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4.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4.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4.3牛顿第二定律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3 牛顿第二定律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必修课程必修1模块中“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主体题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为: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课程标准的解释为:理解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要重视让学生体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思路,逐步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的观念,以牛顿运动定律为载体,提升物理素养水平。本节以问题形式引入,从上一节的探究实验数据寻找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通过分析基于数据的突显获取规律,从而提出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后续学习经常用牛顿
2、第二定律解决问题,要准确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内容,能够熟练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的加速度。教材通过力的单位的定义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何从F=kma变成F=ma,让学生体会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通过两道联系生活实际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物理的实用性。学情分析:经过第一节和第二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具有加速度。通过生活经验学生了解加速度与力成正相关、与质量成负相关,通过第二节的探究实验,得出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定量规律水到渠成,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学生容易掌握。学生知道力的单位为“N”,但只有学过牛顿第二定律
3、后才能知道1N=1kgms-2,通过力的单位的教学,学生对“N”的理解更准确、严谨,从更高的理论高度理解“牛”的含义。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画受力示意图为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打下了知识基础,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求解物体受到的合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分析探究实验的数据,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kma,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2.学生能根据1N的定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如何从F=kma变为F=ma,体会单位的产生过程。3.学生能够从合力与加速度的同时性、矢量性等方面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是连接运动与力之间关系的桥梁。4.学生会
4、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和处理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物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实际的态度。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并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难点:体会牛顿第二定律是确立运动和力之间关系的桥梁,体会定律中的因果性、瞬时性等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演示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展示第二节的实验数据保持质量m不变,加速度a与合力F保持合力F不变,加速度a与质量m教师投影绘制的图线: 师:图线有何特点?根据实验数据能得到什么结论?生:a-F图像是一条直线,a-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师:在什么条件下a-F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生:物体质量m保持不变。师:当物体质量保持不变,a-F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2019 高中物理 必修 一册 4.3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