有何不同?ACh的消除主要靠神经末梢部位的胆碱酯酶水解,最后分解为胆碱和乙酸,
2、胆碱可以被突触前膜摄取重新利用。NA主要是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利用,其次可被单胺氧化酶(MAO)或儿茶酚氧化甲基转移酶(COMT)所破坏。1阿托品在解救有机磷中毒时有什么作用特点?1阿托品解救有机磷中毒时:(1)能直接对抗大量乙酰胆碱引起的M样症状,作用迅速。(2)部分地缓解中毒的中枢神经症状。(3)临床用药量可超过极量所限,视中毒深浅而定。(4)不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对中、重度中毒须配合应用胆碱酯酶复活药。1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及主要用途是什么?2阿托品有哪些主要用途?分别阐述其药理作用依据。1(1)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抑制腺体分泌、散瞳及中枢作用较弱。松弛平滑肌、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
3、明显。 (2)临床应用:感染中毒性休克,缓解胃肠绞痛。2阿托品可用于:(1)麻醉前给药:主要利用其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作用,减少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2)缓解内脏绞痛:利用其松弛内脏平滑肌的作用。(3)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利用其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4)感染性休克:利用其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5)用于眼科:治疗虹膜睫状体炎和检查眼底利用其扩瞳作用;验光眼镜是利用药物的松弛睫状肌作用。(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利用其以上综合作用缓解中毒的M样症状和中枢神经症状。1去极化型肌松药的作用有何特点?2琥珀胆碱中毒为什么不能用新斯的明来解救?1去极化型肌松药特点如下:
4、用药初期可见短时的肌束颤动。连续用药产生快速耐受性。过量中毒,用新斯的明解救无效,反而会加重中毒。非去极化型肌松药可减弱其作用。2琥珀胆碱中毒不能用新斯的明解救,因为新斯的明能通过多种途径兴奋N2受体,与琥珀胆碱产生协同作用,而且其强大的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减缓了琥珀胆碱的代谢,延长并增强了琥珀胆碱的毒性,因此琥珀胆碱中毒用新斯的明解救,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使中毒进一步加重,对琥珀胆碱中毒引起的呼吸麻痹应采取人工呼吸直至机体恢复自主呼吸。1受体阻断药引起的血压下降为什么不能用肾上腺素来纠正?应选用何药?2肾上腺素有哪些临床用途?3间羟胺的作用与去甲肾上腺素相比有何特点?1肾上腺素能兴奋受体,使皮肤
5、、粘膜及内脏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同时还兴奋2受体,使骨骼肌血管、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受体阻断药可使肾上腺素受体兴奋效应减弱或消失,这时其2受体效应占主导地位,使骨骼肌血管、冠状动脉等扩张,阻力下降,血压不但不升高,反而会下降,因此受体阻断药引起的血压下降不能用肾上腺素来纠正,应选用去甲肾上腺素。2肾上腺素可用于:心跳骤停的复苏:用肾上腺素或配合其它药物心内注射,同时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等措施。治疗过敏性休克:是首选药物。缓解支气管哮喘:只能用于治疗急性发作,不能用于预防。与局麻药配伍:主要利用其收缩局部血管作用。局部止血:常用于鼻粘膜和齿龈出血。3间羟胺的作用特点:除直接兴奋受体外,还可促
6、进神经末梢释放NA。兴奋心脏作用弱,不易引起心律失常。肾血流量减少不明显。升压作用弱 而持久。可肌内注射给药,应用方便。1试述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如下:阻断心脏的1受体,使心脏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传导速度变慢,心输出量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由于血管的2受体被阻断,可引起血管收缩,使冠状血管流量减少。阻断支气管的2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可诱发或加重哮喘发作。可对抗儿茶酚胺所引起的脂肪分解,升高血糖作用,抑制肾素的释放,并降低其活性。临床应用:心律失常心肌梗塞高血压心绞痛其它:如甲亢、偏头痛、青光眼等1.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分类,每类举一药名。2. 比较阿司匹林与
7、氯丙嗪对体温影响的特点。3. 吗啡、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与临床应用有何区别?1. 常用解热镇痛药按化学结构分为:(1)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2)苯胺类,如非那西丁;(3)吡唑酮类,如保泰松;(4)其他有机酸类,如吲哚美辛。2. 阿司匹林与氯丙嗪对体温影响的特点如下:氯丙嗪对正常人和发热患者均可使体温下降,体温下降与环境温度关系密切;阿司匹林仅使发热患者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氯丙嗪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机能失灵,体温升降随环境温度改变;阿司匹林抑制CNS中PG合成酶,减少PG合成,发挥解热作用,使患者体温下降,而对体温正常者无影响;氯丙嗪用于低温麻醉、人工冬眠、中毒性高热,阿司匹林用于感
8、冒发热、关节炎症时的发热。3. 吗啡、阿司匹林的镇痛作用区别:(1) 镇痛强度与性质:吗啡具有强大的选择性镇痛作用,对各种疼痛均有效,对持续性慢性钝痛的效力大于间断性锐痛。消除有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情绪,还显著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阿司匹林仅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对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对慢性钝痛有良好镇痛作用。(2) 镇痛机理:吗啡镇痛作用部位是脊髓罗氏胶质区、丘脑内侧核团、脑室与导水管周围灰质的阿片受体(、与受体)。阿司匹林镇痛作用部位主要在外周,阻止炎症时PG合成,但也不排除部分地通过CNS而发挥镇痛作用。应用:吗啡主要用于急性锐痛与癌性疼痛,因有成瘾性不用于慢性疼痛。
9、阿司匹林主要用于慢性钝痛,因不产生欣快感与成瘾性,应用广。1. 吗啡为什么可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而禁用于支气管哮喘?2. 哌替啶与吗啡在作用、应用上有何异同?3. 吗啡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应用。4. 何谓成瘾性?吗啡等镇痛药产生成瘾性的机理及有何防治措施?1. 吗啡可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是因为:(1)抑制呼吸中枢,减弱了过度的不能起代偿作用的反射性呼吸兴奋,使喘息得到缓解;(2)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3)镇静作用减轻了病人紧张不安的情绪间接减轻心脏的耗氧量。吗啡禁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原因是:吗啡抑制呼吸中枢并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使呼吸更加困难。2. 哌替啶与吗啡在
10、作用方面的不同:(1)哌替啶的中枢作用(镇痛、镇静、欣快及抑制呼吸)与吗啡相似,但镇痛作用弱于吗啡,镇痛持续时间比吗啡短;(2)吗啡具有镇咳作用,哌替啶无;(3)吗啡有缩瞳作用而哌替啶无;(4)吗啡可使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张力提高,哌替啶弱;(5)两者皆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在应用方面:两者均可用于锐痛和心源性哮喘,区别是:吗啡用于止泻,而哌替啶用于人工冬眠。3. 吗啡的主要药理作用有:1. 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作用:能显著减轻或消除疼痛。对各种疼痛均有效,但对慢性钝痛的效力强于间断性锐痛。(2)抑制呼吸作用:治疗剂量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呼吸抑制作用也随之加深。当急性中毒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理学 问答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