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2登泰山记课时训练.doc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2登泰山记课时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6.2登泰山记课时训练.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2 登泰山记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山麓(l) 雕砌(qi) 山巅(din) B.悬崖(y) 石磴(dng) 须臾(y)C.戊申(w) 岱祠(c) 姚鼐(li) D.膝盖(q) 石罅(xi) 绛皓(ho)2.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在)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稍见云中白若樗辅数十立者(稍微) 世皆谓之天门云(助词,无实义)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到,前往)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停留)A. B. C. D.3.下列各项中,对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亭东
2、自足下皆云漫 其远古刻尽漫失A.不同,相同 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 D.相同,相同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B.绛皓驳色,而皆若偻C.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D.浩浩乎如冯虚御风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泰山之阳,汶水西流B.其阴,济水东流C.道皆砌石为磴D.明烛天南6.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B.而半山居雾若带然C.与子额坐日观亭,待日出 D.石苍黑色,多平方7.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此东海也C.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
3、也 D.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8.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就是所说的东岳,五岳之一,在山东省泰安市。其余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B.阴,山南水北为阴;阳,与“阴”相反。阴阳,古代也指有关日、月等天体运转规律的学问。C.乾隆,是清高宗的年号。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乾隆皇帝的庙号为“高宗”,而开国君主的庙号一般是“祖”。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白居易琵琶行中“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帝京”也是此意。9.下列对登泰山记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清代桐城人姚鼐所写的一篇登临泰山的游记,此行姚鼐是与知府朱
4、孝纯之子朱颍一同登上泰山之顶的。B.作者按游踪进行描写,他从中谷登山,但是没有到古人所说的天门溪水即东谷去欣赏景色。C.作者重点描述了日观峰处日出景观,通过对山水、云雾、日光的描写,勾画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同时介绍了此处的历史遗迹。D.本篇游记的写景角度灵活,做到了远近结合、动静结合,同时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得泰山的景色更加形象生动。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登泰山记一开篇即介绍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川形势的句子是“_,_;_,_。阳谷皆入汶,阴谷皆人济”。以此统摄全篇,使读者对泰山有个总体印象。(2)登泰山记中“_,_”两句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难。(3)登泰山记中描写
5、太阳将出时的景色的句子是“_,_”。(4)登泰山记中描写作者登上山顶看到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天空的句子是“_,_”。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甲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脯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乃泰山之力也。”(节选自段成式酉阳杂俎)乙同治四年,福成参督师侯相曾公幕府事于徐州。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盘曲上登,将四十里,经名迹尤著者十数,皆纵览徘徊始去。越南天门,折而东行。又北上为岱顶
6、,即天柱峰也。山之大势,桐城姚姬传先生尝记之。凡今登山,皆姚先生所循道也,僻不当道者俱不往。方余未至南天门时,级道陡耸,巍矗天半。俯视则一线危磴,窈深莫测,目眩神骇,趑趄却顾。屏息释虑,鼓勇复前。俄登天门,道忽坦夷,异境顿辟,睹所未见,方自幸向之不遽止也。乃趋岱顶,极目四眺。诸峰起伏环列,相背相依,若拱若蹲。汶水东来,蜿蜒似带。遥睇穹碧,渺若无外。俯视云烟,瞬息变灭。是夕宿碧霞宫。四更后,趋岱顶东之日观峰,候日出。风雨骤至,寒甚,良久雨止。极东红光一缕,横亘凝云之下。俄而璀璨耀目,日轮晃漾,若自地面涌出。体不甚圆,色正赤,可逼视。其上明霞五色,如数百匹锦。顾视女墙,日景甚微,忽又不见。侯相以阴
7、雨竟夕,未观日出,笑曰:“君等识之,天下事未阅历者,不可以臆测;稍艰难者,不可以中阻也。”(节选自薛福成登泰山记,有删改)丙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猜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注】大脯:皇帝诏赐大臣聚饮。曾公:曾国藩。(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明年移驻济宁/以巡阅河防纡道/泰安观形势/遂登泰山/余与李榕申甫皆从/四月既望/乘山轿/出郡北门三里入山/B.明年移驻济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16.2 泰山 课时 训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