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精品文档】第 10 页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名解 5*8 简答 2*10 论述2*201 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及原因我国社会工作对儿童年龄的界定应根据我国儿童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特征及我国儿童工作的具体情况而定。首先,就普遍状况来说,我国儿童的青春期约在1314岁之间,特别是男童,其青春期大多数在14岁左右,这样,将儿童的年龄界定为014岁,比较符合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其次,我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0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的少年儿童工作部负责,14岁以上为共青团组织的工
2、作对象。将儿童年龄界定为014岁有利于和实际工作的接轨。2为什么儿童受保护?儿童指“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的未成年人”。这一概念本身,具有浓厚的受保护色彩。具体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理解。物质上,不具有生产能力,需要借助监护人或是其他社会组织或机构维持生命。精神上,儿童心理自我调适能力有限,离开周围人与社会的支持,不可能健康成长。另外,在自我权利的争取方面相对弱势。3 青少年的含义每一个青年人都是能动的、具有发展潜能的、独特的人。在人的发展阶段性角度,青年是未成熟的人、正在发展中的人、需要特别帮助的人;在社会总体人群划分上,青年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成人社会、政府、社会团体予以特
3、殊的保护;青年群体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青年的概念具有基础性和未来性;青年对社会的参与要受到群体特征的限制,进而形成群体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心理;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体文化具有趋同、矛盾,甚至对抗等多种关系,在一定时期会表现出进步性和创新性及新奇、怪异等特征,有时具有破坏性4 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当代中国人儿童青少年观的主要内容有功利观和权力观两部分。功利观,即把青少年作为某种客体来认识-一部分内容承袭了传统观念中对于青少年的认识;另一部分来源于对无产阶级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的思考和认识。权利观,即把青少年看作一个活的能动的主体。首先表现在对青少年群体的认识上,将青少年看作社会
4、生活当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代群;另一个组成是对青少年个体的认识。5 八大新型儿童观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倡导的八大新型儿童观:价值观、权利观、亲子观、健康观、发展观、学习观、养育观、性别观。价值观,儿童自诞生以来就拥有和成人一样的价值和意义。权力观,儿童的权利与生俱来而且儿童是权利的主体。亲子观,父母要言传身教,尊重和保护儿童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健康观,确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学习观,每个孩子作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自出生起就开始学习的过程,而随时都在学习。养育性别观,男孩和女孩具有同等的价值,对儿童的养育应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和原则,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6 儿童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儿童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
5、化、制度化的儿童服务的活动,其功能在于对儿童和社会的贡献。包括:(1)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儿童社会工作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是从对处于困难境地的儿童的解困和解难、对所有适龄儿童进行成长辅导、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实现的。(2)促进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功能。儿童社会工作直接的结果是减少目前儿童的痛苦和问题,促进儿童的幸福与发展,间接结果则是防止将来社会问题的产生,为未来社会提供大批高素质的人材。儿童社会工作担负着社会人力资源前期开发的重要任务,对于社会的总体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7 微观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生活境遇不良的儿童的救助。这一层面的服务一直是儿童社会工作的重点所在。一般而言,这类儿
6、童服务可分为支持性、保护性、补充性、替代性四种类型。对孤儿、弃儿的救助。从社会工作角度,救助方式主要有家庭寄养、收养、儿童福利院安置等。 残疾儿童的康复和教育。为残疾儿童提供的服务来帮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行为偏差儿童的矫治。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社会化辅助、心理辅导、环境建设等专业手法,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实施影响。对青春前期儿童的辅导。儿童末期一般进入青春发育的初期,儿童心理方面会出现许多“青春期困扰”,这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给予及时、正确的辅助和引导。8 青少年儿童社工的需要运用的专业化手段(1)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2)青少年社会工作区别于家
7、庭生活照料和学校的知识传授,以调动青少年内在的发展潜能、辅导青少自我发展,积极适应服务社会为主的专业工作,需要掌握青少年成长规律和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的专业人员;(3)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一种全面而广泛的社会工作,既包括补救性的工作,又有预防性的工作,既有局部性的工作,又有全局性的工作,既有有形的工作,又有无形的工作,都需要特别的专业特质及专业技巧9 青少年儿童社工产生的背景(1)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的内因 (2)社会关系的变化,特别是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迁、青少年社会性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产生的关键因素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的自我发展进入了新的
8、阶段,这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专业化的内在动因。10 青少年社工的发展阶段(1)以教育为主的前青少年工作时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工作;(2)以救济为主的混合青少年工作时期,政府参与的有组织的青少年工作逐步发展,但作为整个社会救济事业的一部分,并没有独立的青少年社会工作;(3)以全面服务为特征的专业青少年工作时期,专业化的青少年社会工作内容、领域、方法逐渐成形,专业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队伍逐渐形成。11 自我认可和个性的概念青少年的自我认可不仅包括对内部情感生活体验的认可,包括对整个自我存在的认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外部形象的自我认可,内心世界的自我认可,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可。个性:是指个体在社会生
9、活中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表达内心的方式和行为方式12 青少年发展的任务(1)接受个人发展成熟的体格特征,并接受扮演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角色;(2)建立与同性及异性的新关系;(3)感情及生活上逐渐自立;(4)发展取得公民资格所需要的智能与概念;(5)面对升学、就业及婚姻的选择,并做好准备13 什么是儿童青少年福利儿童青少年福利实际上是对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提供满足需要、促进发展的社会政策、专业科学知识以及具体行为等的总称。有广义和侠义之分。14 儿童青少年福利政策的内涵包括哪几个方面(1)明确政府在儿童青少年福利上的主体地位和主导性原则;(2)明确在政府的主导作用
10、下,各职能部门在儿童青少年福利上的责任和义务;(3)明确全社会对于儿童青少年的责任,社会的所有成员和机构都负有保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4)确保儿童青少年基本权利,包括生存权、发展权、被保护权和参与权,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15 新中国儿童青少年社工包括哪几个方面(1)构建有关儿童青少年事务的法律体系(2)通过儿童青少年组织和儿童青少年服务机构推动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3)开展特殊儿童青少年的福利事业16 当代中国儿童青少年社工机构(可简要介绍其中一个)(一)、中国儿童青少年工作的政府机构(1)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内务司法委员会妇女儿童专门小组(3)全国人大内
11、务司法委员会青少年专门小组。1989年4月成立,是中国在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设置的关于儿童与青少年事务的专门机构。组成组成人员以兼职为主,包括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人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 和顾问等。基本任务:参与制定关于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 ,为内务司法委员会审议上述法律提供意见;在内务司法委员会的领导下,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好妇女儿童与青少年法律 的执行监督工作;就专门小组工作范围内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相关立法和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协调与指导有关妇女儿童事务的其他重要工作。(二)、群众团体1、共青团中央少年儿童部 2、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 3、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三)、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童 青少年 社会工作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