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时训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时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时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2 师说1.下列各项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近谀(y)郯子(tn)老聃(dn)师襄(xing)B.子蟠(fn)苌弘(chng)贻之(y)句读(du)C.巫医(w)经传(chun)嗟乎(ji)或不焉(b)D.愚人(y)大遗(y)而已(y)解惑(hu)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句读之不知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D.人非生而知之者3.下列对各句中加点的“师”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则耻师焉 孔子师郯子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不耻相师 或师焉,或不焉A./ B./C./ D.
2、/4.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吾师道也 吾从而师之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则耻学于师 不耻相师 孔子师郯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A./B./C./D./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师不必贤于弟子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闻道有先后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陋之有7.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侍郎,是古代官名。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
3、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韩愈曾任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职。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指前者。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段从“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传道受业解惑”和“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
4、方面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B.文章第2段借助“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爱其子”与“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三组对比,批判了“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指出“师道之不复”的原因。C.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择师标准出发,通过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D.文章结尾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交代写作缘由。从这个简短的结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像李蟠这样好古文、学习古代道理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教导自己的老师表达谢意本没有错,只是越来越严重的
5、攀比之风让谢师宴变了味。B.因为韩愈在潮州只待了几个月,很快就调任他处了,所以当地人一直把他当成圣人来敬畏。C.韩愈本人毕竟是一个儒家孔孟学派的卫道者,又是一个复古主义的大力提倡者,他的文章不可能不会没有局限性。D.说到底,不管长春这家餐馆是否存在误导顾客消费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宰客现象,商家都应引以为戒,及时改正。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_,_”,这一观点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似。(2)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_,_,_,_。”(3)师说中说明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的句子是“_,_”。(4)韩愈论述“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时,将古人和今人进行对比
6、的句子是“_,_,_;_,_,_”。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一)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然
7、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炫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乎?(选自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二)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三)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
8、心经史。煕宁九年,中进士第。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颜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B.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C.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2019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10.2 课时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