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 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研碎胆矾B. 蔗糖溶解C. 对干冷玻璃片哈气D. 红磷燃烧2.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的是()A.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B.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C. 露天焚烧塑料垃圾D. 直接掩埋废旧电池3. 下列图示是同学们在实验考试中的具体操作,正确的是()A. 取用固体B. 过滤液体C. 验满气体D. 测定溶液的pH4. “关爱生命”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为预防缺铁性贫血,在食品中大量添加铁元素B. 为节
2、约粮食,蒸煮霉变大米后食用C. 为预防可燃性气体爆炸,加油站严禁烟火D. 为减少热量散失,冬季室内烧炭取暖时门窗紧闭5.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化学物质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海水、河水等天然水是混合物B.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C. 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 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可用活性炭吸附6. 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C.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D.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7. 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
3、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化学式为HCOOH),使叮咬处痛痒。下列有关蚁酸说法错误的是()A. 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蚁酸由5个原子构成C. 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 蚊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8. 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B.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gOHg2+O2C. 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 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9. 某化学实验小组书写的化学式、俗名以及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 NaOH、苛性钠、碱B. C2H5OH、酒精、无机物C. CO2、干冰
4、、有机物D. Na2CO3、小苏打、盐10. 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B. 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因此去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C.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D.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1.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足量水、搅拌、过滤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C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D鉴别化肥KCl和NH4
5、Cl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A. AB. BC. CD. D12.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A. 表示向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稀盐酸B. 表示电解水C. 表示向一定量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D. 表示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13. 下表列出了我国农村学生营养餐计划食谱中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信息如图所示。(1)氮、氧、钠三种元素中,写出其中一种非金属元素的符号 _。(2)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6、_。(4)青少年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蛋白质,下列食物中含蛋白质最丰富的是 _(填选项)。A.鸡蛋、牛肉B.玉米、土豆C.牛油、菜子油14. 仪陇县龙岗气田天然气储量极为丰富,其天然气中因含有少量硫化氢(H2S)需脱硫处理,以防止污染空气。硫化氢具有可燃性,硫化氢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3O2点燃2SO2+2X。(1)X的化学式为 _。(2)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_。(3)上述反应中出现的氧化物能形成酸雨的是 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0分)15.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由某些元素组成的盐(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7、如图所示。(1)在 _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2)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_(任写一种)。(3)t2时,30g硒酸镉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_(精确到0.1%)。(4)t1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溶剂蒸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填选项)。A.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C.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16. 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1)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使用了贴金技艺,贴金技艺利用了金具有良好的 _
8、性,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2)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古法炼铁的原理包含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4)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有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_。17.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中国政府提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
9、“零排放”。影响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我国近年部分行业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如图所示:温度和pH对硼氢化钠水解半衰期(t12)的影响温度/pHt12/天025507510083.01024.31046.01058.51051.2106103.01014.31026.01038.51041.2104123.01014.31006.01018.51021.2102143.01024.31026.01018.51001.2100氢气代替化石燃料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目前已有多种制取氢气技术,其中硼氢化钠水解制氢法有储氢量高、使用安全等优点。硼氢化钠
10、水解的半衰期(t12)受温度和pH影响,根据Kreevoy等人提出的经验公式计算所得数据见上表。“碳捕获和碳封存”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封存”可从大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将其压缩液化泵入地下长期储存。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控制 _。(2)工业行业大类中,_行业CO2年排放量最多。(3)石油化工行业中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4)“碳封存”可将CO2压缩至地下储存,其原因是 _(从微观角度解释)。(5)硼氢化钠水解的半衰期(t12)受温度和pH影响的规律是 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0分)18. (1)实验室制取
11、某种气体X,X可能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用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 _。若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气体X,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若用装置B和F制取气体X,装置中a和c相连,则气体X是 _。(2)长途运输活鱼常向水中加入过氧化钙(CaO2)固体。某探究小组对过氧化钙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活动1】将一定量的过氧化钙加入水中,缓慢产生气泡(经检验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取少量反应后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据此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探究活动2】另取中上层清液,加入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有沉淀生成,生成沉
12、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_。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NaOH猜想二:_猜想三:NaOH、Na2CO3【实验探究】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_(填写实验现象),猜想三成立。【反思交流】根据以上探究事实,你认为过氧化钙的用途有 _(写一条即可)。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9. 钾肥能增强植物抗倒伏能力,农民向土壤中施加草木灰,是因为草木灰中含碳酸钾(化学式为K2CO3)。(1)碳酸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_(最简整数比)。(2)138g碳酸钾中钾元素质量为 _g。20. 医用碳酸氢钠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某同学为测定其中碳酸
13、氢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样品放入烧杯中,分两次加入稀盐酸(该实验条件下杂质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测定实验数据如表。加盐酸的次数第一次第二次加盐酸的质量g40.040.0生成气体的质量/g3.31.1(1)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 _g;(2)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A、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过程中水由气态转化为
