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1.1集合的概念导学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1.1集合的概念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1.1集合的概念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集合的概念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2.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数集及其专用符号,集合元素的三个基本特征.重点难点: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关系;2.选择恰当的方法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知识梳理: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1)元素:一般地,我们把 统称为元素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 表示(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 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集合通常用大写 拉丁 字母 表示(3)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 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4)元素的特性:(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
2、元素,就说a A2 常用的数集及其符号表示:常用的数集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记法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 出来,并置于花括号“ ”内元素之间要用 分隔,列举时与 无关2描述法:将集合的所有元素 表示出来,写成x|(x)的形式学习过程:探究一、集合的含义1.思考下列问题:(1)(1)120以内的所有偶数;(2)立德中学今年入学的全体高一学生;(3)所有正方形;(4)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的点;(5)方程的所有实数根;(6)地球上的四大洋。思考:上述每个问题,每组对象的全体都能组成集合吗?如果能,元素分别是什么?探究二、集合中元素的性质思考2020年9月
3、,我们踏入了心仪的高中校园,找到了自己的班级则下列对象中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哪些?并说明你的理由(1)你所在班级中的全体同学;(2)班级中比较高的同学;(3)班级中身高超过178 cm的同学;(4)班级中比较胖的同学;(5)班级中体重超过75 kg的同学;(6)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归纳总结: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能给出集合中元素的特性吗?练习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 大于4小于20的质数; (2) 我国的小河流.探究三: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_A;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_A.练习 用符号“”或“”填
4、空.(1)0_N;(2)_Q;(3)0_0;(4)b_a,b,c;(5)-3_N.例1已知集合A是由a2,2a25a,12三个元素组成的,且3A,求a.探究四、 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思考: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如何表示?问题:你能总结归纳出列举法的概念吗?例2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1)大于10小于2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2)方程x2=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2.描述法思考:能否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 x73的解集?该集合中的元素有什么性质?思考:所有奇数的集合,偶数的集合怎样表示?有理数集怎么表示呢?问题: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大家能总结归纳出描述法的概念吗?例3 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 2019 高中数学 必修 一册 1.1 集合 概念 导学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