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时检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时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10.2师说课时检测.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2 师说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B 吾师道也 师:老师C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D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或师焉,或不焉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3.下列对“师”字义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则耻师焉孔子师郯子 吾师道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不耻相师A / B /C / D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师襄(xin)嗟乎(ji)或不焉(
2、b) B郯子(tn) 句读(du) 阿谀(y)C 老聃(dn)谄媚(xin) 经传(Chun) D 李蟠(fn)苌弘(Chn)贻误(y)5.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C 彼童子之师,受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二、语言表达 6.荀子曰:“学不可以已。”韩愈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英明睿智的古代贤人告诉了后人许多求学之道,请试举几例。7.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3、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冰雪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做好冰雪进校园之前的一切资源统筹工作。重点面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设立校园冰雪改革试验区。到2020年计划遴选2 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 000所。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三、默写 8.名句默写。(1)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_,_”。(2)荀子劝学中“_,_”强调了
4、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3)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_,_。”(4)荀子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5)劝学中说“青,_,_”,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6)劝学中“_,_”两句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通过“木”和“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各题。欧阳生哀辞韩愈欧阳詹世居闽越,自詹已上,皆为闽越官,至州佐、县令者,累累有焉。闽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
5、虽有长材秀民,通文书吏事与上国齿者,未尝肯出仕。今上初,故宰相常衮为福建诸州观察使,治其地。乡县小民有能诵书作文辞者,衮亲与之为客主之礼,观游宴飨。詹于时独秀出,衮加敬爱,诸生皆推服。建中、贞元间,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贞元三年,余始至京师举进士,闻詹名尤甚。八年春,遂与詹文辞同考试登第,始相识。自后詹归闽中,余或在京师他处,不见詹久者,惟詹归闽中时为然。其他时与詹离,率不历岁,移时则必合,合必两忘其所趋,久然后去,故余与詹相知为深。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十五年冬,余以
6、徐州从事朝正于京师,詹为国子监四门助教,将率其徒伏阙下举余为博士,会监有狱, 不果上。观其心,有益于余,将忘其身之贱而为之也。呜呼!詹今其死矣!詹闽越人也,父母老矣,舍朝夕之养,以来京师,其心将以有得于是,而归为父母荣也。虽其父母之心亦皆然:詹在侧,虽无离忧,其志不乐也;詹在京师,虽有离忧,其志乐也。若詹者所谓以志养志者欤!詹虽未得位,其名声流于人人,其德行信于朋友,虽詹与其父母皆可无憾也。詹之事业文章,李翊既为之传,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其悲哀,以卒詹志云。9.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率不历岁 率:全、都 B治其地 治:管辖、治理C将率其徒伏阙下
7、阙:宫阙 D以卒詹志云 卒:最终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B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C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D詹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气醇以方容貌/嶷嶷然其燕私善谑/以和其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读其书知/其于慈孝最隆也
8、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詹世代居住在闽越之地,出身于官宦之家,其故乡闽越富饶而美丽,代育才士,其虽有“长材秀民”却不肯外出做官。B文中写闽越富饶美丽、常衮掖进后生对写欧阳詹起铺垫、衬托作用。C韩愈从闻名钦佩欧阳詹到两人“相知为深”,再到欧阳詹以国子监四门博士助教的低微身份,力举韩愈为博士,足见两人情谊之深。D欧阳詹虽然事父母尽孝道,但在他父母已老之时,毅然“舍朝夕之养”,远去京师求取功名,因未能尽孝道而留下遗憾。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就食江南,未接人事,往往闻詹名闾巷间,詹之称于江南也久。译文:_故作哀辞以舒余哀,以传于后,以遗其父母,而解
9、其悲哀。译文: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以下各题。教子篇颜之推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
10、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篇)13.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
11、一项是()A.饮食运为,恣其所欲恣:限制。 B.当以疾病为谕 谕:比喻。C.父子之严,不可以狎 狎:亲昵。 D.异哉,此人之教子也 异:奇怪。14.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B.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C.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D.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
12、之/更所以祸之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重要而严肃的课题。他把儒家的“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B.作者主张从“胎教”开始,并对“胎教”提出严格的要求。一般人家没有条件进行“胎教”,也要从婴儿期进行教育。C.作者主张对于幼儿的教育,必须处理好教育和爱护的关系。一味溺爱,以后再教育就困难了,就是打死也无济于事。D.作者认为应该重视孩子早期的能力培养,要学习北齐那位士大夫,从小教儿学习鲜卑语、弹琵琶,孩子最终位列公卿,荣华富贵。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译文:俗谚曰:“教
13、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劝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
14、;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
15、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注说:说教。兑:悦。堇(jn):毒草,根有剧毒。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畏:被拘禁。“无乃畏邪”中的“畏”,躲藏。17.对下列语句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彰:彰显、显著B圣人生于疾学 疾:痛恨,厌恶C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 益:更加,越来越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 释: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2019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10.2 课时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