14、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答案】B【解析】解: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会
15、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环保的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3.【答案】C【解析】解:A、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已集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
16、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A、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二氧化碳气体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A、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缺铁性的贫血,但是也不能大量补充,故选项错
17、误; B、霉变后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蒸煮不能破坏黄曲霉素,故选项错误; C、加油站周围漂浮着可燃性的气体,所以加油站要严禁烟火,防止空气中混有的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发生爆炸,故选项正确; D、室内烧炭要注意通风,烧煤时门窗紧闭,碳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故选项错误; 故选:C。A、根据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进行分析; B、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进行分析; C、根据防范爆炸的措施进行分析; D、根据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5.【答案】C【解析】解:A、海水、河
18、水等天然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煮沸能除去水中的一些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故B正确。 C、用水灭火,不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而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故C错误。 D、活性炭有吸附性,可吸收色素和异味,也可吸附水中的一些可溶性杂质,故D正确。 故选:C。A、根据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硬水的软化方法分析。 C、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D、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判断。本题考查了水的有关基础知识,难度较小,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6.【答案】A【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
19、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出现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为黄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
20、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答案】B【解析】解:A、由化学式可知,蚁酸(化学式为HCOOH)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蚁酸是由蚁酸分子构成的,每个蚁酸分子是由5个原子构成,故B错误; C、蚁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16+16+1=46,故C正确; D、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2):(162)=6:1:16,则蚁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D正确。 故选:B。A、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
21、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答案】B【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 A、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该反应是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汞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故B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 D、氧化汞和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 故选:B。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反应的特点、物质的构成来
22、分析。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9.【答案】A【解析】解:A、NaOH是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俗称苛性钠,是一种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A正确; B、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 C、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其看做无机物,故C错误; D、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俗称苏打、纯碱,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3,故D错误。 故选:A。根据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以及物质的类别来分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及其类别,难度不大。10.【答案
23、】D【解析】解: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但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选项推理错误。 B、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但去除油污的原理不是都利用乳化作用,也可能是利用了溶解原理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也可能是水等纯净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A、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去除油污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液的特征,
24、进行分析判断。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1.【答案】A【解析】解:A、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 B、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结晶(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C、分别加适量的水,用手触摸容器外壁,温度升高的
25、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D、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NH4Cl,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 故选:A。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
26、2.【答案】D【解析】A、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向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稀盐酸,溶液的pH不断减小,当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当稀盐酸过量时,pH小于7,但由于反应生成了水,终点的pH值只能无限接近2,不会等于2,更不会小于2,故A错误; 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B错误; C、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生成氧气,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减小,但由于有水生成,因此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不会减小到零,因此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也不会减小到零,故C错误; 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
27、铁和氢气,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开始时,稀硫酸的量少,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开始一段时间相等,最终稀硫酸过量,铁粉、镁粉完全反应,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完全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多,故D正确; 故选:D。A、根据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分析; B、根据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2进行分析; C、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得到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D、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进行分析。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
28、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3.【答案】N(或O) 失去 40.08 A【解析】解:(1)氮、氧、钠三种元素中,氮元素与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其元素符号分别为N、O,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答案为:N(或O); (2)钠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少于4个,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答案为:失去; (3)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故答案为:40.08; (4)A.鸡蛋、牛肉富含蛋白质; B.玉米、土豆富含糖类; C.牛油、菜子油富含油脂; 故答案为:A。(1)根据元素的种类及其元素符号来分析; (2)根据钠原子的最外
