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 下列具有达州特色的农副产品的加工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酿“苞谷烧”酒B. 编制竹篓C. 采摘“巴山雀舌”茶D. 包装“灯影牛肉”2.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滴加液体B. 称取8.0g氢氧化钠固体C. 测定溶液的pHD. 蒸发氯化钠溶液3. 蓝莓富含花青素(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花青素是有机物B. 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11:6C. 花青
2、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D.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红色4.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碘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B. 纸箱着火用水浇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用于清洗油污D. 鉴别聚酯纤维和羊毛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5. 甲醛(CH2O)是一种有毒气体,房屋装修时部分建材释放出的甲醛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使用特殊的催化剂可高效地促进甲醛的转化,从而降低甲醛的危害。其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2B. 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
3、化合价发生变化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D.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6. t1时,将相同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图为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NO3B. 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仍然有固体剩余C. 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D. 若取t3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2,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7.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A. 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B. 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
4、中点燃红磷C. 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8. 勤劳智慧的中国劳动人民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湿法炼铜的技术。某实验小组模拟湿法炼铜,向50.0gCuSO4溶液中加入10.0g铁粉(铁粉过量),待溶液中CuSO4反应完全后,过滤,所得滤渣的质量为10.4g。则原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为()A. 20%B. 16%C. 10%D. 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5.0分)9.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础。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 _。(2)两个氢氧根离子 _。(3)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
5、合价 _。10. 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达州市在打造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带的同时,也要积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1)为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达州市大力实施“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选择应用新材料。达州新建机场金垭机场使用了大量玻璃钢材料,玻璃钢是一种 _(填字母序号)。A.复合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2)自2013年以来,达州以水稻、油菜、玉米、薯类等为重点,建设“川渝粮仓”,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六十亿斤以上,稳居全省第一。大米、玉米、薯类中主要富含的营养素是 _(填字母序号)。A.蛋白质B.油脂C.
6、糖类D.维生素抓三农促振兴,坚定建设农业强市。2022年,我市规划大豆种植须达到53.5万亩。正所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大豆等农作物生长期间常需施加一些肥料。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填字母序号)。A.CO(NH2)2B.NH4H2PO4C.K2SO4(3)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写出一条生活中践行“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_。(4)“碧水”就得保护好水资源。下列关于水资源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_(填字母序号)。A.为了改善水质,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
7、化肥和农药C.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11.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1)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上述微粒共表示 _种元素。上述五种微粒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原子是 _(填字母序号)。(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由图知,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12. 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小明的考试题目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已知水=1g/mL),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应称取NaCl固体 _g。在称量的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小明应该 _(填字母序号)。A.增加适量NaClB.减少适量NaClC.
8、增加砝码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2)量取蒸馏水时,小明应选择 _(填“2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3)下列因素会造成小明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_(填字母序号)。A.量取蒸馏水时仰视读数B.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C.将称量好的NaCl固体转移至烧杯时,NaCl洒落D.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部分溶液溅出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13. 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为红棕色粉末,C由两种元素组成,D广泛应用于冶金、造纸、纺织、印染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
9、相连物质能向箭头所指一方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1)B物质的化学式为 _。(2)A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C和E反应的实质为 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4.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图:已知: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MgCl2、CaCl2,流程中部分操作及试剂已省略。(1)“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2)滤渣中除泥沙外还有 _(填化学式)。(3)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4)海水中本身就有氯化镁,请分析反应、转化过程的目的 _。15. 钢铁是应用最普遍的金属材料,也是最容易发生锈蚀的金属材料
10、之一。人类为金属的锈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所以金属的防腐和废旧金属的回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炼铁的原理: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 _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3)处理某废旧金属后的溶液中含有Cu(NO3)2和AgNO3两种溶质,为回收其中的金属,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_;滤渣中可能含有 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_。(2)通常
11、状况下,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实验室用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制取H2S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_(填字母序号)。若用C装置来收集H2S,气体应从 _端(填a或b)进入集气瓶。(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2装置探究MnO2、CuO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设计的方案和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收集50mLO2所用时间实验130mL2%粉末状MnO20.2g21s实验230mL2%粉末状CuOag47s表格中a的值为 _。实验1中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结论: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比CuO好,得出该
12、结论的依据是 _。17.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工业生产所得的碳酸钠产品中往往会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想探究某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经讨论后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查阅资料】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设计与实验】方案甲:“气体质量法”(1)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样品于装置A中。(2)打开止水夹K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后,称量装置C的质量,并记录。(3)关闭止水夹K,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A装置中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4)待装置A中无气泡产生后打开止水夹K,再次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关闭
13、止水夹K,第二次称量装置C的质量,并记录。(5)计算。【分析与讨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_。步骤(4)中再次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_。装置D的作用是 _。方案乙:“沉淀质量法”写出上述流程中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得出结论】同学们经过实验,最终都计算出了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请你根据方案乙中测定的相关数据,求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_100%(用含有m、n的代数式表示)。【反思与交流】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方案乙优于方案甲,理由主要是 _(填字母序号)。A.节约能源B.操作简便C.保护环境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8. 某厂生产的NaC
14、l样品中含有少量MgCl2杂质。该厂质检员称取20g该样品,完全溶解在100g蒸馏水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 _g。(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酿“苞谷烧”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编制竹篓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采摘“巴山雀舌”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包装“灯影牛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
15、误。 故选:A。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且
16、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
17、项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A、花青素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花青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5):(111):(166)15:11:6,故选项说法错误。 C、花青素是由花青素分子构成的,花青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蓝莓汁液,溶液呈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
18、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花青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酸性时为红色,碱性时为蓝色,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答案】B【解析】解:A、碘是人体所需要的一种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纸箱着火用水浇灭,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错误。 C、洗涤剂具有
19、乳化作用,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油珠,能用于清洗油污,故选项说法正确。 D、鉴别聚酯纤维和羊毛可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产生特殊气味的是聚酯纤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A、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聚酯纤维和羊毛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聚酯纤维和羊毛的鉴别方法、灭火的原理、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A【解析】解:A、由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1个分子和1个分子反应生成1个分子和1个分子,参加
20、反应的两种物质的微粒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反应中是单质,该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是1个分子和1个分子反应生成1个分子和1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根据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1个分子和1个分子反应生成1个分子和1个分子,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答案】D【解析】解:A、t1时,将相同
21、质量的KNO3和KCl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甲中溶质全部溶解,乙中有剩余;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则甲烧杯中的溶质为KCl,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选项没有指明加入溶质的质量,将温度升高到t2时,乙烧杯中可能仍然有固体剩余,也可能全部溶解,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若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若取t3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
22、液各100g,降温至t2,则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NO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A、根据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选项没有指明加入溶质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点、线、面和交点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答案】C【解析】解: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四川省 达州市 中考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