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国家大剧院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宛如一个巨大的蛋壳。这个倒影形成的原理是()A. 光的直线传播B. 光的反射C. 光的折射D. 光的色散2. 下列四幅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乒乓球被发声的音叉弹开表明音叉在振动B.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 倒车雷达利用电磁波进行回声定位D. 防噪声耳罩通过防止噪声产生的方式控制噪声3. 如图所示,炽热的岩浆从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火山上喷涌而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白雪温度低,内能小B. 岩浆温度高,内能大C. 白雪温度低
2、,分子热运动停止D. 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4. 下列关于太阳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能属于二次能源B. 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D. 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5. 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B. “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C. “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D. “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6. 用一个动滑轮在8s内将一重为30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2m,拉力为20
3、0N。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和拉力的功率分别是()A. 66.7%;50WB. 66.7%;100WC. 75%;50WD. 75%;100W7.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柱形容器中盛有体积相同的水或盐水,将重为3.0N的圆柱体依次放入这三个容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乙和图甲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之差大于0.7NB. 图丙和图乙中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之差等于0.1NC. 图丙中盐水的密度是1.1103kg/m3D. 圆柱体的密度是3.0103kg/m38. 下列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A. B. C. D. 9. 某同学利用表格中的几种导体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下列说法
4、正确的是()导体代号长度/m横截面积/mm2材料1.00.2锰铜1.00.4锰铜0.50.4锰铜1.00.4镍铬合金A. 为检验“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有关”的猜想,应选用导体与B. 为检验“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有关”的猜想,应选用导体与C. 为检验“导体电阻跟导体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应选用导体与D. 为检验“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有关”的猜想,应选用导体与10. 关于生活用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使用螺丝刀试电笔时要用指尖抵住上端的金属帽B. 与三孔插座中标有的插孔相连的导线和室外的大地相连C. 人站在干燥的木凳上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不会触电D. 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容易发生火灾11. 如图所
5、示为导体甲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定值电阻乙的阻值为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与乙串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电路中的电流是0.20AB. 甲与乙串联在电源电压为1V的电路中,甲的功率是0.2WC. 甲与乙并联在电源电压为2V的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是0.65AD. 甲与乙并联在电源电压为1V的电路中,电路的功率是0.4W1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和S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电压表V2的示数为1V。只闭合开关S和S2,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分别为U1和U2,电流表的示数为I1。只闭合开关S、S1和S3,将滑片移动到最左端时,电
6、流表的示数为I2,此时电路的功率为P1;保持滑片位置不变,再闭合开关S2,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此时电路的功率为P2。已知:I1:I2=1:9,U1:U2=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U=6VB. I1=0.1AC. R2=10D. P1:P2=7: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13. 如图所示是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场地“雪如意”。运动员从跳台顶部沿助滑道加速滑下时,运动员的_转化为_(填“动能”或“重力势能”)。在“雪如意”的一侧,运行角度随山势而变的变坡斜行电梯速度是2.5m/s,电梯从最低点运行到最高点的路程是259m,所需时间是_s。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
7、,共21.0分)14.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导线两端跟电流表连接组成闭合回路。_(1)让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观察到电流表指针_;让导线AB在磁场中静止,换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观察到电流表指针_;保持蹄形磁体静止,让导线AB从图中所示位置水平向右运动,观察到电流表指针_。(填“偏转”或“不偏转”)(2)图乙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按箭头方向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的是_(填标号)。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将蜡烛和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后,位于
8、90cm刻度线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该原理工作的。(2)保持上述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15cm刻度线处,应该向_(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3)改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将凸透镜乙和光屏分别固定在70cm和85cm刻度线处,再将点燃的蜡烛从15cm刻度线处缓慢地向右移动到5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像的次数是_(填“0”“1”“2”或“3”)。16.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
9、验所用水的质量相同。(1)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填“汽化”“液化”“升华”或“凝华”),在烧杯口周围形成“白气”。(2)通过两次实验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必须_。(3)图乙是该组同学第二次实验绘制的图象,第一次实验中同学们发现,水沸腾前每加热2min温度升高5,则图乙中t0=_。17.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两次实验中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_滑下,目的是使小车进入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
10、的阻力_,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_,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3)两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最终都会静止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18.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1)图甲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W。(3)测出小灯泡额定功率后,该同学接着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