29、层电子数来分析; (3)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4)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来分析。“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14.【答案】H2O 2 SO2(或二氧化硫)【解析】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2、6,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缺少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X为H2O;故答案为:H2O; (2)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
30、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答案为:2; (3)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故答案为:SO2(或二氧化硫)。(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3)根据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来分析。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相关知识。15.【答案】t1 升高温度或加溶质(或硒酸镉)或蒸发溶剂水 33.3% AC【解析】解:(1)由图可知,在t1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 (2)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接近饱和的硒酸镉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升高温度(或加溶质/硒酸镉或蒸发溶剂水); (3
31、)t2时,硒酸镉的溶解度是50g,将30g硒酸镉加入50g水中,只能够溶解25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g25g+50g100%33.3%; (4)A、只有硒酸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1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升温至t3,有晶体析出的是硒酸镉溶液,故正确; B、t1时,硒酸镉的溶解度最大,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发),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固体,溶液中的成分不变,硒酸镉的溶解度减小,并且溶解度最小,析出固体,所以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 C、t1时,硒酸镉的溶解
32、度最大,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发),溶剂质量大小与t1时相同,所以关系是: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硒酸镉溶液,故正确。 故答案为:(1)t1; (2)升高温度或加溶质(或硒酸镉)或蒸发溶剂水; (3)33.3%; (4)AC。(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分析; (3)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 (4)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33、能力。16.【答案】延展 4Al+3O2=2Al2O3 Fe2O3+3CO高温2Fe+3CO2 Fe、Cu(或铁、铜)【解析】解:(1)将黄金锤成极薄的薄片,是因为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以把氧化铁还原成铁,同时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化学反应式是:Fe2O3+3CO高温2Fe+3CO2; (4)将一定质量的锌粒投入到含有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锌先和硫酸铜反应,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硫酸亚铁反应
34、,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则溶质是硫酸锌,说明硫酸铜、硫酸亚铁和锌完全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和铁,可能含有锌。 故答案为:(1)延展; (2)4Al+3O2=2Al2O3; (3)Fe2O3+3CO高温2Fe+3CO2; (4)Fe、Cu(或铁、铜)。(1)根据金属物理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铝的自我保护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 (4)根据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以及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难度不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的知识分析回答。17.【答案】CO2等温室气体排放 钢铁 CH4+2O2点燃CO2+2H
35、2O CO2分子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 温度一定,pH越大半衰期越长:pH一定,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或温度一定,pH越小半衰期越短:pH一定,温度越低半衰期越长)【解析】解:(1)“碳中和”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控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 (2)由图示可知,工业行业大类中,钢铁行业CO2年排放量最多; (3)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4)“碳封存”可将CO2压缩至地下储存,其原因是CO2分子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 (5)硼氢化钠水解的半衰期(t12)受温度和pH影响的规律是温度一定,pH越大半衰期越长:pH一定,温度越高半衰期越
36、短或温度一定,pH越小半衰期越短:pH一定,温度越低半衰期越长。 故答案为:(1)CO2等温室气体排放; (2)钢铁; (3)CH4+2O2点燃CO2+2H2O; (4)CO2分子间隔较大,容易被压缩; (5)温度一定,pH越大半衰期越长:pH一定,温度越高半衰期越短(或温度一定,pH越小半衰期越短:pH一定,温度越低半衰期越长)。(1)根据“碳中和”的含义来分析; (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3)根据甲烷燃烧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5)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二氧化碳的对环境的两方面影响,尤其是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以及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37、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以及相关信息等,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18.【答案】酒精灯 2KMnO4K2MnO4+MnO2+O2 氢气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OH、Ca(OH)2 有气泡生成 水产运输或养殖供氧或调节水的pH值或植物根系供氧(合理即可)【解析】解:(1)图中用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A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有棉花,所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
38、2+O2; 若用装置B和F制取气体X,装置中a和c相连,则气体X密度比空气小,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B;氧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都大,故气体X是氢气; (2)探究活动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作出猜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有剩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Na2CO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有剩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Ca(OH)2; 实验探究猜想三成立,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盐
39、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生成; 反思交流根据以上探究事实,你认为过氧化钙的用途有水产运输或养殖供氧或调节水的pH值或植物根系供氧(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酒精灯; 2KMnO4K2MnO4+MnO2+O2; 氢气; (2)探究活动2Na2CO3+Ca(OH)2=CaCO3+2NaOH; 作出猜想NaOH、Ca(OH)2; 实验探究有气泡生成; 反思交流水产运输或养殖供氧或调节水的pH值或植物根系供氧(合理即可)。(1)根据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分析; 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装置中a和c相连,则气体X密度比空气小,氢气的
40、密度比空气小;氧气、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都大; (2)探究活动2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作出猜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碳酸钠有剩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Na2CO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有剩余,滤液中的溶质是NaOH、Ca(OH)2; 实验探究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反思交流根据题干信息分析。通过本题的练习需要我们综合掌握物质的制取、性质、以及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会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19.【答案】1:4 78【解析】解:(1)碳酸钾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41、163)=1:4。 (2)138g碳酸钾中钾元素质量为138g392392+12+163100%=78g。 故答案为: (1)1:4; (2)78。(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答案】4.4【解析】解:(1)两次加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3.3g+1.1g=4.4g。 故答案为:4.4g。 (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NaHCO3+HCl=NaCl+H2O+CO2 8444 x 4.4g 8444=x4.4g x=8.4g 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g10.0g100%=84%。 答: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84%。根据题意,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3.3g+1.1g=4.4g,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计算出该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确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第19页,共20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