11、32A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可能是_(填标号)。A.3.9VB.4.0VC.4.1V四、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9. 我国万米深潜作业次数和下潜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图甲所示为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的海试现场。(1)潜水器的前边固定着一个采样篮,里面放着海底沉积物采样器等工具,采样器是一个下端开口的圆柱形玻璃管。潜水器两侧各连着一只机械手臂,其中一只机械手臂的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它由金属杆AB、OC和可以伸缩的液压杆AC组成,C点为机械手臂和潜水器的连接点。当液压杆伸长或缩短时,会带动金属杆AB绕着O点转动,金属杆B端就会向上提或向下压采样器。(海水=1.0103kg/m3)请在
12、图乙中画出水平金属杆的B端竖直向下压采样器时,采样器对金属杆AB的力的示意图。若OA、OC和AC的长分别是18cm、24cm和30cm,OB的长是72cm,这只机械手臂的液压杆AC对水平金属杆A端的拉力是200N,玻璃管水平的圆环形管口和海底沉积物的接触面积是2cm2时,则竖直状态下的玻璃管的圆环形管口对海底沉积物产生的压强是多少Pa?(不考虑金属杆AB和采样器它们受到的重力和浮力)(2)总质量是36t且处于悬浮状态的潜水器在海底完成作业后,会抛卸吸附在舱外的压载铁再上浮。为了确保舱内作业人员的安全,科学家们在设计“奋斗者”号时,可以让潜水器在不能抛卸压载铁时进行“断臂求生”,即让潜水器在深海
13、抛掉两只机械手臂和采样篮等物体后再上浮。若某次深海演练抛掉质量是1.8t、体积是0.3m3的两只机械手臂和采样篮等物体,则此时潜水器受到的浮力是多少N?浮力比重力大多少N?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由于镜面反射,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蛋壳。故选:B。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特点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特别注意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应用。2.【答案】A【解析】解:A、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该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A正确。B、敲击大小不
14、同的编钟,编钟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传递信息,不是利用电磁波,故C错误;D、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A。(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3)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4)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减弱噪声的途径、声音特性的辨别,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3.【答案】D【解析】解:AB、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与
15、物体质量、温度、状态等有关,温度高的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内能不一定小,故AB错误。C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永不停息,白雪温度低,但分子热运动没有停止,故C错误;岩浆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剧烈,故D正确。故选D。分子有质量,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之间还具有势能。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不管温度高低,分子都在无规则运动,只是运动的
16、快慢不同扩散运动是分子热运动的宏观体现。本题关键是知道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明确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有关,是基础题目。4.【答案】C【解析】解:A、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为一次能源,故A错误;B、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可再生能源,并且清洁无污染,故B错误;C、地球接受的辐射能来自太阳中的核聚变反应,因此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核能火炉”,故C正确;D、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故选:C。(1)一次能源是指的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2)能够短时间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3)太阳的能量来自于内部的核聚变;(4)太阳能电池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本
17、题考查了太阳能的产生、太阳能的分类、太阳能的转化等知识,属于基础题。5.【答案】A【解析】解:天舟四号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故A正确;B、“天舟三号”和“天和核心舱”是一个组合体,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故C错误;D、“天舟四号”和“天和核心舱”,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A。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若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此题主要考
18、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时,关键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6.【答案】D【解析】解:(1)有用功:W有用=Gh=300N2m=600J,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2m=4m,拉力做的功:W总=Fs=200N4m=800J;机械效率为:=W有用W总=600J800J100%=75%;(2)拉力的功率:P=W总t=800J8s=100W。故选:D。(1)知道物体重、升高的高度,利用W=Gh求有用功;使用动滑轮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利用W=Fs求总功,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2)知道时间,利用P=W总t求拉力的功率。本题综合考查了有用功
19、和总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7.【答案】B【解析】解:A、甲图根据称重法求出浮力的大小;F浮甲=GF甲=3.0N2.7N=0.3N;根据浮力的产生的原因,F下甲=F浮甲=0.3N;乙图称重法求出浮力的大小;F浮乙=GF乙=3.0N2.0N=1.0N;根据浮力的产生的原因,F下乙F浮甲=1.0N;F下乙F下甲1.0N0.3N=0.7N,故A正确;B、由于图丙和图乙中容器未说明液体深度,缺少条件,不能计算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力,不能判断压力之差,故B错误;CD、由图乙可知:圆柱体体积V=排开水的体积V排水=F浮乙水g=1.0N1.0103kg/m310N/kg=104m3;
20、圆柱体的密度=mV=GgV=3N10N/kg104m3=3.0103kg/m3;在图丙中,当物体浸没在盐水中,物体排开盐水的体积V排盐=圆柱体体积V=104m3;F浮丙=GF丙=3.0N1.9N=1.1N;盐水的密度盐=F浮丙gV排盐=1.1N10N/kg104m3=1.1103kg/m3;故C、D正确。故选:B。(1)甲图根据称重法求出甲和乙的浮力的大小,再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压力之差,分析甲图可知下表面压力和浮力相等,分析乙图可知下表面压力大于浮力,然后比较图乙和图甲中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之差;(2)由于图丙和图乙中容器未说明液体深度,缺少条件,不能计算容器底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21、故不能判断压力之差;(3)图乙中物体完全浸没,物体体积和排开水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排开水的体积,然后再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密度.在图丙中,物体体积和排开盐水的体积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算出盐水密度。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计算和应用、浮力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难度。8.【答案】A【解析】解:根据实物图可知,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分成两条路径:一条路径经过灯泡L1;另一条路径经过灯泡L2、开关S2;两条电流的路径汇合后经过开关S1回到电源的负极;所以该电路为并联电路,开关S1接在干路中,开关S2控制灯泡L2,故A图正确。故选:A。根据实物图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然后得出正确的电路图。本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北省 武汉市 中考 物理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